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二是「雙非」婦擁入問題。 近年來,嬰兒父母均非香港永久居民的中國內地夫婦湧港產子,對公共醫療系統等資源產生壓力,引起本地父母的普遍不滿。 1999年,港府首次尋求人大釋法,也是與居留權有關。 當時港府就「吳嘉玲案」提請全國人大釋法,全國人大界定,只有獲批前往港澳通行證(單程證)的香港永久居民在中國內地所生子女方可享有香港居留權;出生時父或母仍未成為香港居民的沒有居留權。
      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2/12/121213_hongkong_right_of_abode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2年3月12日 · 30名香港特區人大代表在北京兩會期間聯署建議,要求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研究包括釋法在內的方法解決「雙非」孕婦(嬰兒父母均非香港永久居民 ...

  3. 2006年12月14日 · 不會胡亂要求釋法 鑑於近日社會有聲音指內地孕婦來港產子和「走數」的問題,李少光表示,入境處正考慮如何減少濫用本地資源的問題;並與內地有關當局商討,以減少內地孕婦來港產子。

  4. 2011年12月23日 · 眾所周知,要阻止大批內地孕婦來港產子,解決辦法不外三種,一是修改《基本法》,二是提請人大釋法,三是採取行政措施。 所謂行政措施,簡而言之就是緊守入境口岸,加強堵截,盡量防止內地孕婦來港。

  5. 2012年1月30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平理)公民黨2001年策動「莊豐源案」,為「雙非」孕婦來港產子潮埋下伏筆,對本港醫院的婦產科、兒科、母嬰健康院以至 ...

  6. 丈夫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內地孕婦( 雙非孕婦)對產科服務的需求, 遠遠超出本地醫院的處理能力,使食物及衞生局難以貫徹其既定政策,確保香港居民婦女能優先獲得妥善產科服務。 雙非孕婦闖公立醫院急症室分娩的情況,進一步加重前線人手及資源的負擔。 雙非兒童的教育、 醫療及福利需要,則進一步對本港各方面的資源造成巨大壓力。隨着這些兒童長大和遷到香港, 問題可能會日益加劇。 由於很難估計這些雙非兒童會否及何時返回香港居留,因此在計劃香港的人口政策時產生極不明確的情況。 鑑於這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數目日增,我們不能低估這種不明確情況所造成的困難及其相關的影響。 4. 政府自2012 年1 月起加強多項行政措施,包括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在公立醫院預約產房、在私家醫院制定配額及入境配套措施, 以解決這問題。

  7. 2012年2月1日 · 內地孕婦湧港產子逼爆本港公、私營醫院,觸發涉及民生的連鎖性影響,港府提出四項措施阻截雙非孕婦來港分娩,但仍有意見要求修改《基本法》或釋法。 范徐麗泰昨日出席中總新春酒會後,明確表示不認為有修改《基本法》或釋法的需要,因九九年人大常委就吳嘉玲案釋法文件已闡釋《基本法》二十四條的立法原意,是按照一九九六年特區籌委會的解釋,包含雙非孕婦在港所生的子女不可享有居港權。 范太爆大鑊 斥當局無盡責. 當問及港府應否提請人大釋法,范太反批評港府「無盡責」:「立法原意早已解釋,為咗某啲理由,特區政府選擇唔再採取進一步行動,呢個責任咪喺特區政府嗰度囉!

  8.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孔令瑜指出,無論人大釋法中國孕婦政策,人口政策,新移民政策,其實都是以錢做藉口,以財政壓力製造FUD(向市民的頭腦中注入疑惑與懼怕,使市民誤以為大陸人人來港只有壞處) [61],以錢去堵住中國大陸孕婦,變成認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