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恒生大學 (英語: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縮寫 : HSU ),簡稱 恒大 ,前稱 恒生管理學院 ,由 恒生商學書院 改組而成,辦學機構是 恒生銀行 ( 匯豐集團 成員),是 香港 的一所 私立大學 。. 大學由五個學院組成(包括商學院、傳播學院、決策 ...

  2. 2024年6月23日 · 香港恒生大學 (英語: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縮寫 : HSU ),簡稱 恒大 ,前稱 恒生管理學院 ,由 恒生商學書院 改組而成,辦學機構是 恒生銀行 ( 匯豐集團 成員),是 香港 的一所 私立大學 。. 大學由五個學院組成(包括商學院、傳播學院、決策 ...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4年6月23日 · 香港恒生大学 (英语: The Hang Se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缩写 : HSU ),简称 恒大 ,前称 恒生管理学院 ,由 恒生商学书院 改组而成,办学机构是 恒生银行 ( 汇丰集团 成员),是 香港 的一所 私立大学 。. 大学由五个学院组成(包括商学院、传播 ...

    • 古代至殖民地時期前
    • 殖民地時期初期
    • 20世紀初期
    • 日治時期
    •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 主權移交前
    • 主權移交後
    • 參考文獻

    香港最早有歷史記載的教育機構是位於錦田的力瀛書院,比今日廣東省內有規模的同類書院更早成立。該書院由北宋進士鄧符協建於1075年,清代《新安縣志》 載:「桂角山(今錦田)在縣東南四十里,宋代鄧符協築力瀛書院,講學於其下,今基址尚存。」鄧氏除講學外,還廣交文士、以及建書樓收藏中國古典書籍。當時文風較盛的地區還包括屏山、新田等村落。 清初時,香港地區屬廣州府新安縣的管轄範圍。區內的屏山、錦田、上水、龍躍頭等地的氏族非常重視子弟的教育,並鼓勵族人參加科舉,晉身仕途,為圍村增光。他們在區內大設書室、學舍,而各氏族的宗祠、書室和家塾,懸掛子弟的功名牌匾,足見當年子弟在科舉的成就。 書院、書室多設於新界,而仍然保存下來或留有遺址的包括錦田水頭村的周王二公書院、二帝書院、屏山坑尾村的覲廷書室、粉嶺善述書室、...

    1841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佔領初期,英國並沒有在香港建立正式的教育制度,只是鼓勵私人和教會辦學。這是因為香港政府當時缺乏資金和人才,教育委員會和其後的教育局均受英國聖公會維多利亞教區會督施美夫和倫敦傳道會傳教士理雅各獨力支撐。 最早到港辦學的外國教育團體是馬禮遜教育協會(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該會於1839年在澳門創立馬禮遜書塾,並於1842年11月把書塾遷至香港,改名為馬禮遜學堂,為香港第一間英文書院。1841年至1858年間,先後來港辦學的西方宗教團體共有6間,分別為馬禮遜教育協會、美國浸信會、倫敦傳道會、美國公理會、英國聖公會和羅馬天主教會。 由於得到香港政府支持,教會學校在香港的發展相當迅速,旨在傳教和培養牧師。 1843年,英華書院由馬六甲遷...

    20世紀初,在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成立的影響下,大批知識份子和清朝遺老遷港從事教育事業,促使了不少中文學校的出現。中文學校以中文為教學語言,傳授中國文化;五四運動使新思潮傳播熾熱,英國政府對香港教育的情況極為關注,因此於1935年5月派出皇家視學官賓尼(E. Burney)來港視察,後向英國國會提交了報告書。當中指出,政府不應只為少數上流社會人士的兒女提供教育,而更應重視佔香港人口大多數的華人。報告同時建議加強中文教育和關注小學教育。港府原則上接納了意見,但核心的英文教學和精英教育政策仍未有重大的改變。此外,為抗衡逐漸膨脹的民族主義,香港政府亦在20世紀初期開始推行一連串的教育本地化政策。 香港政府的教育本地化政策主要為建立漢文學校,推廣漢文教育。1912年9月,教育局成立漢文教育組(Chin...

    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並進攻香港。同年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宣佈投降,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艱苦歲月。日治初期,香港由臨時軍政府統治,教育全面停頓,大量教師流失。1942年2月,日本正式設立香港佔領地政府。由於處於太平洋戰爭時期,港日政府無力顧及教育的發展,加上缺乏教師,使得香港教育停滯不前。 雖然如此,港日政府仍着意恢復香港的教育。其教育政策主要有三大目標:一是透過學校要求教師配合宣傳「東亞共榮圈精神」;二是透過大力推動日語教育、減弱中英文的影響力,從而確立日本文化作為宗主的地位;三則是設立短期專科學校以暫時舒緩人才短缺的問題。 日治時期的教育有明顯的日化色彩,以宣揚大東亞共榮圈為宗旨。1943年4月1日,香港東亞學院院長小林就說該學院成立目的為:「使對於香港佔領地總督部管轄...

    1945年香港重光後,重建教育事業面臨種種困難,包括校舍被毀、實驗室被破壞、圖書館書籍散失、桌椅校具不敷應用等問題。中國大陸又迅速爆發內戰,大量居民湧入香港,令學校數目和學額遠遠供不應求,香港出現嚴重的失學問題。香港政府恢復對學校的管理控制後,隨即在1947年公佈了多項《學校應守規則》以加強對學校的管理。 原名為旺角勞工子弟學校及勞工子弟中學的創知中學於1946年創辦,為首間為解決工人子弟失學問題的勞校教育機構。 政府更於1950年擬定了「十年建校計劃」,希望在十年內提供足夠的學位收容適齡的小學兒童和希望升讀中學的學生。但這項計劃因受到中國大陸政權的變更而無法適應。 除了港府的措施,民間團體也有相應行動。戰後很多民間慈善團體、宗教團體、工會、同鄉會都相繼在舊式樓宇開辦了不少義學和識字班。如大...

    面臨主權移交,中英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透過外交途徑解決香港問題。1984年,兩國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97年7月1日起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自此,香港進入主權移交的過渡期,教育發展亦不例外。這個時期,在各方環境因素的配合下,香港的教育得到迅速的發展,尤其在專上教育和教育行政方面。 1981年6月,港府發表《香港教育制度全面檢討》報告書,為來港的國際顧問團提供參考資料。至1982年11月,國際顧問團 完成考察,發表《香港教育透視》報告書;雖然沒有新意,但因為對香港的教育政策作出了可觀的評估而獲得教育界的好評,並為港府所接納。在七十年代末實行九年免費教育後,人們對教育的需求也相對的增加,高中的入學率不斷的提高。官立學校的學位在數字上仍然維持着1978年發表的白皮書的60%,但...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正式移交,根據《基本法》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同時保障實行原來的教育制度,並由特區政府在原有的教育制度下發展教育。行政長官董建華在其每年的《施政報告》中都用大量篇幅解釋教育政策和措施,並着手推行教育改革。而其中最為爭議的就是學校課堂語言的問題。特區政府早於主權移交初期便強調母語教學,要在1998年全面落實,但准許一些學校向教學語言指引評審委員會申請豁免,100間中學達到要求可以繼續運用英文作為教學語言。而同時也有24間中學落敗,其中20間上訴,期間批評審議不公平,缺乏透明度,並作出抗議。1998年3月13日,20間上訴中學的其中14間得直,特許使用英文為教學語言的中學數目增至114間,其餘300多間中學則必須使用母語教學,並承諾三年後檢討。可是,三年期滿後政府卻...

    相關書目

    1. 阮柔:《香港教育:香港教育制度之史的研究》,香港進步教育出版社,1948。 2. 方美賢:《香港早期教育發展史》,香港中國學社,1975。 3. 邱小金:《香港教育發展:百年樹人》,香港市政局,1993。 ISBN 962-7039-29-2 4. 明基全:《教不倦:新界傳統教育的蛻變》,香港區域市政局,1996。 ISBN 962-7213-21-7 5. 齊紅深:《日本侵華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ISBN 7-107-18321-4 6. 陸鴻基:《從榕樹下到電腦前:香港教育的故事》,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03。 ISBN 962-8326-51-1 7. 吳灞陵、吳國基:《香港年鑑》,香港華僑日報社,1947-1994。 8. 香港政府新聞處:《香港年報》,香港政府印務局。 9. Anthony Sweeting: Education in Hong Kong Pre-1841-1941: Fact and Opinion (Materials for 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Hong Kong), Hong Ko...

  5. 恒生商學書院(英語: Hang Seng School of Commerce,簡稱恒商),曾經是一所提供大學預科課程及專上教育的學校,位於香港 沙田區 小瀝源。 1980年由何善衡基金及多位 恒生銀行 董事資助注資創立,2012年隨着 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 ,書院停止運作,原址轉制成 恒生 ...

  6. 恒生銀行 (英語: Hang Seng Bank ,縮寫 HSB 、 HASE ,簡稱 恒生 , 港交所 : 11 、 港交所 : 80011 (人民幣結算)、 OTCBB : HSNGY )是一間總部在 香港 的 商業銀行 ,於1933年3月3日由 林炳炎 、 何善衡 、 梁植偉 、 盛春霖 及 何添 創立,曾為香港主要 華資 銀行 ...

  7. 香港繁體. 何順文 (英語: Simon Ho Shun-man ),企業管治學者 [1] , 香港恒生大學 校長。 何順文於香港出生,中學畢業於 佛教大雄中學 [2] 。 1979年取得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文學士(管理學與心理學)學位,1981年取得英國 倫敦經濟政治學院 資訊系統學碩士學位,1988年取得英國 百蘭福特大學 會計與財務學哲學博士學位。 簡介 [ 編輯] 何順文於198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1995年至2002年任 香港中文大學 會計學院院長,期間創立了由香港中文大學、 北京大學 、 復旦大學 及 國立臺灣大學 的會計院系組成的學術聯盟「龍騰會計學術盟」 [3] 。 2004年至2009年任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兼公司管治與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4]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