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所言修者。 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 所謂修行,是指守護所緣行相,使心一再地專注在所緣境上。 合註 註釋2. 所緣行相 指心的「所緣」及「行相」二者。 例如執持聲音是無常法的心,即是以聲音為所緣,無常為行相。 其他心識依此類推。 【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 因為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被自己的心所操控,心則不受自己的主宰。 【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 而我們的心又一直依著種種煩惱等障的支配,以致引生一切的惡業。 【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 修行就是要讓我們的心能被自己主宰,隨自己的欲趣向善所緣。 合註 註釋. 3煩惱等障 指煩惱障和所知障. 【煩惱障】主要障礙眾生獲得解脫的果位,包含貪瞋癡等眾多煩惱及其種子。

  2. 2021年3月12日 · 此處,佈施攝是指三種佈施中的財佈施,而且是意樂、實物兩種財施中的實物施。 為了讓所化機成為法器,對他佈施所需財物,是佈施攝。 愛語攝,即為所化機講解法義,幫助他斷除疑惑、引生信解的發心及所說的語言。

  3. 2021年2月28日 · “六種殊勝”是說波羅蜜多的特徵。 精進不等於精進度,因為若無六殊勝,最多只是精進,而不是精進度。 未五、此等攝義. 第五,此等攝義。 應當隨念發菩提心為諸行依而勤修習。 應當隨時憶念發菩提心是菩薩六度萬行的所依,而勤修菩提心。 是否能進入大乘、大乘的深廣度如何,都要觀待菩提心。

  4. 2020年9月12日 · 論意是說,在仔細思維生死輪回的過患之後,便會發起能引生「出世間道」的善業的厭離心,而這種業卻與生死輪回之中的「集」近似。 所以,我們必須努力生起這種厭離心及無我慧。

  5. 行功立德,分為三種,是名「三佈道」之功德。一、財之功: 即刷書印訓,助人開荒辦道,錢財量力而為獻與 老母。現在大道普傳,通行各處慈航遍地,辦堂結緣皆是你的功德,「拿東方之財,買西方佛地。」,可說:「一本萬利。

  6. 2021年3月2日 · 譬如妙金所作莊嚴,雖已殊妙,若更嵌飾帝青等寶,尤為可意。如是從施乃至靜慮五種金莊嚴具,若以揀擇理非理慧鈿寶嵌飾,更為稀有。 比如,金子所打造的首飾雖然已經很美觀,但如果再鑲嵌上藍寶石等珍寶,就更加賞心悅目了。

  7. 2021年1月7日 · 一、“舒顏平視、含笑先言而”:表情和藹可親,容顏舒展、眼睛平視、面帶微笑,首先問來人:你需要什麼? 二、“隨對何田皆應恭敬而施”:不論對誰作佈施,態度都要恭敬。 《菩薩地》說:“菩薩對卑賤者作佈施時,尚且不會不恭敬地把東西丟過去給他,何況對具功德者。 ”所以,佈施時的體態、威儀、語言都要恭敬,不應有輕蔑的態度和譏諷的語言。 三、“親手施”:親手佈施,不因懈怠而讓他人代為。 四、“應時施”:不耽擱、拖延,眾生一求取便立即佈施。 五、“於他無損而施”:不損惱他人而佈施。 比如,對自己的妻子、兒女、僕人、親戚、眷屬,不強迫、擾亂他們而佈施來求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