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月6日 ·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駱惠寧的講話顯示中央希望加強對香港整體局勢的駕馭力量,增強統戰工作。 至於特區管治班子會否因而有人事整頓,劉兆佳認為這和駱惠寧的工作未必有直接關係,但官員的人事變動,一樣可能是強化政府管治威信 ...

  2. 2021年12月5日 · 駱惠寧提健全特首對中央負責制度 劉兆佳:強化對港官監督、罷免. 港府及中聯辦昨日(4日)合辦「國家憲法日」座談會,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致辭時提到幾項工作尚待「完善」,包括要須健全中央對特區全面管治權的制度、進一步落實特區維護國家安全 ...

  3. 2020年1月4日 · 劉兆佳分析指,中央在此時決定任用地方政治經驗豐富的駱惠寧,反映中央有意欲強化自身在香港的存在及參與,更有效地處理在港動亂。而以駱惠寧在中央的地位及威望,可在香港代表中央的權威及立場,更好的駕馭香港政治。

  4. 2023年1月14日 · 劉兆佳說駱惠寧是在2019年社會暴亂後,臨危受命出任中聯辦主任,來港後處理《國安法立法》及「完善選舉制度」這兩大工作,表現稱職,形容他現時退下來是「功成身退」。

    • 香港到底該變不該變?
    • 「一國兩制」不變,方針核心要變?
    • 公民權利不變,從政規則要變?
    • 生活方式不變,施政措施要變?
    • 自由經濟和國際地位不變,發展視覺和思維定式要變?

    去年1月4日,當反修例風波仍然沸沸揚揚之際,國務院突然宣布任命剛剛卸任中共山西省委書記一個月、上任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一星期的駱惠寧,接替王志民出任香港中聯辦主任,為中央治港工作投下一枚震撼彈。不久後,駱惠寧出席中聯辦新春酒會,並以《共同珍惜香港這個家》為題發表講話,強調「止暴制亂」是香港最為緊迫要務,又謂只要大家能夠看清歷史大勢、保持堅定信心,定能克服「一國兩制」實踐當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事隔一年,鼠去牛來,駱惠寧透過「雲酒會」發表新春致辭,當中延續「以香港為家」的基調,形容「對香港這個家更有信心了」,而這份「信心」,正正源自他對「一國兩制」和香港未來「不變與變」的「四個判斷」——首先,「一國兩制」方針不變,但「愛國者治港」和「全面管治權」已成為核心;其次,《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

    例如,既然「一國兩制」方針不變,為何如今要強調「愛國者治港」和「全面管治權」?我們不妨反過來思考,在那過於強調「高度自治權」的23個年頭當中,我們有做好「港人治港」嗎?我們又是否清楚「一國兩制」構想者、已故中共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對「港人治港」的基本原則,就是必須由「愛國者治港」,而「愛國者」的標準在於尊重中華民族、擁護國家主權、絕不損害香港繁榮穩定? 敢問從泛民到建制再到政府的從政精英,都有自覺遵從這套根本的政治倫理,又都能夠把對國家的愛轉換成保持「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實踐嗎? 再問從政圈到學界再到民間——有多少人一廂情願地認定,「高度自治權」是延續港英殖民管治傳統和源自《中英聯合聲明》的「固有性權力」,而無視在港英時期香港從沒享有什麼「自治權力」或「自治傳統」、且「高度自治權」是由中國單獨提...

    又如,既然《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權利不變,那為何要透過《港區國安法》的嚴格執行重塑從政規則?無可否認,《港區國安法》的實施,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些習慣、限制了一些權利,例如不能肆意發表某些言論、不能自由選擇某些代議士;然而,我們不妨又反過來想想,那些原本好像存在的自由權利,從倫理和法理而言,都是應該存在的嗎? 請問,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可以隨意發表鼓吹分離主義和暴力政治的言論?又有哪個國家,可以容許持有分裂國家主張、並不熱愛自己國家的人士從政、參政?須知道,「自由」本來就不是至高無上,就算是社會普遍喜歡引用的《基本法》第27條、《香港人權法案條例》第II部第16條,以及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即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罷工等等自由,但...

    至於,大家的生活方式不變,但特區政府的施政措施必須要變,其實同樣不難理解。「生活方式不變」的說法,最早源自鄧小平,並被寫入《中英聯合聲明》,後獲《基本法》第5條確立,即「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照理說,條文原意是為強調「一國兩制」中的另一種社會制度和經濟制度——資本主義制度和自由交易方式的不變;可是,四十年來,不少人都把它誤解為「資本主義制度」的「什麼都不變」,以為只要教條地延續自由放任的經濟邏輯和單一固化的經濟結構,而不需進行任何推動制度進步的改革,就能維持香港的輝煌。 以特區政府為首的政治和行政精英,就是這樣一群典型的「誤導者」,根本無法以動態思維深入領會「一國兩制」的生命力和創造力,而只是以固化的認知去實踐香港的資本主義,...

    駱惠寧最後一點「不變與變」的觀察是,香港的自由經濟和國際都會的定位不變,但發展視覺和思維定式不得不變,即要透過全新的維度和積極的力量來強化自身的發展,並且主動透過響應「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雙循環」等國家戰略來實踐香港的特殊角色。有些人認為,這是中共官場典型的「表態文化」,只是藉此重申香港搭上國家發展高速列車的重要——不得不說,倘若如此,未免太過鼠目寸光,根本看不見香港的危機和轉機。 不少香港人經常忽視,香港作為高度依賴外部因素的發達經濟體,其價值鏈從上游到下游都必須透過和周邊經濟的有機結合,方能形成內生動力、繼續繁榮發展;然而,大家卻錯誤地理解香港在區域與全球經濟發展當中的角色和關係,始終未能學會如何與周邊經濟互相競合,至今仍然只懂閉門造車,欠缺發展視野和危機意識,甚至以為自己仍...

  5. 2021年2月11日 ·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2月5日新春酒會上致辭時,提到自己對香港有「四個判斷」。. 經歷了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或多或少打擊了港人對香港的信心,駱惠寧的「四個判斷」,除了是面向香港市民,試圖打強心針,相當大部份亦是對香港政府說,而且甚有 ...

  6. 2021年4月15日 ·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向《香港01》分析,所謂的「硬對抗」是指港獨勢力、分離主義和暴力破壞等行為,這些行為要依法打擊。 至於「軟對抗」,劉兆佳認為是聚焦在意識形態工作,舉例指「軟對抗」可以包括傳播假消息、製造恐慌、惡意攻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