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3日 · 2022年1月13日星期四. 「圍標」爆發「第二波」! (文:莊榮輝) (09:00) 圖1之1. 2014年因當時屋苑維修管理的圍標情况猖獗地區人士與民主黨成立了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團結小業主並揭發多宗天價維修工程喚醒業主關心自己屋苑。 我們亦協助組織業主,成立法團或重選新的管理委員會,呼籲業主「自己荷包自己睇」。 我們並提出反圍標的倡議,強烈要求政府堵塞《建築物管理條例》(法例第344章)的法律漏洞、加強執法和檢控、提供專業支援、成立「樓宇維修監管局」及加強公眾宣傳的工作。 隨後,政府在2014至2015年展開了建築物管理條例的修例諮詢,民政總署推出不同屋苑管理的支援計劃。 2016年,更成立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旨在監管物業管理業界。

  2. 2022年1月13日 · 莊榮輝:「圍標」爆發「第二波」!. 【明報文章2014年因當時屋苑維修管理的圍標情况猖獗地區人士與民主黨成立了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團結小業主並揭發多宗天價維修工程喚醒業主關心自己屋苑。. 我們亦協助組織業主 ...

  3. 2023年9月23日 · 明報專訊廉署早前搗破樓宇管理維修貪污集團涉嫌操控港九新界共10個住宅和商用樓宇的多個工程項目涉款總值逾5億元全港業主反貪腐反圍標大聯盟發言人莊榮輝稱有關問題普遍促請當局提高業主大會決議門檻廉政公署提醒業主盡早及積極參與樓宇管理法團可採取適當監控措施。 見不知身分者積極參與 應警覺. 莊榮輝稱,樓宇維修貪污問題普遍,大小工程也有不法之徒欲經提供利益而獲得生意,賄賂業主、法團、管理公司、顧問公司等。 他稱接到大廈管理的爭議愈來愈多,但未能確定多少涉及貪污。 莊提醒市民,如突然有未明身分和工作的人積極參與屋宇決定,招標過程不透明或拒絕使用「招標妥」計劃,即可提高警覺和適時舉報。 他亦建議政府把《建築物管理條例》要求的業主大會法定人數由一成提高至三成,並要求業主親身出席。

  4. 2022年11月7日 · 明報專訊公屋上樓路遙按上月公布的長策報告全港12.75萬戶居於環境欠佳單位當中劏房戶達9.36萬創新高本報發現今年至2024年的3年間只有約1.9萬伙過渡房屋落成連同最快2024/25年度推出的1000伙簡約公屋」,共提供約2萬伙港關注劏房平台成員賴建國批評,今屆政府推行的房策未能短期增加房屋供應,簡約公屋要等逾年,劏房戶只能「齋等上樓」。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明報跨年大激賞 限時優惠. 訂閱低至74折及. 豐富禮券回贈. 立即訂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5. 2022年5月4日 · 全港關注劏房平台召集人賴建國期望下屆政府可於任期內做到3年上樓承諾」,並建議集中火力興建公屋解決劏房問題並認為特首候選人李家超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口惠實不至。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成員鍾惠賢亦指,政府應改善劏房租管和租金津貼。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6. 2024年3月6日 ·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本月22日將開會審議建議。 翻查資料,公屋4人家庭入息限額自2020年4月起,由29,240元上調至30,950元後,已連續3個年度維持不變,倘新建議通過,即連續4年凍結;1人家庭入息上限亦會連續第三年不變。 當局解釋,雖然經檢討發現1及4人家庭入息限額需下調,但考慮目前經濟狀况,建議凍結,其餘類別家庭則按機制調整。 當局考慮經濟情况擬凍結. 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的立法會議員梁文廣稱,支持當局建議,包括凍結部分原需下調的家庭入息限額。 他又關注現有機制未與最低工資掛鈎,會要求當局交代最低工資去年上調至時薪40元後,對輪候公屋家庭收入水平的影響。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贊成凍結1及4人公屋家庭入息限額,因按機制下調會令部分家庭跌出申請公屋門檻,影響改善居住環境機會。

  7. 2023年8月13日 · 明報專訊上月底房委會多名委員倡收緊富戶政策其中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建議提高所有住戶年滿60歲即全長者戶獲豁免資產審查的年齡要求據房屋署最新數字全長者戶數目4年來增18%佔公屋戶總數比率亦升至24%本報從兩個消息渠道得悉政府明白長遠有關豁免住戶增加會影響富戶政策執行惟恐牽一髮動全身」,現需審視一旦調整對整體政策影響。 黃碧如回應查詢時重申,有需要就本港人口老化檢視公屋資源運用是否合理;公屋聯會及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此舉有違當初訂定政策時回饋長者的原則。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