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6日 · 2016.02.06. 非投資書單 市場先生觀點. 最後更新:2023-08-28. 最近看了一本書《 錢難賺保險別亂買 》, 發現身邊許多的好友們都有在保險問題上「中招」, 不但買錯,還一直不停地買。 以下是一些書的摘要心得整理, 分享給大家: 低保費要如何買到高保障? 先避開「還本型」和「終身型」保險. 這 2種保險類型,大多數人都該盡可能避免: 1. 「還本型」保險:能持續領回保費,但保費高、保障低. 「還本型」就是指繳費一段時間後, 可以持續領回你已經投入的保費, 「還本型」每年要繳 10倍到 50倍的費用,才能得到相同保障. 「還本、保本、領回、增值、養老金、比銀行定存利率高」 一般業務員會用這類讓人心動的字眼做銷售。 但事實是這種保險 高保費、低保障, 與其說是保險,

  2. 2015年11月16日 · 無法認清金錢是怎麼一回事, 「薪水」 對我們造成兩個影響:「恐懼及貪婪」 要薪水繳錢、過生活,怕失去工作, 失去薪水而付不起帳單; 我們總是貪心薪水增加、公司分紅, 但這件事多半事與願違。 這樣倒頭來總是在為那份薪水再拼命, 但總是不夠多,也不是自己所控制。 關鍵在於先把資金投入「資產」而不是「負債」 有錢人會善加使用自己金錢,讓錢「為自己工作」, 「用錢賺錢」是賺錢最快速方式, 投入在正確資產中, 錢會產生「 被動收入 」,而能讓自己財富源源不絕。 「資產」能帶來現金流入;「負債」會讓你現金流出. 例如購買了一台汽車, 雖然感覺上是個資產,法律上或許也是這樣定義, 但汽車不會帶來收入, 相對,花在保養、油耗、強制險等等開銷, 是會不斷帶來支出,因此要視為負債。

  3. 2015年11月16日 · 三點建議: 書中重點還是投資在資產, 清崎還舉了幾個例子,他是如何買下便宜房子, 又在短時間內以較高價格賣出, 甚至是從沒錢→借貸→售出, 可以說錢是無中生有,這都是財務IQ提升帶來幫助。 其中有3個重點: 1.如何尋找到其他人都忽視機會: 例子中房子乏人問津, 但他卻能從中獲利一大筆錢。 2.如何增加資金: 沒錢時,工作還是必要, 但要一邊工作,一邊增加資產。 等到有一定自有資金以及能力, 融資是增加資金另一個方法, 要有能低成本且大量融資能力。 3.怎樣把精明人們組織起來: 他總是高薪雇用各方面專家, 因為有了他們,所賺錢是遠遠高於雇用他們薪資。 只是找到機會還不夠,這裡關鍵運用「槓桿」放大成果. 因為你資金有限、時間也只有24小時, 如果希望能放大成果,

  4. 2020年3月19日 · 免費午餐並不存在,更高報酬都要用更高風險去交換, 而知識資訊不足又想賺錢,往往就會變成被收割韭菜。 在做任何決定之前,先思考是什麼因素在吸引你? 你想得到好處,背後有什麼代價? 能幫你降低風險,並不是穩定配息或高殖 ...

  5. 2023年9月14日 · 怎麼做到? 最核心關鍵在於,先要擁有獨特專業,才可能發掘到人們還沒被滿足需求,以及創造出與眾不同價值。 當然, 想創造財富,需要並不僅僅是專業,那還需要什麼呢? 總是反過來想:怎麼做一定很難致富? 我們可以先反過來想:怎麼做一定很難致富? 你很容易想到無數例子: 討厭財富、排斥金錢》財富會遠離你. 靠出售時間和體力賺錢》容易遇到極限、體力衰退. 重視短期利益》犧牲長期利益. 沒有獨特專業》別人很容易做到一樣事. 不運用槓桿》技術受限於個人能力. 缺乏信用與責任感》優秀人不願和你合作. 和悲觀或不誠實人合作》受他人負面拖累. 尋找快速致富方法》多是受人利用. 即使你擁有專業,但卻有上述這些導致難致富問題,那麼依然在財富路上會遭遇阻礙。 本書中提供了很多方向上指引,

  6. 2015年11月16日 · 學校教育都是在培養我們成為優秀 員工 但成為員工,並無法帶給我們理想生活 我們或許可以有項尖技術 ... 富人會將錢先給自己,才把剩下拿去繳納 若不夠 怎麼辦?想辦法賺更多錢! 富人這樣方法因為有壓力,會逼自己賺到更多 ...

  7. 2017年11月29日 · 1. 健康衰退,眼睛痛、背痛、體重增加. 2. 家人小孩相處時間減少. 3. 交友圈不會擴大. 4. 沒時間和精力學習工作範圍外新知. 5. 減少實現自己目標可能性. 6. 賺到加班費,但失去其他賺錢可能性. 有些人犧牲以後甚至沒有加班費。 我自己待過職場工作時數大多都很正常, 因此我認為合理加班沒什麼不好, 做自己認為該做事、有價值事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