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5日 · 1. 出現高燒要就醫. 打流感疫苗後有些人身體可能會感到些微不舒服但較少人出現高燒萬一發高燒歐醫生認為可能出現感冒的可能性較高因此請家長務必帶孩子就醫。 2. 局部痠痛. 打針處疼痛是最常見的副作用但多半侷限在打針的手臂而且不影響日常活動。 若持續痠痛可以用冰敷,但注意冰敷不要過長時間以免凍傷。 3. 皮膚紅疹常見. 打完疫苗有些人會皮膚發紅,甚至感覺注射部位發熱,如無大礙,不需要治療或擦藥就會自然恢復如常。 少數人可能出現蕁麻疹,這種情形則建議就醫治療。

  2. 2023年10月17日 · 部分人士在接種後6至12小時内可能出現發燒肌肉疼痛以及疲倦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兩天內減退若持續發燒或不適請諮詢醫生如出現風疹塊口舌腫脹或呼吸困難等較為罕見的嚴重過敏反應患者必須立即求醫一些罕見但嚴重的不良情況也可能在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如吉-巴氏綜合症以及嚴重的過敏反應。 不過,接種流感疫苗與這些不良情況未必一定有因果關係。 減活噴鼻式流感疫苗. 成分:弱化病毒. 接種方式:噴鼻. 適合人士:2歲至49歲的非懷孕及非免疫力低的人士. 不適合人士: 對任何疫苗成分或接種任何流感疫苗後曾出現嚴重過敏反應人士. 正服用阿士匹靈或含水楊酸鹽藥物的兒童和青少年. 患有哮喘或在過去12個月內曾患上喘鳴的2至4歲幼兒. 因任何原因導致免疫功能減弱的兒童及成人.

  3. 2022年10月25日 · 1. 有發燒要就醫. 打流感疫苗後有些人身體可能會感到些微不舒服但比較少人真的高燒。 萬一發燒了,歐醫生認為感冒或是確診的可能在現階段還是大於疫苗副作用的可能性,因此請家長務必帶孩子就醫。 2. 局部痠痛常見. 打針處疼痛是最常見的副作用,但多半侷限在打針的手臂,而且不影響活動,一切生活包括上學工作都可照常。 真的很痛的話可以冰敷,但注意不要冰過頭凍傷就好。 而特別用手負重的運動,可能要考慮暫停1至2天,例如歐醫生之前嘗試的倒立課,在打完COVID-19疫苗後就先暫停一次。 3. 皮膚紅疹常見. 打完疫苗有些人會皮膚發紅,甚至感覺注射部位熱熱的,這很常見,但無大礙,不需要治療或擦藥就會自然恢復如常。 少數人可能產生蕁麻疹,這種情形則建議就醫治療。 4. 輕微腹瀉.

  4. 2022年10月14日 · 近日不少家長為小朋友安排接種流感疫苗港媽Fiona也是其一她的5歲女兒心怡在10月下旬將在學校打流感針。. 其實心怡在1歲半之後年年都有打流感針是因為在嬰兒時期曾歷中流感之苦患病約一星期當中有4天留院治療媽媽見到女兒年紀小小 ...

  5. 2020年8月14日 · 曹忠豪醫生引述世衛WHO及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引新冠病毒肺炎的徵狀是發燒喉嚨痛頭痛肌肉痠痛失去味覺及嗅覺呼吸困難均是最主要徵狀但有一部分無徵狀病人出現了令情況較為模糊。 至於普通流感,則多數有咳有鼻水,低燒不適,與新冠肺炎都很相似,因此以病徵區分也愈來愈模糊,例如兩者都有發燒,不能是此作為分辨疾病的分界。 曹忠豪醫生指出,入秋後是流感高峰期,若新冠疫情仍未完全受控,情況更會複雜化,建議今年要接種流感疫苗。 (曾耀輝攝) 他指出,如出現徵狀,又住在病發當區,或接觸過感染者,覺得自己有機會受感染,建議要進行測試。 「政府已為部分巿民做深喉測試,多數是有徵狀,或住在受影響的高危地區,機會率確較大。

  6. 2018年11月27日 · 有微生物學家相信不會有有害物質巿民毋須恐慌有醫生則忠告倘打針後發燒或針口位紅腫持續不退可能有問題建議向醫生查詢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高一村表示大型藥廠生產疫苗時均有品質監控如出廠時未有異常估計屬運送過程中溫度有變化令疫苗蛋白質或其他物質氧化致出現沉澱物情況相信屬外來細菌污染機會較微。 至於接種問題疫苗後有何影響? 高一村解釋,有關情況未會令疫苗出現有害物質,接種後一般而言問題不大,「最多都是效力不足」,呼籲市民毋須恐慌;又提醒須待有關方面完成調查,知道確實原因後,才按醫生建議需否補打疫苗。

  7. 2021年4月27日 · 部分人士在接種後 6 至 12 小時内可能出現發燒肌肉疼痛以及疲倦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兩天內減退。 若持續發燒或不適,須諮詢醫生。 如出現風疹塊、口舌腫脹或呼吸困難等較為罕見的嚴重過敏反應,更須立即求醫。 合資格人士可獲資助打流感針. 由於流感病毒株不時改變疫苗成份會根據每年流感病毒株變化而更新黃醫生建議市民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確保免疫力有效對抗流感病毒。 她說:「要預防冬季流感,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間在9月開始。 同一時間,政府考慮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或會對部份人士帶來財政負擔,因此推出「疫苗資助計劃」,6個月大至11歲兒童、孕婦、有長期健康問題的人士、傷健人士及50歲或以上人士等前往參與了有關計劃的私家診所接種流感疫苗,每劑可獲資助2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