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26日 · 作者: Esor Huang 1月 26, 2019. 《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是我很多年前閱讀的一本書,作者近藤麻理惠被稱為日本的整理教主、整理女王。 最近她又因在 Netflix 上播出的收納整理教學影集,再次受到很熱烈的討論。 而在這之前,麻理惠的整理術在日本、歐美就已經非常知名,且擁有許多支持者。 雖然在很多物品,像是衣服、書籍、文件等的整理上,我並非真的採用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技巧。 但從《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汲取的某些關鍵反思,經過我自己的驗證後,也成為我在做各種人生管理時的思考基礎。

  2. 2016年10月6日 · GTD ,是時間管理最經典但可能也是最複雜的方法之一,即使大多數人沒辦法完全照著 GTD 方法去實踐,但光是學會裡面不同部分的技巧,都可能對高效率工作產生很大幫助。 然而,相信讀過《 Getting Things Done (GTD)》原著的朋友也會發現,這本很厚、文字量多、充滿理論與思辨的書籍,並非那麼好閱讀,大多數人包含我自己,都無法一次讀完它,但經典之作值得分次讀,尤其在真正面對自己人生困境時,翻開裡面某些相關的章節,尋找一些可用的技巧與啟發,相信會對你有所幫助,起碼我自己真實的經驗正是如此。 最近,商業周刊出版社發行了《 Getting Things Done (GTD)》最新修訂版的繁體中文譯本,最新中文書名是《 搞定!

    • 第一階段:看見並捕捉你的情緒
    • 第二階段:再確認一次情緒
    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狀態?
    這個心情狀態的強度我給幾分?(可以學「 Catch It 」設定1~5分)
    現在發生什麼事?
    我心中真正想的是什麼?
    休息幾分鐘後,回頭看一次第一回合的筆記。
    假設自己是局外人,我會跟剛剛擁有這個心情的人說什麼?
  3. 2018年9月7日 · 以下為我的導讀原文。 我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常常分享時間管理的方法、工具,過去我最常使用的一個關鍵字是「高效率」。 直到今年,我開始刻意的避免使用這個字眼,因為效率再高,不一定能帶給我們快樂與幸福,還必須「慢下來檢視」。 去年我的孩子誕生,現在已經一歲多,這段時間孩子長大了,但我成長了更多。 面對同時要工作、寫文章、講課、照顧孩子,我一向覺得自己有辦法「都搞定」,把任務拆解與排上時程不是問題,但最後我發現,真正的時間管理「 不是要搞定 」。 當我什麼事情都搞定時,心中隨時保持著緊張與焦慮,趕著去做下一件事情,自己不知不覺在高效率的誘惑下,偏離了自己追求幸福的目標。 那個當下,我「驚覺」自己埋頭直衝,卻可能是衝向自己沒有看清楚的方向。 一直以為操弄著各種時間管理技巧與工具,但心中的焦慮並未減少。

  4. 2017年1月6日 · 我有一個生活裡的快樂小技巧可以跟大家分享,這個小技巧就是:「 連續 21 天的不一樣練習 」。 不快樂,有時候是(或者常常是)明明沒有大挫折,但心裡就是空空的,就是快樂不起來,做什麼事情也都沒有動力,找不到生活中的「快樂因子」,那麼快樂因子是什麼? 有沒有辦法自己創造呢? 這時候,特別適合試試看「不一樣練習」,他不只可以幫你自己找回快樂,也可以幫你身邊的人一起找回快樂。 (你可以搭配閱讀我從另一個角度寫的文章: [LifeHack 11] 我用來擺脫情緒枷鎖的十種方法 ) 讓我先從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說起。 老婆和我結婚前,有一次我就邀請她跟我一起做這個練習,我說:「我們來試試看,連續21天約會,每天都吃不一樣的餐廳。

  5. 2018年5月31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6. 2019年6月11日 · 養成閱讀習慣的第一步,當然我們要先有一本書。. (或者範圍擴大,找到可以「 聽讀 」的 Podcast ,或是找到可以「看讀」的線上課程也適用。. 而我在挑選一個閱讀目標時,會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當下最想解決什麼問題,然後去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教學書籍 ...

  1. 相關搜尋

    李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