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2日 · 《周處》現代文全文翻譯: 周處年輕時,為人蠻橫強悍,任俠使氣,是當地一大禍害。 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一起禍害百姓。 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大禍害,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 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相互拚殺後只剩下一個。 周處立即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 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漂游了幾十里遠,周處始終同蛟龍一起搏鬥。 經過了三天三夜,當地的百姓們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輪流著對此表示慶賀。 結果周處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 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對此慶賀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實際上也把自己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於是便到吳郡去找陸機和陸雲兩位有修養的名人。

  2. www.tpomps.edu.hk › tpompschi › 2008_2009周處除三害

    作者並沒有交代周處有甚麼劣行,但從「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等寥寥數語,便已揭示出鄉人欲除之而後快的心理,周處之惡,不言而喻。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人物傳記
    • 人物典故
    • 世說記載
    • 真偽考辨

    這個典故見於《晉書·周處傳》和《世說新語》。明朝人黃伯羽改編為《蛟虎記》傳奇,廣為流傳,至今京劇中仍保留有《除三害》劇目。

    選自世說新語,《自新》篇。《世說新語》由劉義慶編撰。劉義慶,南朝宋人,文學家。

    •中文名:周處除三害

    •來源:《晉書·周處傳》,《世說新語》

    •作者:劉義慶

    •選自:《世說新語》

    《晉書·周處傳》

    周處,字子隱,義興陽羨人也。父魴,吳鄱陽太守。處少孤,未弱冠,膂力絕人,好馳騁田獵,不修細行,縱情肆欲,州曲患之。處自知為人所惡,乃慨然有改勵之志,謂父老曰:“今時和歲豐,何苦而不樂耶?”父老嘆曰:“三害未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答曰:“南山白額猛獸,長橋下蛟,並子為三矣。”處曰:“若此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則一郡之大慶,非徒去害而已。”處乃入山射殺猛獸,因投水搏蛟,蛟或沉或浮,行數十里,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人謂死,皆相慶賀。處果殺蛟而反,聞鄉里相慶,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吳尋二陸。時機不在,見雲,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將無及。”雲曰:“古人貴朝聞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憂名之不彰!”處遂勵志好學,有文思,志存義烈,言必忠信克己。

    公元三世紀中葉,義興陽羨(今宜興市)傳頌著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周處(242-297),字子隱,義興陽羨人。其祖父周賓為三國東吳咨議參軍,後轉廣平太守。父周魴為東吳名將,任鄱陽太守,賜爵關內侯。

    周處父親死亡,母親過於溺愛他,年少時身材魁梧,臂力過人,武藝高強。好馳騁田獵,不修細行,縱情肆欲,橫行鄉里。民謠說:“小周處,體力強,日弄刀弓夜弄槍。拳打李,腳踢張,好像猛虎撲群羊。嚇得鄉民齊叫苦,無人敢與論短長。”這位“少孤,不修細行,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被鄉民與南山猛虎、西氿蛟龍合稱為陽羨城“三害”。後來,這個說法傳到了周處那裡,他自知為人所厭,突然悔悟,隻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經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數十里,終於斬殺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歸正,認認真真拜師學文練武,這一來城內“三害”皆除。

    作品內容

    周處年少時,凶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 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yé)?”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今語對釋

    周處年輕時,(為人)凶暴強悍,任性使氣,被同鄉的人認為是一大禍害。另外,義興的河中有(條)蛟龍,山上有(只)白額虎,(兩者)一起侵害百姓。義興的百姓稱(他們)是三害,而(這三害當中)周處最為厲害。有人勸說周處去殺死猛虎和蛟龍,實際上是希望三個禍害(互相拼殺後)只剩下其中一個。周處就去殺死了老虎,又下河斬殺蛟龍。蛟龍(在水裡)有時浮起有時沉沒,周處與蛟龍一起漂遊了幾十里遠。經過了三天三夜,同鄉的人都認為(周處)已經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慶祝。(周處)終於殺死了蛟龍(從水中)出來了。(他)聽說鄉里人(以為自己已死)而互相慶賀,才知道自己實際上被當作一大禍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於是就進入吳郡去找尋陸機和陸雲(以求指點)。(當時)陸機不在,只見到了陸雲,(周處就)把全部情況告訴了陸雲,並說自己想要改正錯誤,可是歲月已經荒廢,怕最終也不會有什麼成就。陸雲說:“古人珍視道義,認為早晨聽聞了聖賢之道,就是晚上死去也甘心,況且你的前途還是有希望的。再說,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如果有了志向,)又何必擔憂好名聲不能遠揚呢?”周處從此改過自新,最終成為(一位歷史上有名的)忠臣。

    詞語註解

    1、凶強:凶暴強悍。 2、俠氣:任性使氣,這裡有“好爭鬥”的意思。 3、蛟: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或說指鼉(tuó)鱷一類的動物。 4、為鄉里所患:意謂被同鄉人認為是禍害。為,表示被動的結構助詞,解釋為“被”。患,認為……是禍害。後文的“患”是擔心的意思。 5、並:一起,指蛟與虎兩者。 6、謂:稱 7、為:是 8、三橫:三害。橫,禍害。 9、尤劇:更厲害。 10、或說(shuì):有人勸說。或,有人。說,勸說。 11、實:實際上。 12、冀:希望。 13、或浮或沒:有時浮起、有時沉沒。沒,沉沒 14、與之俱:指同蛟一起浮沉。 15、更相慶:互相慶祝。更,交替,輪換。 16、吳:今蘇州一帶。 17、二陸:指陸機、陸雲兩兄弟,當時著名的學者。下文“平原”指陸機,因陸機曾任平原內史;“清河”指陸雲,因陸雲曾任清河內史。 18、具:通“俱”,全部,詳細地。 19、修改:修,修正行為。改,改正錯誤。 20、貴:以……為貴,認為……是寶貴的。 21、暴犯:侵害。 22、蹉跎:虛度光陰,這裡是過時的意思。 23、朝聞夕死:語出《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聽聞了聖賢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虛度此生了。 24、尚可:還有希望。 25、令名:美好的名聲。 26、彰:顯露。 27、遂:就。 28、改勵:改過自新。改,改過。勵,勉勵。 29、忠臣:周處後來發憤攻讀,官至御史中丞,為官正直。氐(dī,我國古代民族)人齊萬年起兵,周處奉命出征,當時他老母親猶在,但他堅持領兵出征,力戰至矢盡弦絕而死,故稱之為忠臣。

    周處自新一事還是有疑問的。勞格《讀書雜識》五《晉書校勘記》已指出:

    予以《(周)處傳》及《陸機傳》核之,知系小說妄傳,非實事也。案處沒於惠帝元康七年,年六十有二。推其生年,當在吳大帝之赤烏元年。陸機沒於惠帝太安二年,年四十三。推其生年,當在吳景帝之永安五年。赤烏與永安相距二十餘載,則處弱冠之年,陸機尚未生也。此雲入吳尋二陸,未免近誣。又考《陸機傳》:年二十而吳滅,退居舊里。是吳未亡之前,機未嘗還吳也。或以為處尋二陸,當在吳亡之後,亦非也。考吳亡之歲,處年亦四十三,筮仕已久。據本傳:處仕吳為東觀左丞、無難督。故王渾之登建鄴宮,處有對渾之言。如使吳亡之後,處方勵志好學,則為東觀左丞、無難督者,果何人乎?以此推之,知《世說》所云盡屬謬妄。

    此辨析已廓清迷霧,現出訛傳本相。

    的確,《世說新語》不是信史,而是小說家言。《晉書》的修撰者並未對《世說新語》所載之事加以甄別,就把它當做可信的資料載入史冊。更有甚者,一些怪誕傳聞也被寫入正史,對這一點,唐代劉知幾早已提出批評,《史通·采撰》稱:

    晉世雜書,諒非一族。若《語林》《世說》《幽明錄》《搜神記》之徒,其所載或詼諧小辯,或神鬼物怪。其事非聖,揚雄所不觀;其言亂神,宣尼所不語。皇朝新撰《晉史》,多采以為書。夫以乾、鄧之所糞除,王、虞之所糠秕,持為逸史,用補前傳,此何異魏朝之撰《皇覽》,梁世之修《遍略》,務多為美,聚博為功。雖取悅於小人,終見嗤於君子矣。

    以“雅信”的標準衡量“晉世雜書”,當然有諸多不能令人滿意的地方,所以劉知幾的上述論斷,是有其合理性的。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害的禍患,並以其他二害反襯周處為害之大。作者並沒有交代周處 有甚麼劣行,但從「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等寥寥 數語,便已揭示出鄉人欲除之而後快的心理,周處之惡,不言而喻。接着寫周處與虎、蛟的搏鬥,體現了周處「兇強俠氣」的

  5. 周處殺蛟 《周處殺蛟》,出自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又名《周處》、《周處除三害》。講述了人是可以轉變的,只要痛下決心,浪子也可以回頭,並成為歷史上的英雄... 三害 晉周處少年時危害鄉里,時人把他同南山虎、長橋蛟並稱為“三害

  6. 周处除三害出自《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 明朝人黄伯羽改编为《蛟虎记》传奇,广为流传,京剧中仍保留有《除三害》剧目。 选自《世说新语·自新》。

  7. 译文及注释. 周处年轻的时候,特别凶暴强悍,最爱和人搏斗,地方上的人把他当作祸害。 同时在义兴地方的水中有蛟,山上有白额虎,它们全都侵害老百姓,所以义兴的人把周处、蛟、白额虎称作“三害”。 在三害里面,周处又最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 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 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