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1日 · 我開始他談及《聖經‧申命 》第二十四第二十一中所提到有關「耕耘」的信條。「你摘葡萄園的葡萄,不能一次全部都摘完,要留給寄居的孤兒寡婦。」我試著傳達給他的觀念是:我們所賺取的是要提供我們去享受,但不應該是完全 ...

  2. 2019年6月1日 · 既然保險公益相似,是本著愛出發,那麼保險從業人員就要本著愛去經營事業,為客戶量身打造最合適的保險規劃,就是愛的表現。. 經營保險一定要有愛,這樣不論是業務個人還是所屬單位及公司,一定會不斷成長。. 自己賺到生活的錢,也為客戶的生命帶來 ...

  3. 2018年7月1日 · 當存摺遇見太陽──股東往來的查核. 一般來說,公司資金須在業務有關 的範圍內做合理運用,然而臺灣大 多的中小企業屬一人公司或家族企業,此 類公司銀行帳戶常股東個人間有混用的情況發生,在資產負債表的表達上會以 「股東往來」表示,而股東 ...

  4. 2020年7月1日 · 2020 年 7 月 1 日. 0. 6919. 胡碩勻. 國際臺灣會計師CPA/CFP/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IA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講師. ⠀⠀⠀⠀⠀⠀⠀. 當然繼承人:配偶. 第一順位:直系血親卑親屬. 第二順位:父母. 第三順位:兄弟姐妹. 第四順位:祖父母. *被繼承人遺留債務較遺產多時. *隔代繼承的規劃.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75期.

  5. 2020年12月1日 · 「從現在開始,以你的人生目標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論發生在何時,都必須遵循此一原則,即由個人最重視的期許或價值觀,來決定一切。 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中提到「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的概念,意即「任何事情都是經由2次創造而成」。 他進一步說明,每件事都是先在頭腦中構思,即智力上的第1次創造,以及體力上的第2次創造。 也就是說,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其實都包含著2次創造,即計畫(構思)和執行(實行),唯有先確認人生目標,才能引領自己走往正確方向。

  6. 2019年7月1日 · Sanjay輔導家族(Mentoring family)會員分享交流時,時常遇到許多人詢問我,什麼是傳承規劃?他們通常會問我以下問題: 1.為什麼我們應該瞭解傳承規劃? 2.要如何做傳承規劃? 3.如何才能做到傳承規劃? 4.我想做更大件的Case,如何才能提升?

  7. 2018年8月1日 ·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身故後留下600多億元遺產,須繳納119億元的遺產稅,下臺灣最高遺產稅繳稅紀錄。 王家以實物抵繳方式繳納國庫,包括股票、債權及土地等約22億元的資產,剩餘的97億元稅金則以現金繳納國庫。 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第三十條第二項規定,遺產稅或贈與稅應納稅額在30萬元以上,納稅義務人確有困難不能一次繳納現金時,才可以申請實物抵繳。 至於能否以實物抵繳並非以繼承人的所得狀況來判斷,而是以被繼承人是否留下現金或銀行存款,不足的部分才得准予以實物抵繳。 另外,因實物抵繳的種類花樣愈來愈多,不僅在認定價值上容易產生爭議,對於收到實物後該如何管理、變現都是一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