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日 · 其中洪水和山崩所造成的災害最為嚴重約占45%,風暴颱風颶風次之約占38%,高溫熱浪)、野火損失占10%,地震海嘯與火山噴發等共占7%。 以亞洲為例,二 一九年天災總損失金額近全球的一半,為全球最嚴重地區。 王裕傑指出,這與颱風生成位置有關,像二 一九年有2個颱風(哈吉貝、法西)侵襲日本,1個颱風(利奇馬)直撲大陸,這3個颱風造成的損失,占了亞洲去年總損失金額的一半,但亞洲投保相關保險的比例卻很低,總損失金額中只有近2成有保險保障。 王裕傑也指出,近年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海水溫度升高,進而助長了「聖嬰現象」的週期縮短,除了讓臺灣近年幾乎都是暖冬,造成農作物巨大的損失,許多該開花的植物無法開花外,也導致侵臺颱風強度變強,這些氣候變遷都會造成臺灣巨大財物損失。 臺灣避不掉的天然災害.

  2. 2020年5月1日 · 氣候暖化造成極端氣候加劇. 空氣每升溫1℃,能夠容納的水分便增加7%,這代表氣溫愈高颱風等風暴帶來的降雨也會愈多。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的統計,二 一八年的颱風數量高居二十一世紀以來之冠,過去二十年以來,總降雨時數不斷減少,總雨量卻反而上升,尤其單日降雨超過200毫米的天數增加了70%。 臺灣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發布的《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7》也指出,自一九八 年後,臺灣遇到強烈颱風的機率也在不斷增加。 簡單地說,如果過往每年有二十天要面對豪雨,如今要面對的就是超過每年三十四天的豪雨,平均每半個月就有一天要被潑瓢大雨淋地全身狼狽,甚至有可能伴隨著狂風挾帶樹枝及雨水沖刷,對民眾的人身安全著實是一大危害。

  3. 2020年5月1日 · 1. 極端溫度: 極端的溫度會造成當地民眾的就醫與死亡風險提升,主要是熱中暑、熱衰竭、熱痙攣、熱昏厥,以及生理、代謝與免疫系統的傷害。 幼童、老人、戶外工作者、罹病者、接受藥物治療導致熱調節功能較差者,都是高風險族群,尤其臺灣濕度較高,都市又常見熱島效應,這方面的衝擊恐怕會較其他國家地區來得更高些。 國家發展委員會二 一四年發表《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健康領域行動方案》提及,臺灣整體溫度變化,對心血管與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響很大。 雖然氣候暖化之下,冬季死亡人數可望降低,但是極端高溫的時間持續增加,依舊會增加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 2.

  4. 2022年8月1日 · 525. 0. 儘管保險填補了約40%由天然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2021年全球仍有近1,620億美元的保險保障缺口(Protection Gap),相較於2020年的缺口1,170億美元,以及過去10年平均值1,390億美元,都顯示出保障的缺口有所擴大。 保險愈來愈重要! 3個臺灣未來不能忽略的巨大風險.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0期.

  5. 2020年6月1日 · 0. 新冠肺炎(COVID-19)以無預警的姿態在極短時間內覆蓋了大陸後,更以極快的速度向全球各地擴散,速度令所有人措手不及,造成全球恐慌。 曾經歷SARS的第一線保險業務人員就表示:「新冠肺炎的傳染力、致死率雖然比SARS低,但此次疫情對臺灣經濟的殺傷力早已遠勝SARS。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每日的官方數據統計,全球目前已確診病例超過520萬4,508例,至今全球至少33萬7,687人死於新冠肺炎。 此波疫情去年十二月自大陸爆發後,一路蔓延到196個國家及地區,臺灣很幸運地在入境防疫工作就守住第一線,至今雖仍如臨深谷,幸而民眾出門人人皆配戴口罩,至今仍未像其他國家已有著大規模爆發。 與相對平安的臺灣相比,海外的疫情仍持續擴大。

  6. 2023年8月1日 · 2008年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人心惶惶。 當大家逐漸站穩腳步時,安泰人壽併入富邦人壽的消息卻又突如其來。 「合併案進行得十分保密,連我們公司團隊夥伴都沒有提前得知。 」楊美娟表示,當時她正在挪威參加公司高峰會議,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便打電話回臺灣安撫客戶因為公司改名帶來的不安,同時也在思考團隊的應對策略。 回臺的第一場早會,楊美娟帶動所有夥伴解決問題──除了已經和客戶約好見面的人以外,全留在單位一起打電話,讓客戶知道即使公司改名,權益也不會受損,大家依然在這裡提供服務。 「事情已經發生了,再怎麼恐慌都不會改變,不如好好面對,或許還能出現轉機。

  7. 2022年12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12 月 1 日. 930. 0. 2022年6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飆升至高點9.02,顯示美國物價已經高到一般人民無法接受的程度,為此聯準會今年6度調升聯邦基金利率,累計升息15碼,基準利率來到3.75~4.00%之間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