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知心保腎. 期數: 2012年02月號. 醫生: 黃劍明醫生 (腎科專科) 撰文:陳秀清. 腎功能受損不易察覺,當發現有明顯病徵,腎臟組織往往已受破壞,腎功能甚至或已失去大半或以上,故腎病預防相當重要。 預防腎病的方法包括:多喝水、預防膀胱炎或尿道細菌感染、小心控制高血壓及糖尿病、保持均衡飲食及避免進食糖分、鹽分食物等。 對慢性腎病患者來說,心臟病是頭號殺手。 超過一半腎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均為心血管病如中風、心臟病。 其中代謝綜合症或肥胖正是令慢性腎病患者出現心血管病的常見危因素。 腎科專科黃劍明醫生. 逾半洗腎個案由糖尿病引起. 腎科專科黃劍明醫生 解釋:慢性腎病指腎臟組織或功能異常,包括病理上的異常及腎臟指標異常。 當肌酸肝清除率低於60cc/每分鐘,便顯示腎功能已出現問題。

  2. 高血壓意指血壓長期持續高於上壓140mmHg或下壓高於90mmHg水平黃醫生特別強調在此種情況必須配以適合藥物加以控制。 「血壓高的個案中部分是沒有特別原因的,個別則為進食過多,運動太少,長期工作壓力,睡眠不足等。 但高血壓患者會比正常人多1.5倍至2倍機會患上中風及患心臟病。 因為血壓持續偏高會損壞血管內壁,引致血管硬化,最終導致栓塞或破裂。 高膽固醇亦是心血管病的致病元兇,除會提升患者近2倍的心血管病風險,在某些情況下,血管即使只積聚了三至五成膽固醇,但因種種原因如情緒受刺激而令血壓突然升高外,令積聚在血管的膽固醇斑塊破裂溢出,更會引來血小板修補破裂,短時間內便會導致血管堵塞,引發中風或心臟病,甚至死亡。 而高血糖情況在中國人裡則很常見。

  3. 2017年7月10日 · 工作壓力大時覺得心口翳住翳住」、行完樓梯或者斜路後心口好像被大石壓住這些都有可能是心絞痛發作不尋常的心跳過快會而引起心絞痛心絞痛是冠心病發的先兆因此必須認真了解及早作出治療

  4. 運動醫學碩士陳凱輝醫生指出持續運動可提升人體好膽固醇水平及平均降低血壓約10度。 「運動亦能發揮類似胰島素的作用,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葡萄糖耐量、糖化血紅素及增加胰島素敏感度。 糖尿病患者輔以運動治療,甚至能減少所需服用藥物或注射胰島素的劑量。 完善的運動計劃應包括帶氧運動、阻力運動及伸展運動。 帶氧運動包括緩步跑、游泳、踏單車;阻力運動包括舉啞鈴、掌上壓、阻力橡筋帶等;而伸展運動則包括體操、瑜珈。 不過陳醫生提醒,有心臟病風險因素或患有心臟病的人士,計劃運動前最好先諮詢醫生意見。

  5. 心跳過慢造成即時死亡的風險並不,相反,心跳過快卻能在短短數分鐘內奪去患者的性命。 心臟科專科鄭長華醫生表示,導致心跳過快的成因有很多,與心臟相關的疾病包括:高血壓、心瓣疾病、原發性心肌肥大或病態竇房結綜合症等;而酗酒、患有甲狀腺 ...

  6. 金融海嘯令不少港人承受持續的精神壓力, 不單帶來沉重心理負擔, 嚴重更導致種種生理問題,當中最常見的包括血壓上升及心跳加速; 長期血壓高企更可誘發心臟病中風和腎衰竭等嚴重疾病絕對不能忽視。 步行運動除可降低血壓外,亦有助消除緊張及舒緩壓力,適合任何年齡人士進行。 為推廣步行運動的好處, 由美國輝瑞科研製藥主辦、新城財經台協辦的第三屆「健壓.. 樂步行」已於4月26日於天水圍香港濕地公園圓滿舉行。 活動當日, 家庭醫學專科許植焜醫生、腎科專科黃劍明醫生、心臟科專科黃品立醫生、養和醫院心臟科專科何鴻光醫生與參加者分享血壓上升及高血壓對身體的影響, 並討論如何控制及監察血壓。 大會更即場示範量度血壓的正確方法及注意事項。 此外, 影視紅星石修更大談其日理萬機仍保持一身健康體魄的養生之道。

  7. 高血壓是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本港約50%長者患有高血壓在中年人中亦有20-30%是高血壓人士。 初期的高血壓沒有任何明顯病徵,及至身體出現病變才被發現。 此外,高血壓亦是導致腎病的原因之一,部分腎病新症患者也有高血壓及腎血管病等問題。 腎科專科李富強醫生 道:「高血壓與腎病兩者能互相影響,如血壓長時間維持在高水平,有可能損害腎臟;反之,長期腎病也可能引起高血壓。 不過,大部分高血壓屬於原發性,即成因未明,但仍有可能與遺傳或體質有關。 正視高血壓 用藥可治療. 藥物是治療高血壓的方法之一,能減慢心跳率、減輕交感神經緊張或擴張血管,從而降低血壓。 李醫生解釋,現時高血壓藥物有好幾類,不過各類藥物之原理、副作用都有差異,而且不同患者對同一藥物的反應均不一樣,必須由醫生評估及處方藥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