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2日 · 林定國今天12日在電台節目上說法例並沒禁止市民批評政府或者官員只是禁止煽動推翻特區政府政權呼籲社會不要混為一談。 (商台相片) 煽動意圖罪擴闊範圍 禁止引起「特區的人」憎恨. 23條立法的煽動意圖罪訂明,將煽動對象由香港居民,擴展至「中國公民」、「特區的人」,並列出多項引起憎恨、藐視或離叛的制度或機構,當中包括國家根本制度、國家機構、中央駐港機構、特區憲制秩序、行政、立法、司法機關。 條文表明,在法律程序中,「無需證明煽惑擾亂公共秩序或煽惑暴力的意圖」。 林定國說,網上有大量批評政府或者個人的訊息,不應該禁止,反而要歡迎聽取不同意見。 (商台相片) 你話我蠢過隻豬,唔通我真係蠢過隻豬咩,唔會㗎嘛,對我嚟講無所謂喎,當然我唔希望人咁講啦係咪,唔會有(煽動)呢個問題。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

  2. 2024年4月29日 · 林定國以變與不變為題在明報撰文提及早前首個基本法第23條立法完成後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發表重要講話主題圍繞一個引用了漢代桓寬鹽鐵論的名言 ...

  3. 2024年2月3日 ·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今日3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現時連罪名範圍都未清楚包括控罪元素辯護理由等未有基礎訂下建議刑罰他指香港法例按成文法組成一般設最高刑罰,「講最多判幾多」,「唔會話犯咗罪一定判咩刑罰一定係睇番個案情」,也要視乎各級法院審理而有不同目前諮詢階後應聚焦如何滿足立法的需要。 林定國於另一電視節目中提到,參考外國罰則後認為,叛國罪的最高刑罰有機會是終身監禁。 基本法23條立法公眾諮詢文件1月30日出爐。 (潘耀昇攝)

  4. 2024年5月7日 ·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指工作佔據大家生活中大部分時間促進勞資合作與共融極為重要。 遇到問題和糾紛並非每次都要訴訟解決,以避免損害氣氛。 他回想私人執業期間「不幸」擔任員工委員會主席 (Staff Committee),每周需處理所屬大律師事務所員工之間的問題當中大多不涉法律問題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林定國指研討會內容涵蓋不同範疇包括處理僱員補償索償員工之間的衝突與糾紛等。 除了現場嘉賓,線上有900人報名參加,他期望僱主、僱員在這場研討會中都有得著。 林定國又指,工作佔據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促進勞資合作與共融極為重要。 遇到問題和糾紛並非每次都要訴訟解決,以避免損害氣氛。

  5. 2024年2月27日 ·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昨日27日出席立法會研究基本法23條立法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首次會議時指諮詢期間收到的意見顯示社會普遍已有共識盡快完成立法他又稱會確保法律條文仔細清晰就較關鍵和重要的特別用語例如國家安全和境外勢力作詳細定義但罰則傾向按照普通法習慣不會規定最低刑期林定國在會議上指社會有共識要盡快完成立法完成拖延近27年的憲制責任。 特區政府正積極整理分析收集到的意見,強調特區政府會確保法律條文仔細清晰,就較關鍵和重要的特別用語,例如國家安全和境外勢力作詳細定義,條文會清晰列出構成犯罪行為和情況,並列出是否有例外和必須符合的條件,及訂明域外效力適用的對象。 罰則方面,他說傾向按照普通法習慣,訂明具有足夠阻嚇力度的最高罰則,但不會規定最低刑期。

  6. 2024年4月28日 · 林定國在社交平台上說近日分別出席香港明天更好基金舉辦的午餐會以及廠商會會董晚宴與不同界別就條例進行持續解說及交流工作會面時提到條例立法過程嚴謹政府認真回應議員質詢亦適當地提出修正案回應持份者的意見。 他指加入措施保障「無辜第三者」(innocent third party),免受疑犯或潛逃人士的行為影響以及條例的執行設有制度上的保障杜絕濫用的情況例如需要取得律政司司長書面同意才能進行檢控。 香港有獨立的司法制度,《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所有案件都在香港審理,終審權也是在香港。 23條立法滿月|鄧炳強:料不再發生反修例風波 但須時刻警剔 23條立法|明天生效滿月但未引用 林定國:有足夠證據時會用 23條|林定國向各界解說 籲別糾結個別字眼 要從整體性看正當性. 基本法23條

  7. 2024年2月29日 · 林定國指政府共收到超過13000份意見當中逾98%對立法提出正面意見反映立法獲得大部分市民支持盡早完成立法是社會共識。 感謝各方給予的寶貴意見。 自公眾諮詢開展以來,他與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出席近30場諮詢會,與不同界別人士見面,詳細解說諮詢文件建議,爭取支持。 諮詢會多達約3000人次參與,包括本地和國際商界、法律界、金融界、教育界、新聞界和其他專業界別、全國性團體代表、地區人士、政黨和相關團體等,及外國領事,絕大部分與會者表示支持立法。 林定國表明,會全速整合諮詢結果,再向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及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聯席會議匯報,並參考所有提交的意見,盡快敲定《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