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29日 · 政府本周起試行圍封強檢後上門為長者及殘疾人士接種並由地區組織以網上平台安排打針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表示目前約有20萬名70歲以上長者未接種疫苗希望盡量接觸未打針者做到一個不漏

  2. 2021年1月30日 · 明報專訊繼佐敦及油麻地封區檢測政府前晚28日起圍封北角東發大廈12小時強制475人驗新冠病毒但沒再發現確診政府周三晚公布該廈疑現垂直傳播後先實施強制檢測一晚後才圍封結果約190戶沒應門佔整體近三成。 綜合專家意見,三成無應門不理想,料很多居民搬走,強制檢測時應同步封區。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明報跨年大激賞 限時優惠. 訂閱低至74折及. 豐富禮券回贈. 立即訂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3. 2022年2月11日 · 劉宇隆又建議在被圍封強檢的大廈或安老院外設立流動接種點只要建築物內的住戶未完成接種疫苗不論未打或只打一針只要快速測試呈陰性均可安排接種院舍長者若不反對亦可安排打針對於高危大廈的居民他建議可縮短至打第二針3個月後便接種加強劑新冠病毒患者人數急增劉宇隆認為若要安排輕症患者居家治療60歲以下無長期病無病徵或僅輕微徵狀如發燒流鼻水或咳嗽等的人不必接受遠程跟進可設清單提點注意事項如發燒可服成藥等兒童患者則可安排兒科醫生每日視像會診有需要便安排送院。 新冠疫情 相關報道: 曾浩輝:封城是最後一招 「與病毒共存」說法消極. 胡定旭:檢測量已達上限 冀國家派千多名檢測員或採樣員 擴檢測量至每日300萬.

  4. 2021年2月4日 · 各有一宗確診的柴灣興華邨美華樓及屯門豐景園第一座昨晚7時先被圍封其中今日本來是美華樓強檢最後期限區議員斥政府安排混亂昨午已檢測但未有結果的居民感徬徨個半小時後被圍封的土瓜灣定安大廈D座附近商舖職員聞風先遁」,圍封之前紛紛落閘離開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5. 2021年3月17日 · 明報專訊政府前晚起在中西區封兩區共7幢大廈至昨早檢測710人沒發現確診政府在兩區發現10人未遵強制檢測向他們發出強制檢測令中西區區議員葉錦龍說政府對區內外籍居民提供的資訊不足不少外籍居民首次經歷封區不知所措

  6. 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至今已進行超過250次圍封強檢行動特首林鄭月娥今20日在抗疫記者會被問到有公務員稱現階段圍封強檢行動已不重要且埋怨連踩兩天翌晨仍要上班累積不少怨氣林鄭月娥稱並沒有收到部門反映參與圍封的公務員有怨氣稱據說會盡量安排佢哋瞓覺」,強調若不想做圍封可提出會盡量安排。 林鄭月娥說,曾有一名已退休的前高級公務員反映相關情況,但強調這並非普遍現象,她已向各部門首長了解,並曾親身到屯門等視察圍封強檢行動,所獲回應是參與圍封行動30多個部門的公務員均眾志成城,希望到前線為抗疫出力。 她表示,並無收到部門反映公務員有怨氣,但認同是要他們「行多一步,有時做完20個鐘頭,不過據說我哋都盡量安排佢哋瞓覺嘅」,形容工作確實辛苦但值得,是抗疫重要一環。

  7. 2021年7月1日 · 政府新聞處政府今日7月1日引用預防及控制疾病對若干人士強制檢測規例》(第599J章),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自晚上7時30分起將香港仔成都道38號利港中心不包括利港商場列為受限區域」,區域內的人須於明日7月2日凌晨零時前接受檢測政府目標在明日上午約7時30分完成強制檢測行動。 政府表示,由於今日發現一宗源頭不明的新型冠狀病毒初步確診個案,初步顯示涉及變種病毒株,經評估後相關區域感染風險有可能較高,政府經檢測呈陽性後決定就相關區域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 任何人如於6月11日至7月1日期間,曾身處利港中心逾兩小時,亦要在7月3日或之前接受強制檢測。 新冠肺炎 相關報道: 油麻地檢疫酒店清潔員初步確診 居香港仔利港中心 涉L452R變種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