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7日 · 明報電子平台組翻查資料發現不少法官或裁判官在年輕時未加入法律界前亦曾做過其他工作部分人在修讀法律前已擁有其他專業資格。 目錄: · 李國能曾當英文雜誌記者 訪問獄中曾德成. · 夏正民審搜報館手令自揭曾當記者 深明記者保護消息來源. · 區院法官梁國安擁醫學學歷 官方銜頭有「Dr」字眼. · 裁判官曾慶東擁護理學學士、內外全科醫學士學歷. 李國能曾當英文雜誌記者 訪問獄中曾德成. 終審法院首任首席法官李國能於1968年,以英文時事周刊《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實習記者的身分,到赤柱監獄訪問20多名六七暴動期間被捕入獄的左派年輕犯人,其中一人就是前民政事務局長曾德成。

  2. 2022年3月31日 · 圖1之1 - (資料圖片). 英國最高法院正副院長韋彥德及賀知義昨日3月30日宣布即時辭去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本港終審法院首任首席法官李國能今日3月31日發表聲明以下為聲明全文。. (聲明原文為英文,中文翻譯及標題為《明報》所擬 ...

  3. 2022年3月31日 · 本港終審法院首任首席法官李國能今日3月31日發表聲明表示曾經希望非常任法官制度今後會繼續跨越2047年」,但時移勢易海外法官的參與程度與昔日有別本港長遠而言要作準備相關報道李國能回應兩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請辭聲明全文附英文原文及中譯版李國能在聲明中對英國最高法院決定表示遺憾並指出必須肯定及感謝海外非常任法官過去25年對終院的寶貴貢獻各方均盼望在任的英國澳洲及加拿大非常任法官會繼續貢獻。 李國能1997年與當時英國上議院為英國委派法官來港達成協議。 他在聲明中表示,海外非常任法官參與終審法院工作為香港司法制度帶來多項優勢,包括增強司法獨立信心,亦曾希望非常任法官制度「今後會繼續,跨越2047年」。

  4. 2022年1月6日 · 基本法沒有條文列明本港實行三權分立」,但終審法院首任首席法官李國能於2001年一個由香港報業公會及多個商會舉辦的午餐會上表示本港實行司法獨立而司法獨立是權力分立概念的核心權力分立就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衡」。 至2014年,時任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在法律年度開啟典禮上致辭時,亦指《基本法》清楚訂明立法、行政、司法機關三權分立的原則。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5. 2021年7月16日 · 條例爭議歷經多屆政府前特首曾蔭權捲入涉貪風波後由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任主席的防止及處理潛在利益衝突獨立檢討委員會發表報告建議政府修訂防賄條例將特首納入第38條的適用範圍。 當年梁振英上任特首前曾公開承諾,會認真考慮建議,最終沒成果。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6. 2020年6月2日 · 即時文摘. 2020年6月2日星期二. 人大為港立國安法合理 問題癥結在內容李國能) (09:00) 圖1之1. 1. 根據《基本法》第23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有憲政責任,去制定涵蓋7個範疇的國家安全法。 過去23年,香港一直未能做到,只曾作過一次立法嘗試。 更甚者,香港在未來多年也立法無望。 事實上我們沒有絲毫信心斷言香港能夠在2047年前立法。 2. 在這情况下,同時考慮到過去數年香港發生的事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人大常委會為香港制定國家安全法的決定,是可以理解及合理的(understandable and justifiable)。 有關法例將處理《基本法》第23條中涵蓋的部分範疇。 然而問題的癥結,在於擬議法例之實際內容。 須不具追溯力 在港公開公正審訊. 3.

  7. 2020年6月2日 · 首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在本報撰文就爭議開腔形容基本法23條立法無期及在過去數年香港發生的事件下人大為香港立國安法是可以理解及合理的understandable and justifiable)」。 他認為問題癥結crux在於擬議法例實際內容並提出7項建議包括法例須不具追溯力在港公開公正審訊調查權力須受香港法律規管等文中沒提及立法對法治的影響。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