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30日 · 1.每月定期自我檢查。 2.用手觸摸全個乳房,乳頭對下、腋下淋巴位置都要摸,檢查會否有硬塊。 最好於經期後才摸,因經期前乳房會有少少腫脹,或會凹凹凸凸、有少許痛楚。 3.每年做一次婦科檢查,懷孕期間可於產前檢查時一併檢查乳房。 4.年過40歲,或有乳癌家族史的女士,最好每兩年照一次乳房X光和超聲波。 一旦不幸患上嚴重疾病,醫療費用往往讓患者或家人大失預算,隨着社會對保險產品的認識增加,不少人都會買保險為自己及家人提供保障。 考慮購買危疾保險或醫療保險時,應留意保險的條款,了解保險所提供的保障是否足夠,包括受保疾病及保障額等。 【女性專屬保險知多啲: 按此 】

  2. 2018年10月9日 · KOL(Key Opinion Leader)是網絡世界一股巨大的力量,一言一帖的影響難以估計。 每個人對KOL的定義都不同,你以為自己是KOL,定網民未必一致認同。 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 就以影響力指數及粉絲總數等為KOL打分,近日在娛樂新聞頻曝光的單文柔也擠身本港五大KOL。 以本港十大KOL計,你又識得幾多個? 根據網紅數據分析平台Cloudbreakr的資料,香港第一名的KOL是Liz 리즈。 相對其他排名的KOL來說,她的粉絲總數不是最多,但影響力則是第一。 而Cloudbreakr的影響力指數是根據KOL與粉絲互動及其增長率和表現計算的。 榜上有名的大多都是藝人如李亞男、單文柔及麥美恩等,他們擁有較高的知名度,粉絲的數目都較普通的KOL多。

  3. 2024年5月16日 · 疣是常見的傳染性皮膚病,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引起,而令表皮不正常角質增生。 HPV種類逾百種,不同的病毒會引起不同的皮膚問題,當中以扁平疣、足底疣、尋常疣最為常見。 表1:扁平疣、足底疣、尋常疣徵狀. 5種脫疣治療. 疣多數會於半年內自然消失。 可是,若果病徵持續,便可能需要脫疣。 脫疣治療方法眾多,患者宜先聽取皮膚科專科醫生的專業意見,再按個人狀況,決定治療方式。 不過,讀者要注意,由於疣是一種病毒性感染,即使已清除,日後仍有機會復發。 表2:5種脫疣治療比較. 私家醫院脫疣療程費用. 不少醫療機構均提供脫疣治療,部份聲稱低至數千港元,有些則以身體部位來定價。

  4. 2022年4月28日 · 點解醫療保險好難Claim? 第一個常見理由是投保時,客戶未有主動披露「重要事實」(Material facts),例如漏報過往病歷,因而令保單失效或索償被拒。 值得一提,若客戶經保險顧問投保,該顧問亦有責任提醒客戶披露重要事實,以及不披露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 第二是相關醫療費用涉及不保事項,例如因服用過量藥物、故意自殘身體、參與非法活動、性病而產生的醫療服務費用。 此外,一些較舊款的醫保計劃或不保障日間醫院或門診手術。 另外,醫療保險只賠償因醫療需要(Medically necessary)而所產生的醫療費用,但該項目是否屬醫療需要由保險公司決定。 例如乳房切除後重建手術,也並非每間保險公司都直接表示屬醫療需要。

  5. 2024年3月7日 · 在商界打滾多年,現身兼教育公司CEO和企業顧問等身份的中國投資理財作家林薔七,在22歲那年因消費超支而負債,於是發憤振作... 她開始『主業+副業』並行的日子,在職涯規劃和財富累積上屢創佳績: 26歲存下第一個50萬元,開始學投資; 31歲年薪超過500萬元; 五年內在舊公司一路升職到運營總監後辭職創業; 曾只用兩年時間,收入翻了十倍! 林薔七卻為以上成就大大犧牲生活,及後醒悟財自其實不需太多錢:「時間自由才是目的。 「有錢 = 自由」 是陷阱是迷思. 林薔七在其著作《財富哪裡來:做好這5件事就能實現富足人生,年收入翻10倍》中提到,經常都聽到有社會人士有以下抱怨聲音: 我周末也想帶老婆孩子出去玩,但實在太忙,好希望可以想休息就休息...

  6. 2024年4月2日 · 綜合CNBC訪問多名理財策劃師的意見和香港退休制度特點,本文簡介30多歲上班族可以做以下 明智理財三件事 ,既增加退休儲蓄,又能減輕財務負擔。 擺脫以前︰還清債務. 改善現在︰扣稅三寶. 部署退休︰長線投資. 財務成功部署(一):跟前半生債務做了斷. 20幾歲時收入尚少且心態未夠成熟,故亂揮霍以致入不敷支是年輕人常態。 很多朋友在那段輕狂歲月或者都試過做「月光族」,拖欠卡數甚至「碌爆卡」。 再者,青年往往需要應對學生貸款這個「財富黑洞」,耗盡全職工作頭幾年的收入。 美國註冊財務策劃師Andrew Fincher認為,雖然還款也應該是20歲人士關注的重點,但30出頭可能是還清十年來大小債務的最佳時期,因為這個階段往往會人工加幅高,賺更多錢,還款能力最強:

  7. 2019年5月29日 · 中醫藥治療是手術以外的一個較佳選擇,因可以有效緩解症狀,預防病情惡化,而部分病人亦可避免手術,減少術後復發。 研究亦證明,中藥成分有效改善心臟和整體功能,毋須承擔手術風險,治療成本亦較低,更適合一些年紀較大、體質偏弱、伴有各種長期疾病的患者。 撰文 : 張琛 註冊中醫師. 欄名 : 危疾知多啲. 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並非做了一次便一勞永逸。 事實上,病人本身血管栓塞的風險並沒有減少,仍屬高危一族,如果手術後仍不嚴加控制壞膽固醇及其他危險因素,就容易一塞再塞。 針對冠心病患者的臨床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