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5日 · 只買需要的,優質好用的。金錢陷阱(二):生活小確幸 吳家揚舉例指,好像假日奢侈一下食個Brunch(英式早午餐),慰勞上班的疲憊,看似無傷大雅,但沉迷就會有問題,始終小花費積累下來就是大揮霍: 若勤於追求這些生活中的小確幸,日久就會 ...

  2. 2024年1月17日 · 1月初以來進展順利,她認為保留有一些微小但依然有趣的「生活小確幸」,例如間中享用茶飲,是至今仍能成功慳錢的關鍵所在。 不削減所有「有趣」的支出,是讓我這次更好過的原因。

  3. 2024年2月6日 · 這是美國理財專家Tori Dunlap真實成就。 她在25歲生日後僅三個月,便突破了自己定下10萬美元儲蓄大關,卻沒有放慢賺錢步伐,但同時也沒有減緩必要消費意圖——Dunlap認為有些錢不可以慳。 現年29歲,Dunlap已創建了一間價值數百萬美元理財平台「Her First 100K」,專門舉辦工作坊,同時提供多元化理財工具選擇,旨在幫助女性致富。 此外,她亦撰寫了暢銷書《Financial Feminist》,並主持同名商業播客節目。 辛苦賺來錢,應用在喜歡事情上. 俗語有云「辛苦搵來志在食」。 Tori Dunlap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在儲蓄、投資和創業道路上,她對花錢有着相當原則。 即使可以透過削減開支來節省更多金錢,她仍必須堅持若干消費,不可妥協。

  4. 2024年3月24日 · 不少理財專家都認為,過度節儉會迎來報復式消費,因此有必要間中揮霍一下,當成是生活小確幸又好、慰勞自己又好。 Anne Lester所見略同,她建議留出特定的時間(例如每周一次)和特定的地點(例如廚房的桌子)進行網購。

  5. 2024年3月25日 · 前華爾街交易員Vivan Tu深知投資價值,27歲時成為百萬富翁。 很多人都想在退休前成為百萬富翁,甚至更富有。 但Tu表示:「不要為了退休而儲蓄,而是要為了退休而投資。 她指出,無視他人意見、著眼於長遠是富人保持和倍增財富幾種方法。 其中的的基本理念都是:你應該有效地投資你錢,讓它不斷增長。 她說:「真正富人不會去買一輛華而不實林寶堅尼.....他們會用同樣錢買一棟兩户複式樓,然後出租。

  6. 2024年2月28日 · 將來會優先考慮我的目標的了』是一種極其有害的心態; 因為你不會某個朝早起身就突然變得有錢、有習慣和技能來做到這一點。 理財目標(四):消費無壓力

  7. 2024年4月25日 · 35歲財富自由. 重來他想拼情商 「能富10倍」 2016年,35歲Steve Adcock辭職了——當時他已經擁有90萬美元(約705萬元)儲蓄。 如今,42歲他只是偶爾工作,其凈資產也增長到130萬美元(約1018萬元)。 可以說,在過去幾十年間,他在理財方面做對了很多事情。 然而,Steve Adcock向CNBC表示,有1件事他希望自己能在20歲出頭就明白——如果這樣,他能讓自己富得更快,甚至擁有更多財富。 「相比智商,你性格能讓你更富裕10倍,」Adcock表示。 「我的職業生涯中領悟了這個道理,雖然明白得很遲,但非常確信這點。 毫無疑問和一大幫聰明人工作,但這些在 辦公室中最聰明人往往並不是升職加薪人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