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6月26日 · 護老者需妥善減壓,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有效照顧患者。 以下兩點可令家人感到一些安慰不幸之中也有幸 -幸好此病並非即時危及生命,也不會令病者感到身體不適。

  2. 2020年4月29日 · 如何處理焦慮. 2020年04月29日. 大多數人都有過憂心忡忡、坐立不安的經驗。. 其實,焦慮是人類在面對危機時的自然情緒反應,作用在於提高警覺,使人採取行動去避開危險和處理當前困難,以度過險境。. 因此適當和短暫的焦慮情緒是正常和有正面作用 ...

  3. 從此,我們家中生活的話題就離不開母親老人院長者生活的故事了,母親在工作上總想著如何讓長者精神上得到安慰?. 如何在生活上逗長者開心的故事,這些事就像舞臺劇一樣一直跟隨著母親,在我們家中飯臺上持續播放著……. 1994年春天,從來沒有一天 ...

  4. 2022年5月27日 · 2022年05月27日. 老人家的心理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會直接影響健康。. 那麼怎麼緩解老人家心理健康呢?. 老人家上了年紀就會變得寡言少語,將自己封閉起來,不願出去也不想和朋友交往,在家一呆就是一個星期,長期以往,性格就會出現問題,情緒也 ...

  5. 2018年5月28日 · 一、 共同決策,入住前作充分心理準備先了解長者對入住院舍的想法;尊重長者,讓他們參與選擇院舍過程,以消除疑慮,減低無助感。 安排實地參觀,向長者介紹院舍的服務、設施、收費,或透過光碟或單張,幫助長者了解院舍環境。 二、 加強歸屬感,多探訪保持聯繫鼓勵長者帶同適量個人物件 (如紀念品、信物﹝或可以照片代...

  6. 2018年7月26日 · 1.瞭解患者所患的疾病及患病過程中的心理反應,學習護理的技巧,增加護老者的信心和應變能力。 2.對患者建立恰當的期望。 3.鼓勵患者做一些能力範圍可以做得到的東西,保持其獨立及自我照顧的能力。 4.在生氣或憤怒的時候,避免和患者爭辯,讓自己冷靜下來或離開當時的環境,並以客觀的態度分析事件,嘗試找出生氣的原因及改善的方法。 5.簡化護理程序,固定每天例行的工作。 6.與家人商討分擔照顧患者的工作。 7.給予自己私人的空間,保持社交生活。 8.維持對自己有正面的評價,肯定自己對患者的照顧和付出的努力。 9.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注意均衡的飲食。 10.學習鬆弛技巧如深呼吸和肌肉鬆弛練習。 11.尋找適當的社會資源,減輕負擔。 12.避免使用不恰當的方法去處理壓力,例如逃避、依賴藥物或酒精等。

  7. 2020年4月2日 · 先來看看你有沒有下列特質: 超完美主義者 在意外界評價 責任感過強 習慣壓抑不好的感受 好強、怕輸 上述特質的,多半容易忽略掉這些特質所帶來的影響。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