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0日 · 播放時間:2024-06-02 07:55:44. //大家說句話寫篇文都充滿忌諱,如果這都叫自由空氣,不如說這是自欺欺人更貼切! 先給大家一段小學生的生活札記,這是一個台灣孩子在家庭聯絡簿上記錄的今日點滴,就由大家來一起找錯處,哪句哪詞哪字出了問題? 「明天我打算去買鞋子,現在的鞋子已經破了些大洞,每次下雨,我的鞋子裡就像細菌的泳池,所以不換估計是不行的了。 相信,大家都跟我一樣,反覆了幾遍,頂多覺得那個「細菌的泳池」有點別扭,但小學生想像力豐富,有創意不是錯,那到底這段落出了什麼問題呢? 答案是,「估計」二字。 我又相信,你會跟我一樣反應:吓? 「估計」有什麼錯? 原來,老師用紅筆點出「估計」二字的問題:「別用中國用語比較好」。

  2. 2019年7月6日 · 3. 超無奈. 2. 唔係呀哇. 評論. //面對無理辱罵,好在警員們都沒有被挑釁,好冷靜咁處理,如果唔係又會俾啲別有用心嘅人大造文章//.

  3. 2023年7月30日 · 事實上,正如擁有刑偵 經驗的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法學教授傅健慈所言,警方國安處的這種調查標準,根本是國際通用,符合國際調查水平。我們翻查資料也能看到,美國為了追捕國安通緝犯,都會在調查過程中訊問通緝犯的家人,例如遭到 ...

  4. 2023年11月27日 · 年少日記是新晉導演卓亦謙自編自導的作品觸發點來自他一位輕生的舊同學:「我大學時一位朋友輕生走了他走之前一晚其實我見過他但沒有為意那時我才22歲。 之後問自己很多問題:為何察覺不到? 若我說了甚麼,他會不會仍留下來? 十幾年後,世界沒有改變,情況甚至更糟糕,今年的學童自殺數字已飊升至歷史新高,大家不是把責任推到疫情,就是歸咎年輕人抗壓能力太低,而沒有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根源——畸型的教育生態及有病的社會價值觀。 《年少日記》是一齣給大人、家長、老師、甚至社會管治者看的電影,當大家以為,刑事化杜絕了體罰,但其實,虐兒已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存在至今。 舉個例,每日8小時的課業後,大部分孩子還要沒完沒了地上補習班、興趣班,回家更要面對一大堆作業、小測、默書,難道這不算精神虐待?

  5. 2020年6月23日 · 警察的掣肘 - 港人博評 - 港人講地. 發表於 2020-06-23 06:00. 分享. 讚好 675. 警察刑偵朋友告訴我一次親身經歷…… 那是一宗毒品交易案,目標人物已被盯上,只等候買家出現,就可以一網成擒。 從前這類案件,電影情節都有得拍,跟蹤、監視、竊聽,然後集齊人證物證拘捕。 然而,自從有了人權法、截取通訊及監察條例等等令執法者縛手縛腳的新例,偷拍私人地方、安裝偷聽器攝錄機、電話監聽等過去警察常用的查案手段,都不能再隨便使用。 沒有法官特別批准,警察跟蹤、勾線、偷拍都屬犯法行為,所取得的資料亦不能作為呈堂證供。 那回,刑警做足功夫,一早就向法庭申請了偷拍監視授權,毒販注定是甕中之鱉了。 在毒竇對面屋監視偷拍了幾個日夜,這天,終於有動靜了。

  6. 2023年8月17日 · 播放時間:2024-05-25 08:58:01. //監獄就係俾人反省改過自身嘅地方,既然知道坐監嘅人生唔精彩,好心最開始就唔好犯法喇! 如果有一個地方可以歎冷氣、享受每日多次沖涼、還可以隨時監控室內溫度,你以為是高級酒店、度假屋? 錯! 原來是劉慧卿想像中的監獄。 是這樣的,夏日炎炎,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就向懲教署提出應對監獄極度酷熱的三項建議。 包括加設冷氣系統、增加沖涼次數、公開囚室及活動室的溫度等等。 劉慧卿真是堅離地。 別人是去坐監接受懲罰,不是享受人生。 況且懲教署一直都有提升通風設施。 加裝同更換了2,300部風扇,換了新式閘門改善通風,室外運動場還有太陽傘給在囚人士乘涼,還想怎樣呢? 民主黨還自作聰明,將劉慧卿的建議做成海報當「政績」宣傳,不怪得網友都看不過去!

  7. 2023年1月22日 · 2019年嚴重衝擊本港社會的反修例風波,至今已3年多,當中部分暴力違法者經已陸續在法庭獲,而近日在一宗涉及理大暴動案的判刑之中,主審的區域法院法官陳廣池直指案中被告「錯信幕後推手」,「不知就裡」、受人唆擺,最終要付上沉重代價。 到底陳官所指的「幕後推手」是誰呢? 如何將年輕人推上「戰場」? 陳官的判詞亦非一味斥責眾被告,也有肯定兩名被告的求情信令人動容,又認同另一名被告從台灣回港面對法律程序,是作出正確決定,否則等同「終生自我放逐」,要在外地做二等公民,家不成家,並寄語3名被告「痛定思痛,不要被激進政治思維沖昏腦子」,更不要天真地覺得在大時代中受歷史呼喚。 可以說,陳官在判詞中的陳述實在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