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8日 ·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的報告顯示,18~34歲的年輕人中,大約三分之一依然與父母同住,「大多數(64%)的年輕人表示,這種生活方式改善了他們的個人財務狀況。 步入成年,本應該是子女陸續獨立的時候,但這些年輕人似乎對與父母同住的「啃老」生活非常滿意——「 其中絕大多數(69%)的年輕人認為,父母對其日常生活的參與程度符合他們的希望 ,而22%認為不夠,只有9%認為父母過度幹涉自己的生活。 相關文章: 研究:25至34歲仍住舊居者 10年後難以置業自立. 持證金融治療師Traci S. Williams向華盛頓郵報表示:「在與子女劃分經濟界限時,父母總是會經歷一場心理鬥爭。

  2. 2024年4月19日 · 人生路漫長,當中總會有起伏,今次個案剛剛失去了丈夫,尚餘一歲女兒,為方便父母支援,出租目前尚欠390萬元按揭的自住物業,搬近父母,是否適當做法?

  3. 2023年4月10日 · 一些人小時候可能見過父母向有需要的家庭成員伸出援手,例如讓遠房親戚免費留宿家中,或直接提供金錢接濟。 有的家庭可能有一種潛在的期望,即一個人在財務上的成功要由所有人分享。

  4. 2021年6月4日 · 這次的主角施傅,是一位曾經欠債80萬,在跌跌碰碰中成長,終在38歲達到財務自由,回流加拿大與家人享受生活的人。 回顧過去30多年,施傅總結了在投資理財路上令他後悔的8件事,我們看看他的經歷,從中學習。 【要做小富婆揮手區 戒甩「好有同感」的消費習慣 : 按此 】 呢8件事或許你我也有共鳴 . 點擊圖片放大. +5. 1) 婚禮支出太多. 雖然只結了一次婚,施傅卻擺了兩場婚禮。 舉辦一場婚禮,又要花時間又要花費金錢,他提到若當年以結婚的資金用作投資,可以提早開始財務自由的路。 當時為了籌備婚禮,沒有時間研究樓市。 若可以再選擇,他會舉辦婚禮,但資金上會節省點,而婚禮規模亦會縮小一點,因為數十萬元用作投資可以帶來更大回報,這些都是屬於機會成本。 2) 高消費興趣. 施傅喜歡玩音樂及買車。

  5. 2022年3月11日 · 父母應教導孩子,不論別人外表長得不好看、能力比自己低、背景或膚色跟我們不同,也不應隨便批評別人,更不要搬弄 主頁 趨勢

  6. 2024年3月14日 · 發布時間: 2024/03/14 13:20. 最後更新: 2024/03/14 13:20. 分享:. 調查:近半父母年花13萬援助成年子女生活 逾六成與雙親同居者「零家用」. 近年發達經濟體通脹高企、物價租金飛升,食物和住房等生活成本與日俱增。. 近日一項調查顯示: 47%美國父母 ...

  7. 2021年8月5日 · 投委會於今年3月和4月進行「親子理財調查」,訪問了1,203名子女正就讀介乎幼稚園到大專院校的家長,以了解他們與子女在理財方面的交流情況。. 【解決親子理財種種問題 治標治本有辦法: 按此 】. 小學生每月平均獲得449元. 調查發現,81%受訪家長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