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6日 · 分享:. 【第三波疫情爆發】在家「煲劇」打發時間!. 8大影視串流平台收費比較. 本港爆發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政府更呼籲市民留在家中避免外出聚集,減低交叉感染風險。. 多間院綫亦宣布暫停營業,如果想在家中打發時間,「煲劇」亦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

  2. 2021年12月10日 · +10. 五位數創服裝品牌 望與粉絲有共鳴. J Lou雖然是混血兒,卻鍾愛吃中餐米飯,連她的粉絲社群都自稱為「Ricefam」。 於是她便想以「#Ricefam」創造一個服裝品牌,設計一些衣服與粉絲分享,希望能和粉絲產生聯繫共鳴。 「我覺得如果大家一起穿相同衣服會很開心,會有共鳴,很有趣,所以我就想做衣服。 於是J Lou於2019年開始創業經營「#Ricefam」,花了約5位數,從找設計師設計公仔,到做網頁、印刷衣服,都是親力親為,卻不幸遇上疫情,未成功好好發展便要暫停。 雖然現時只是經營網店,不過J Lou表示明年開始會再重新發展自家品牌,期望將來有機會可進軍實體店。 記者:嚴熹曼. 場地提供:AMARE Bistro and Wine.

  3. 2020年7月8日 · 4大自助基金投資平台收費比較. 基金入場門檻較高,令不少投資新手卻步。 新手可能面對資金有限的難處,若想投資基金,有何方法? 恒生銀行推出全新「SimplyFund」,主打低投資門檻可以買基金,最低投資門檻僅1元,暫不設投資額上限。 如果想投資基金,還有哪些平台可供選擇? 收費又是如何? 【延伸閱讀】 【基金入門】投資基金只須1元? 旨在吸引年輕客. 本網挑選了4個自助基金平台,而全部平台的最低投資額均在100港元或以下,適合投資新手。 雖然滙豐FlexInvest及恒生SimplyFund均設有平台服務月費,但若平均結餘或投資組合價值分別少於1萬港元及5,000港元即豁免收費。 而富途基金寶更豁免認購費及贖回費,而友信智投uSMART智選基金則只收取指定基金類別的申購費。

  4. 2020年5月7日 · 本劇講述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機場,一班凌晨開往莫斯科的航班,頭等艙乘客正在登機。 與此同時,一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軍人Terenzio,在機場內看到新聞報道指世界各地有大批人離奇倒地死亡後,即衝上前搶奪機場特警的機槍,然後衝入航機內,嚇得其他未登機乘客紛紛逃離現場。 前軍中女機師Sylvie聯同受傷機師Mathieu成為逃難者的領袖。 (Netflix提供) 該名持槍客指嚇空中服務員,直衝入駕駛室,威脅機師切勿去莫斯科,要改往西飛,因為陽光會殺死所有生物。 機師覺得難以置信,跟對方爭持,混亂之際,機師左手受到槍傷,未能操控飛機。 危急之下,曾參軍駕駛直升機的女子Sylvie自動請纓,聽着受傷機師的指引,駕着客機向西飛。

  5. 2022年2月24日 · 1. 進修新技能. 隨時代的轉變,很多過去的技能都不是現有工種所需要的,你可以在個人的工作範疇上學習有關方面的新技能。 2. 學習新語言. 每天工作都已經很累,而且個人的工作亦沒甚麼自己有興趣的範疇想去進修,那麼你可選擇學一種新語言。 網上科技發達,即使不去上堂,在家學習語言亦很方便及普遍,在網上尋找一下,要找到語言課程並不困難。 3. 保持儀容整潔. 即使你的工作並不需要「見人」的,你亦要好好整理自己的儀容,不一定要花費很多去購買名牌,但要學懂穿搭技巧,保持整潔的形象,讓人不會有不想靠近的感覺。 4. 處理好人際關係. 踏入社會工作後,你會發現身邊多了很多不同的朋友圈,不過要如何維繫或是再認識新朋友亦是一個學問。 人生時間太短暫,分清甚麼朋友值得交往、甚麼人值得你花心機及時間很重要。

  6. 2019年3月13日 · 坊間不少公司都會以免費整合強積金帳戶服務作為宣傳,但其實整合強積金帳戶的方法並不繁複,為免個人資料外洩,或被人推銷其他服務,打工仔應自己整合或尋找受託人幫助。 步驟1:了解自己的帳戶數目. 要整合強積金個人帳戶,首先要知道自己所有個人帳戶的計劃名稱及帳戶號碼。 你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找到這兩項資料: 強積金受託人寄給你的信件,例如周年權益表。 向你的強積金受託人查詢,例如登入你的網上強積金帳戶或直接聯絡你的受託人公司 ( 強積金受托人聯絡資料 ) 如果帳戶太多,或已忘記受託人的名稱,可直接瀏覽積金局網頁,下載「 個人帳戶資料查詢表格 」,連同身份證副本,傳真或寄回積金局,即可獲得名下所有強積金受託人的戶口資訊。 步驟2:選擇受託人及計劃.

  7. 2024年2月13日 · 這是白手興家的美國富豪、個人理財網站「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創辦人Ramit Sethi分享的真實案例,他形容對年收入七位數的夫婦正在犯下一個「災難級」的理財錯誤。 Ramit Sethi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分享一對30多歲的夫婦如何花費他們近28萬美元(約218.9萬港元)的年薪。 這對匿名夫婦的收入、儲蓄、投資和消費習慣如下(銀碼以港元計算): 上表可見,這對夫婦每月合共淨入息約14萬港元,每月開支則約13.8萬港元,月內僅能撥出約1,700港元作應急之用,正式儲蓄欠奉。 此外,要注意他們合共約140萬港元的債務是包括學貸及信用卡卡數,然而每月的「還款」(Debt payments)開支為零,是拖欠學貸、卡數及相關利息,還是有清償但沒有納入該名目?

  1. 相關搜尋

    全民造星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