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3日 · 即便是富豪,亦會有危機感,尤其是當愈來愈多的新一代富豪躋身富裕階層,便誕生了「老錢」與「新錢」的劃分。. 前者以名門望族自居,後者則多為白手起家。. 老錢不屑新錢的張揚,新錢嘲笑老錢的迂腐。. 兩種富豪,究竟有什麽區別?. 專家表示,無論是 ...

  2. 2022年2月25日 · 從不會定止蝕價. 不少成功在股海賺錢的人,總會教導買股票一定要定止蝕價,但這位80後「女股神」卻明言自己從不會定止蝕價,並指「風險愈,賺錢機會愈高」,不過大前提是以閒錢投資,即使股價暫時跌到谷底,亦總有回升的一天。 王雅媛以這套方法投資,賺得一筆可觀的金額,更有能力以數萬元租住西九龍豪宅逾千呎海景單位。 對於香港學生未能如她般成功,王雅媛認為香港青年太安於打一份穩定的工作,若不接受高風險投資,就不要想成為百萬富翁。 她慨歎,身邊有不少朋輩都是不願接觸世界,從沒思考如何錢搵錢,故鼓勵年青人應該要趁後生了解多些行業、認識不同的人,才可增加投資獲利的機會。 不過並非每一個人都適合這個投資方式,讀者們要因應個人的能力及風險承受力,作出適合個人的投資方法。 責任編輯:陳玉蓮. =====.

  3. 2019年7月19日 · 分享:. 用App變老話咁易 能用心了解年輕人先難. 近日忽然興起的「變老」App,不消數秒時間,相中的人像能迅速變老,令一眾年輕網友為之瘋狂,趕在熱潮還未消退前,化身成為銀髮一族。. 說起銀髮族,近日在討論區上看到一名50後的網民,在子女的 ...

  4. 2023年5月6日 · 事因騙子可能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也可能是最要好的朋友。近日就有人在討論區一篇貼文內分享各自分享被騙的經歷,金額由20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無論是被陌生人、同學所騙,還是朋友借錢不還,或網上騙案等,騙徒手法層出不窮,即看各被騙原因︰

  5. 2023年1月11日 · 近日,Netflix推出華爾街吸金惡霸馬多夫(Bernard Madoff)的紀錄片,這部謎你影集訪問多位受惠者、員工、吹哨人及執法人員,嘗試重新勾劃出馬多夫是如何鋪陣騙局,受害人又如何上當。 馬多夫曾是華爾街著名金融經紀人、前納斯達克交易所主席,也是華爾街史上最的「龐氏騙局」的策劃者,吸金達640億元,受害者遍佈100多個國家,其中更涉及大型金融集團和各界名人,直至2008年金融危機,馬多夫虧損客戶數百億美元,騙局才最終破滅。 無數投資者原以為他是受人敬重的華爾街佬,沒想到信任他的後果是陷入生活困境。 馬多夫最終因證劵欺詐、洗錢、偽證等11項控罪,於2009年被判150年監禁。 他在2021年在獄中逝世,終年82歲。 什麽是「龐氏騙局」?

  6. 2020年5月29日 · 她17歲時,姊姊遇到車禍住院一年,同年爸爸工作時又意外受傷而要停工,她便擔起重擔,投身社會賺錢養家。 渴望財政獨立、及早養家的她,16歲已開始擔任兼職模特兒賺取收入,第一份全職工作是珠寶銷售員,惟當時薪金不高。 為了不用憂柴憂米,她在工餘時更透過考取牌照及證書,增值自己。 「我覺得自己很沒用,讀書成績不好,畢業後便覺得自己應該甚麼事都要學識。 難忘考救生員牌 戰勝不可能任務. 外表柔弱嬌小的Michelle,第一個考就是救生員牌,因為這份工作的時薪非常可觀。 她當年只有15、16歲,全班大多為男生,只有2名女生,最終只剩下她仍在堅持。 「當時我以為自己不會成功,游水的速度不及男生快,又不夠力氣徒手按自己上水。 」不服輸的性格便推動她不斷練習,在考試時游得比所有人還要快,最終成功考取救生員牌。

  7. 2023年10月18日 ·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他指出,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忙碌,推遲腦退化的日子。 為何他會選擇「重出江湖」? 他分享退休前後的4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