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9日 · 最後更新: 2021/11/09 19:00. 分享:. 買賣股票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能低買高賣,但股市走勢難測,時起時跌。. 恒生指數近數個月起起跌跌,缺乏明確方向,到底要如何捕捉入市及離場時機呢?. 資深投資者淵滄在90年代首次發表氏通道,或許可以給你一點啟示 ...

  2. 2019年1月22日 · 2019商界傑出女強人 你識得幾多個?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9/01/22 19:05. 最後更新: 2019/01/27 17:55. 分享: 《福布斯中國》發布2019中國最傑出商界女性榜,本地薑也榜上有名,更名列第二位,她便是恒生銀行(00011)女大班,即行政總裁、副董事長鄭慧敏,排名僅次於中信銀行的董事長李慶萍。 2019商界傑出女強人 你識得幾多個? 今次《福布斯中國》的評選準則,以商界女性高管所執掌的公司的營業規模、質量、管理人數、外界影響力等為衡量指標,採取量化的方式對其進行排名,最後篩選出100位傑出女性,該榜單截至2019年1月8日。 《福布斯中國》認為,這些傑出商界女強人擁有著極大的個人影響力,通過事業深入人心。

  3. 2020年4月25日 · COVID-19 • Get the latest information from the CDC about COVID-19. Watch on.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陰霾下,美股於上月4度跌至熔斷,市場憂慮疫情發展將引發環球股災。 前財經主播顧芷筠(Debby)在逾17年的財經新聞工作生涯中,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赴美採訪,親身見證過股海風浪,她如何看待今次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投資市場? 【延伸閱讀】 【名人理財】疫市轉職自由工作者 前財經主播顧芷筠:唔怕財政壓力更怕悶. 為看懂股市投資 初嘗短炒蝕兩三個月糧. 投身工作初期,Debby坦言當時的理財觀念薄弱,儲蓄不多又不諳投資,一度成為「月光族」。

  4. 2020年6月8日 · 2006年甘先生一家回港養老,直至佢2018年去世。 報道指,甘太一家住喺過千平方呎嘅單位,但不見名牌傢俬,部分電器都只係一般嘅內地牌子產品,一家人貫徹節儉、樸實嘅習慣。 甘先生家底豐厚,但佢係唔識投資,資產係來自其父親持有嘅物業同股票,但一直好好地把財產滾存。 甘先生去世後,由律師執行所訂立嘅遺囑,將身家一半,即4.6億元捐畀公益金。 首先要儲蓄. 喺依家嘅人眼中,甘先生算係「富二代」,因為有嚟自商賈父親嘅庇蔭。 不過,甘先生並唔係只食齋瞓,佢亦如普通人咁出嚟工作,有穩定收入。 但有一樣習慣,好多人未必有,就係節儉。 甘先生唔買名牌,最多買下馬小賭怡情,而平時只會應使則使,因此平時開支唔大。 其女兒亦稱讚父親像阿爺節儉,才剩下這麼多給子孫。

  5. 2020年8月12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0/08/12 16:37. 最後更新: 2020/08/26 12:35. 分享: 42歲人,應該擁有幾多資產,才好部署提早退休? 一名是年薪200萬元的私人企業女性高級管理層,因工作壓力大毅然辭職。 與一般打工仔不同,這位女強人在辭職時已擁有過千萬資產,是否有條件講提早退休? 【延伸閱讀】 【退休規劃】40歲女金融經理月入7萬 想提早退休可行嗎? 每月有錢剩便儲起 欠妥善理財規劃. Winnie過去只是將每月盈餘自動存放在銀行儲蓄,Alvin認為Winnie需要有一個全面的中至長期理財規劃,並先從她現有財富組合開始分析。 人民幣佔現金儲備三成. 現時Winnie持有的現金有三成,即約180萬港元等值是人民幣,而她亦希望繼續持有,其餘都是港元存款。

  6. 2020年4月15日 · Amy現時儲蓄保險及年金計劃總供款為88萬元,加上未來增值,相信都可以應付將來退休後大部分年期的醫療保險保費需要。 在人壽保障方面,她的保障額有940萬元(合計定期壽險、終身壽險及團體人壽),針對家人及按揭還款的責任應該很充裕,退休後失去了團體人壽保障後,仍然有360萬元,相信到時大部分按揭還款已完成,其餘作為家人保障亦應該無問題。 Amy要注意她在危疾保障方面的安排。 她的危疾保障額為60萬元,都是在基本人壽保險單中之附加保障,40萬元保障額可保障到80歲,但這是附加在定期壽險之中,70歲後的年紀,因保費原因,未必會繼續保存這類定期壽險保單,當基本保單不存在時,附加保障當然亦會消失。

  7. 2020年4月1日 · 女會計擁千萬資產 為何仍有入不敷支問題? 博客. 發布時間: 2020/04/01 12:14. 最後更新: 2020/04/14 18:34. 分享: 不論是在甚麼年紀,收入和資產數目不錯,但未必代表善於理財。 今次面談讀者是Mandy,她在見面前提到的理財目標是規劃現金流。 最初資料顯示,其每月入息未能支付每月支出,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開源節流,再要加上適當保險產品作風險管理,便應該處理了這個個案。 Mandy提供資料指,她每月入息超過5萬元,但每月總支出卻達近10萬元,所以每月相差透支近4.8萬元,一年更需要57萬。 惟46歲的Mandy擁有不少資產,其總資產值約為2,794萬元,就算扣除不同債務,仍然有1,417萬元,那為何財政狀況弄致如此不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