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日 · 有鑑於物價上漲及經濟成長勞動部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由2萬6,400元調漲至2萬7,470元調漲幅度為4.05%。. 另外,在每小時基本工資的部分,也由原先的176元調漲至183元,調漲幅度接近4%。. 過去8年來,每月基本工資共調漲7,462元,每小時基本 ...

  2. 2024年2月1日 · 繼續率的通用計算方式大致為: 如果要具體計算13個月或25個月的繼續率,則在計算時考慮相應的時間項目即可。 以13個月保單件數繼續率為例,假設A業務員的保單件數情況如下: 2022年1月簽下保單10件; 2023年2月剩餘的有效保單只有9件。 那麼,A這個月的「13個月保單件數繼續率」為90%,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9件÷10件×100%=90% 不同繼續率指標,該以哪個為準? 前文提及,繼續率分為保費繼續率、保單件數繼續率和保額繼續率。 至於哪項指標更重要,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答案。

  3. 2018年12月1日 ·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數據,二 一八年一至八月工業及服務業受雇員工每人每月總薪資是5萬4,231元而所謂的總薪資是指經常性薪資每月固定給付的本薪及津貼)、加班費及其他非經常性薪資年節獎金績效獎金紅利等加計而得到的數字自然會比民眾直覺反應以自己的每月本薪去對應來的高。 若以經常性薪資來說的話,一到八月的平均則是4萬830元。 然而在統計學,算術平均數雖最為泛用,但統計出來的數據較容易受到極值(即與絕大部分的數值落差較大的數值)的影響而失其精準性。 但若取「中位數」的話,就比較趨近現實。 行政院主計總處於二 一八年三月公布臺灣二 九年至二 一六年的經常性薪資中位數,介於3萬1,000元至3萬4,000元間,似乎較為貼近大多數受薪階級。

  4. 2021年5月1日 · 一、營利事業所得稅的3種申報方式各有何優缺點. (一)擴大書面審核. 原則上,所有公司應採「查帳申報」,核實課稅;惟財政部為簡化稽徵作業,推行便民服務,特訂定擴大書審制度。 同時符合以下3要件即可適用: 全年營業收入淨額及非營業收入合計在3,000萬元(新臺幣,以下同)以下之營利事業. 帳載純益率低於財政部頒訂之擴大書審純益率. 申報期限截止前繳清稅款. 公式:課稅所得額=(營業收入淨額+非營業收入)×擴大書審純益率. 優點: *簡化稅務申報作業,請稅務單位亦簡化以書面審查方式處理,原則上較不易調帳查稅。 缺點: *收入金額大者,稅賦相當可觀。 *當年度虧損,仍必須依擴大書審純益率計算課稅所得額繳稅.

  5. 2023年4月1日 · 根據內政部主計處的統計資料臺灣的名目經常性薪資從1982年的1萬2,534元開始不斷飛漲到2002年時已達3萬4,746元年化成長率達5.83%雖然2008年金融海嘯後短暫下跌但很快就恢復成長到2022年仍有3.39%的成長率而實質經常性薪資則是計算通貨膨脹後的實質月薪。 同樣是1985~2002年,從2萬1,087元上漲到4萬739元,年化成長率達3.73%。 但此後的20年卻陷入停滯,2022年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只比2002年多了618元。 薪水的數字有增加,但通貨膨脹也在同步增加,結果就是能買到的東西還是同樣等級。 可以說,如果20年前你晚餐只吃得起一碗滷肉飯,到今天你恐怕還是連顆滷蛋都不敢加。

  6. 2023年5月1日 · 特別要提醒的是公司在每個月發薪水給員工時雇主最低必須提撥薪水的6%,到每個人的勞工退休金帳戶屬勞退新制即使未來該名勞工換工作該帳戶也會一直跟著勞工而帳戶金額屬於勞工所有但必須年滿60歲才能領出來最新規定可上勞保局網站查詢)。 除此之外,員工還可以自行選擇從每月薪水中自願提繳最多6%(勞退自提),到勞工退休金帳戶,而且自提的部分全部免稅。 由於薪資自願提繳的部分,可以從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一直到請領退休金時才須併入所得課稅,等於可以享受遞延稅負的效果,減稅又能加快退休儲蓄。 勞保局曾統計,目前全國選擇勞退自提的薪水族比例不到10%,而且大都是高薪者較有意願自提,因為他們知道這種做法使節稅效果更明顯。

  7. 2022年11月3日 · 1. 做「肯吃虧」的人:遇到身邊的人對自己有所求,不要有「朋友有事才來找我」的計較心態,而是應該秉持「朋友有事來找我幫忙,是證明我有足夠價值」的想法,助人就是助己,有天當自己需要幫忙時,才會有善緣、有人脈。. 2. 做「感恩」的人:無時無刻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