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日 · 入行僅2年半的朱柏安,在9個月前決定開始發展社群軟體來厚實自己的保險從業之路。提到經營成果,他表示:「我的團隊目前8位專職人力,4位都來自於我的IG。」 社群軟體何其多,為何是經營IGInstagram)?

  2. 2019年6月1日 · 2019 年 6 月 1 日. 1228. 根據主計處統計,全臺灣20~29歲的年輕人超過300萬人,在數位科技時代下成長的未來主人翁也即將或已經步入社會,在外人看,他們呈現多元的價值和樣貌,有不同的選擇機會。 但或許他們更適合來做保險在任何一個年代年輕人永遠都是未來的希望也牽動著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宋慶齡曾說過一段話:「青年是革命果實的保衛者是使歷史加速向美好世界前進的力量。 」年輕人有理想、充滿著願景、期待、志願,也充滿著求知和奮鬥的志向,這就是我們都經歷過的「青春」。 現今年輕人當然不需要流血革命,但是革命精神卻依舊存在,即便社經環境都比過往好上許多,青年想要證明自己的那份熱忱依然不變,他們渴望透過努力,去開創屬於自己的黃金年代。

  3. 2023年10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10 月 1 日. 0. 1044. 根據行政院國情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止,臺灣總人口數為2,326萬4,640人,較2019年減少11萬674人,人口負成長步入第3年。 在年輕人口不斷減少高齡長者人數不斷增高的情況下民眾最常遇到的退休議題便是孤獨老」。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資料顯示,代表孤老人口的「僅一名高齡人口宅數」不斷升高,從2013年時的29萬4,000戶,增加到2022年第3季的52萬9,000戶,近乎翻倍;而代表老老共居的「僅高齡人口居住宅數」在10年間也成長了29萬8,000戶。 不過,高齡問題可不只出現在臺灣,對鄰近的日本來說,高齡問題更是迫在眉睫。

  4. 2023年7月1日 · 蘇建榮認為團隊應正視這3點特質並加以調整,才能讓Z世代夥伴在團隊中發揮所長,他認為有以下4個方向:首先,團隊應強調職場專業,賦予彈性空間。 因為在網路世界成長的Z世代,習慣網路中具有的「匿名性」、「去年」、「去階級」的特質,因此也有可能挑戰業界過去權威導向的教育方式,在職場中也更強調專業和實力,不會因為職級和年齡等因素就輕易服從指令。 加上Z世代具有挑戰既有規定和價值觀的特質,若沒有善加處理,很可能會在團隊中出現紛爭。 蘇建榮接著提出:「單位文化應具有多元價值並相互理性溝通。 」建立好溝通管道,用正確的方式「過濾」出語言背後的真實想法,並且相互瞭解,才能彼此包容,消除紛爭,進而真正的解決問題。 同時,團隊也應即時關注及鼓勵夥伴,察覺夥伴的心情和背後的問題,在紛爭發生之前就加以處理。

  5. 2024年3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3 月 1 日. 0. 3619. 客戶大多是保險業務員長期經營得來,最重要的是建立好自身的品牌,並獲取客戶的信任感,才可能有後續分享故事及數據的機會。 而這些分享有如種下風險意識的種子,無需著急,終有一天必會開花結果。 現今新聞24小時都在循環播送,網路上更是只要動動手指,想要的資訊就會跑到我們面前。 與過往訊息渠道較有限的情況不同,客戶不再需要透過保險業務員也能輕易取得所需的保險相關內容,若想利用數據來作為敲門磚,就要更注重資料的品質。 新光人壽新泰通訊處業務副理美真表示,數據是客戶在決策時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然而在資訊量龐大的當下,更需要留意數據的公信力以及正確性。

  6. 2019年11月1日 · ★專長是為資產高淨值富豪個人或超級富豪家庭提供投資及理財規劃服務,客戶遍布53個國家. ★擁有2個學士學位、3個碩士學位,2018年拿到金融保險博士學位. 我們身為保險業務人員,身為財務顧問,經常接觸高資產客戶。 這些客戶對保險的期許往往不是為了預防意外與傷病花費,因為他們有充足的資產能夠應對,但是他們擁有的財富該如何傳承下去,或者當忽然離世時如何不讓後代造成經濟危機,是保險能夠帶給他們莫大幫助的功能。 要制定高資產客戶的財富傳承規劃,需考量哪一些因素及原則? 先後順序的步驟又應怎麼安排? 在討論與規劃財富傳承的過程中,哪一些背景與細節需要深入瞭解? 如何正確為高資產客戶規劃財富傳承,考驗著財務顧問的能力。 財務比法律與稅務方面更值得重視.

  7. 2023年7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7 月 1 日. 0. 914. 今年38歲的南山人壽元捷通訊處處經理高翊紘,談及對Z世代的特質和領導時坦言:「這不是一個很容易的課題,因為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年份,就將族群的特質隔開。 」在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元捷通訊處,世代間的性格就好比光譜般,既有世代融合的特質、也有各自獨特之處。 在元捷通訊處,夥伴年齡恰好交界於Y世代(1980年後出生)和Z世代(1997年後出生)間,換算成年,夥伴年紀皆約莫落在20、30歲。 而在通訊處裡最年長的高翊紘處經理,就像大家的兄長般地照顧通訊處的年輕夥伴。 問起高翊紘,Y世代和Z世代之間,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特質? 又該如何與夥伴共同扶持、成長,才能打造出一個高向心力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