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般40歲以下的正常人,血壓應低於120./80 mmHg,方為正常,上如達120-139或下壓達80-89 mmHg,已屬前期高血壓,即使仍未需服藥,也需留意自己的生活模式,包括要戒口,避免進食過鹹食物、多做運動等。

  2. 高血壓意指血壓長期持續高於上140mmHg或下壓高於90mmHg水平,黃醫生特別強調在此種情況必須配以適合藥物加以控制。 「血壓的個案中部分是沒有特別原因的,個別則為進食過多,運動太少,長期工作壓力,睡眠不足等。

  3. 運動醫學碩士陳凱輝醫生指出,持續運動可提升人體好膽固醇水平及平均降低血壓約10度。 「運動亦能發揮類似胰島素的作用,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葡萄糖耐量、糖化血紅素及增加胰島素敏感度。 糖尿病患者輔以運動治療,甚至能減少所需服用藥物或注射胰島素的劑量。 完善的運動計劃應包括帶氧運動、阻力運動及伸展運動。 帶氧運動包括緩步跑、游泳、踏單車;阻力運動包括舉啞鈴、掌上、阻力橡筋帶等;而伸展運動則包括體操、瑜珈。 不過陳醫生提醒,有心臟病風險因素或患有心臟病的人士,計劃運動前最好先諮詢醫生意見。

  4. 2017年7月10日 · 工作壓力大時覺得心口「翳住翳住」、行完樓梯或者斜路後心口好像被大石壓住,這些都有可能是心絞痛發作!. 不尋常的心跳過快會而引起心絞痛,心絞痛是冠心病發的先兆,因此必須認真了解,及早作出治療。. 是次講座專科醫生將會詳細講解冠心病 ...

  5. 2010年01月號. 醫生: 德謙醫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鄭長華醫生 (心臟科專科醫生) 心臟是一個循環系統,負責揼血供應身體各個器官所需。 正常心跳由心臟的傳導系統,包括竇房結、房室結和左右束支組成,心臟每次揼血便會產生心跳一次,成年人平均每分鐘心跳六十次,即心臟每日跳動超過九萬次。 管制心跳的神經系統一旦出現問題,就可造成心跳過慢或過快。 不論是心跳過慢或過快也不容小覷,隨時增加中風或猝死風險。 間歇性暈厥. 出現暈眩、氣喘、胸口被或心悸等病徵,情況嚴重者可出現短暫性暈厥或失去意識. 中風猝死風險增.

  6. 精神壓力助長. 「隱形殺手」高血壓. 金融海嘯令不少港人承受持續的精神壓力, 不單帶來沉重心理負擔, 嚴重更導致種種生理問題,當中最常見的包括血壓上升及心跳加速; 長期血壓高企更可誘發心臟病、中風和腎衰竭等嚴重疾病,絕對不能忽視。 步行運動除可降低血壓外,亦有助消除緊張及舒緩壓力,適合任何年齡人士進行。 為推廣步行運動的好處, 由美國輝瑞科研製藥主辦、新城財經台協辦的第三屆「健壓.. 樂步行」已於4月26日於天水圍香港濕地公園圓滿舉行。 活動當日, 家庭醫學專科許植焜醫生、腎科專科黃劍明醫生、心臟科專科黃品立醫生、養和醫院心臟科專科何鴻光醫生與參加者分享血壓上升及高血壓對身體的影響, 並討論如何控制及監察血壓。 大會更即場示範量度血壓的正確方法及注意事項。

  7. 靜脈曲張早期徵狀為腿部站立與走路過久會容易疲累、產生痛楚及有腳重重的感覺,坐下休息時不適感可舒緩。 「靜脈曲張共分六期,惡化速度很視乎個人。 第一期為蜘蛛網狀靜脈,此情況對健康雖沒影響,但反映腿部血管已開始變壞。 及至第二期,患者血管會慢慢突起及脹起。 第三期,腳會腫脹、疼痛及感疲累。 第四期:患者腿部皮膚開始變黑,出現濕疹、痕癢,甚至有傷口、受損等,此階段,傷口會慢慢好轉,但好了又會再轉差。 最差的階段為第六期,患者傷口會長期潰爛。 並非所有靜脈曲張也需做介入性治療,大部分可先考慮非手術治療。 當腿部靜脈曲張情況發展至4 - 6期,即出現色素,便有必要做手術;1-3期則視乎患者情況而決定,例如患者年紀較大,並不適合手術,便可選擇非手術治療。 藥物外科治療各有所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