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13日 · 要解決肩頸痠痛的問題首先要放鬆緊繃的肌群再針對無力肌群做強化運動並且避免長期不良姿勢才可以讓肩頸痠痛遠離我們。 針對無力肌群 強化運動藉由以下幾個簡單的運動可以放鬆緊繃的肌群以及訓練無力的肌群

  2. 2024年2月13日 · 2024/02/13 12:34.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3C不離手滑手機追劇打電動維持久坐不動的姿勢肩頸容易出問題常造成腰肌勞損發炎而年節的交通堵塞也常令人腰痠背痛甚至臀部疼痛膝痛下肢浮腫博愛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鄭凌軒指出,預防痠痛,一定要多休息、變換姿勢,另外,適度按摩穴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解除痠痛疲勞。 鄭凌軒表示,預防痠痛可以設置鬧鐘,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並且盡可能讓自己維持良好的姿勢,例如適當的桌椅高度較能維持好姿勢。 若需長途開車、搭車,則盡量避免穿著緊身衣物,可減少血液循環不良。 此外,也可以適度做足部運動,將腳背上勾、下踩,或腳趾抓地再放鬆,這些動作可讓小腿肌肉收縮伸展,促進末梢循環。 久坐後,可適度抬腿,使血液回流。

  3. 2024年2月13日 · 2024/02/13 20:45.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過年大掃除、做菜,大量抬手加上長期姿勢不良,很多婆婆媽媽手臂痛到舉不起來,難道是五十肩上身了嗎? 網紅物理治療師三個字SunGuts指出手一抬高就痛的肩夾擠症候群常被誤以為是五十肩其實只要做2個動作就能自我檢測是否罹患肩夾擠症候群棘上肌疼痛原因. SunGuts 在著作《你的姿勢很有事》中指出,肩膀棘上肌(Supraspinatus Tendon)位於肩胛骨上緣,從肩膀後方、靠近脊椎的地方逐漸延伸向外,經過一個「狹小的隧道」後繞至肩部外緣,這個「狹小的隧道」可以分為二個部分,分別是做為「天花板」的肩胛骨,以及做為「地板」的上手臂骨,中間有棘上肌經過。

  4. 2019年3月10日 · 2019/03/10 06:00. 記者姜凱玲/報導. 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缺乏足夠的運動量,如果又久站、久坐,很容易讓小腿產生蜘蛛網斑,若忽視警訊,可能造成嚴重的靜脈曲張,本週就邀請專業醫師教導如何自我檢測和預防! 達人出列: 李相台/靜脈曲張李相台診所院長,專長為心臟血管外科,曾任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周邊血管研究中心主任、中心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 原來我已經靜脈曲張? 許多人對靜脈曲張這個詞彙並不陌生,然而對於靜脈曲張具體的症狀和影響卻不太了解,往往錯過了初期的治療時間,靜脈曲張李相台診所李相台院長提醒,當腿部出現脹、硬、痠、麻、腫、痛或蜘蛛絲狀血管就需注意! 久站久坐上班族 靜脈曲張易上門.

  5. 2016年5月31日 · 醫師指出,情緒化飲食是飲食障礙的一種,由於熱量食物能使血糖、血清素快速上升,帶來幸福快樂的感覺,還能幫助睡眠,因此當人們處在壓力大、分手吵架、過餐不食、經期前7天或天氣變化等「危險情境」,就可能大吃垃圾食物,因此幾乎人人都情緒化飲食,可說是現代化疾病。 不過醫師表示,情緒化飲食雖還不算是正式疾病,卻已是趨勢,且科技業、輪值保全、高階主管、常須加班應酬、記者、廣告設計及銀行人員等都是危險群,尤其女性代謝血清素的速度是男性的2至3倍,更易陷入情緒化飲食,因此常見下午茶吃到飽幾乎都是女性,也更愛吃甜點。 須注意嚴重的情緒化飲食陷入惡性循環,可能導致失眠、情緒低落、體重起伏大、隔天沒精神、易分心、記憶力下降、血糖不穩等,此時就已構成疾病,若未即時求醫,甚至可能引發憂鬱、焦慮、年老容易失智。

  6. 2024年2月8日 · 2024/02/08 12:45.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春節期間絕大多數醫療院所休診若皮膚癢起疹子真的很掃興醫師指出皮膚乾燥龜裂過敏壓力或情緒性皮疹是春節假期常見皮膚問題建議應多吃蔬果少吃甜食遠離過敏原並保持足夠水分攝取有助於身體的新陳代謝順暢同時保持皮膚潤濕與健康極緻皮膚專科診所院長,也是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常務理事宋奉宜指出,皮膚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整體健康的外部表現。 了解春節期間可能出現的一些皮膚問題、可能原因和預防方法,不僅有助於避免因門診停診或春節期間就醫而產生的尷尬情況,同時也能保護身體健康。 皮膚乾燥龜裂 注意保濕鎖水.

  7. 2022年2月3日 · 2022/02/03 10:13.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初三睏擱飽! 農曆春節許多人不喜外出塞車人擠人,整天窩在家睡飽飽,但宅在家可能使身體越來越緊繃。 台中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陳昱廷提供居家「三三三運動」,透過上半身三個伸展運動、半身三個肌力訓練,只要每日做三次,就能保持身體基本機能。 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師陳昱廷表示,多數人連假宅在家活動範圍小又都不運動,加上滑手機、追劇,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容易影響肌肉筋膜緊繃或無力,休假反而讓身體機能變得更差。 陳昱廷提供常滑手機的人「頸椎、胸椎及胸大肌」三個伸展運動,他指出,伸展胸大肌能舒緩胸部緊繃感,伸展頸椎與胸椎能釋放周邊肌群壓力,利用縮下巴動作不讓烏龜脖上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