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1日 · 港人精神健康狀況歷年來均受關注,香港大學團隊在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間,以流行病學方式,按人口普查數據隨機抽樣訪問3,340名15至24歲青年,當中16.6%受訪者患上最少

  2. 2022年12月6日 · 有女網民日前在網上討論區發文指繼母近一年半來出現行為異常意識混亂及完全不能正常對答疑似出現思覺失調。 事主的父親亦十分抗拒帶繼母求診,認為「唔提就無事

  3. 2023年6月4日 ·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上周五發生持刀謀殺案,2名女子重傷不治,一名有精神病紀錄的男子被捕。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林一星今早直言,目前本港有精神健康服務,但仍有是次慘劇發生,質疑只按現行制度但不增加資

  4. 2023年7月28日 · 發佈時間: 2023/07/28. 近年坊間對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認知愈來愈多但症狀並非小朋友專利」。 精神科專科醫生稱,65%兒童患者長大後仍有ADHD症狀,兒時「坐唔定、紮紮跳」更會轉化為做事甩漏易分心、「份份工做唔長」、甚至衝動消費等,往往到事業發展受挫,出現情緒問題才能識別,但可透過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控制病情。 精神科專科醫生熊書揚解釋,ADHD源於腦內多巴胺水平失調,去甲腎上腺素失調亦有影響,病人或易專注力失調,難集中精神工作,亦有屬過度活躍,即控制不到個人衝動,部分人屬合成類別則同時有兩種症狀。 欠專注做事易甩漏「份份工做唔長」 ADHD病人成年後,「過度活躍」的症狀亦會有所轉變。

  5. 2023年6月13日 · 陷入抑鬱症折磨,需要得到有效治療,患者才有可能擺脫長期情緒低落,重拾動力。可是約三分之一抑鬱症患者,服用兩種或以上傳統抗抑鬱口服藥一段時間,仍未見效,屬於晦頑治性抑鬱症械,長遠影響生活以至腦部受損。近

  6. 2019年2月25日 · 將軍澳善明邨一個單親家庭發生倫常慘劇一名任清潔工的母親懷疑患有思覺失調和抑鬱症由於擔心兒子無人照顧先以老鼠藥下毒再以充電綫將23歲兒子勒死

  7. 大腦失調的正確說法是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組成,負責心跳、呼吸、消化等不受意識控制的人體功能。 壓力啟動交感神經,持續心跳加快和呼吸、收緊肌肉、抑制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