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3日 · 「333錢法」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錢方法,其原理是將收入分為三個部分:日常開支、儲蓄和家用,每份佔三分之一。 這方法既平衡個人及家庭的支出需要,同時又確保你每個月都有一筆錢用作儲蓄。 以一名月入$30,000的打工仔為例,只要他使用「333錢法」,一個月就可以到$10,000,一年便可以$120,000,相當於4個月的收入! 到這筆錢後,你可以選擇視為應急基金以不時之需,或可用作投資,為自己增加更多現金流。 錢方法二:6罐子存錢法. 「六罐子理財法」出自於T.Harv Eker的《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意指將收入分配到六個代表不同的財務目標或支出類別的「罐子」中,錢之餘再規劃你的理財方針。 六個罐子分別是:

  2. 2024年4月12日 · 根據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於2023年12月進行的「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顯示,67%受訪者都有儲蓄習慣,每月平均儲蓄金額更達HK$9,000,以及平均需有HK$108萬儲蓄或流動資金,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 如果想在儲蓄時事半功倍,記帳正好讓你檢視自己的消費模式,從而開源節流,養成儲蓄習慣。 以下是記帳的好處: 清楚掌握收支:記錄每一筆開銷,瞭解你的用錢習慣. 做好預算規劃:找出固定支出和浮動支出,更有效的規劃財務和掌控花費進度. 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消費前先問問自己這是需要還是想要,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 提高目標意識:擁有健康的理財概念,才是擁有財富的基礎. 記帳APP的作用. 個人記帳APP推薦. 記帳城市. MOZE. Monny 活寶兔記‪帳.

  3. 2019年9月19日 · 平凡人要憑一己之力急起直追,便應及早開始儲錢,以享受複利率帶來的「錢搵錢」效果。 今次Bowtie找來Planto用例子說明複息效應怎樣幫助我們累積財富。

    • 越早建立越好(複息的威力)
    • 分散投資
    • 適時調整資產配置
    • 保持每月淨現金流
    • 做好財務風險管理

    曾聽說過複息是世界第八奇跡,更令我驚訝的是,這句話或許出自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數學如此精通的他,會說出這一句話,是因為複息確實能改變人的命運。 假如每月儲蓄$1000,如是這30年,本金只是$36萬,而這大概是大多打工仔都有能力做到的事。但只要這30年,能保持5%的年回報,30年後便能獲得約$83.2萬。如果投資回報更為理想,能達到9%的水平,同樣$36萬的本金,更會滾大至約$184萬,足足升值了5倍有多! 但假如延誤了儲蓄和投資的習慣,在退休前10年,才每月加額儲蓄$6,000。現在即使本金翻倍至$72萬,以及能達到9%的高水平年回報,10年後也只增值至約$116.9萬,總回報大大縮水了。這個簡單例子,足以說明複息的威力,比起本金大小更為重要。

    要讓資產持久地增值,或是保持合理的被動收入,首要條件是該投資項目,能經歷時代的考驗,資產價值不會隨時間流逝而萎縮。可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即使再強的企業,也未必能夠在時代巨輪下屹立不倒。要避免單一投資帶來的風險,最簡單的對策就是分散投資,即是把資金分散至不同的資產及投資項目,這樣即使遇上一間企業倒閉或一隻股票停牌的風險,也能保住其餘大部分的本金。 在我以前理財的客戶當中,就有一位退休長輩,非常相信自己的眼光,把大部分的退休積蓄,投資至一隻個股中。他甚至在股市跌市時,提取了交給我管理的基金計劃的價值,趁低吸納那隻個股。不幸的是,該個股後來繼續大跌,甚至一直停牌。最後這位長輩,不得不在六十多歲的高齡,重投職場賺取生活費。

    投資世界受到經濟週期影響,而不同國家、行業及資產類別,也會有跑贏和跑輸大市的時間。假如能夠在數十年的投資生涯當中,慢慢領略到當中規律,適時調整資產配置,便有機會減低資產大跌的機會,長遠來說能大大提升總回報。

    很多人在投資時,只注重投資方面的細節,而忽略了自身的理財狀況。投資增值或取得利息回報,往往需要投入以月甚至年計的時間;可是假如自身理財出現問題,在入不敷支的情況下,或會導致資產未能創造出可觀回報之前,便得強制賤賣以應付生活費的缺口。 在我自身的投資和理財經驗,保持每月淨現金流,不單是健康理財的習慣,還是為個人投資創造良好條件的重要法則。

    投資就像足球場上的進攻球員,而保險就像防守球員。再強的進攻,也必須要配上合理的防守,才有機會在持久戰中勝出。只要用5-10%收入做好風險管理,就能避免我們的投資在大獲全勝之際,會被意外和疾病這些奇兵突襲,而被迫贖回所有投資,陷入一鋪清袋的無奈局面。

  4. 2024年2月20日 · 【香港投資入門懶人包2024】即睇8大投資工具、好處及風險. Bowtie 邀請了投資專家萬賢為大家提供香港投資入門懶人包。 萬賢經常被親戚朋友追問,投資方面有何選擇,有時更被「Number降」上身的善信要求指點迷津。 當然,財不入急門,有時因應性格關係,的確「唔係你財唔入你袋」。 市場上的投資門路不少,百貨應百客的心態之下,本文嘗試談談8大投資工具,以及它們的好處與伴隨的風險。 作者 萬賢. 日期 2024-02-20. 更新 2024-04-17. 投資是什麼? 說到投資,萬賢認為,從理論的角度則反而偏向簡單,即在某一領域進行成本投入,在可預見的時期獲得盈利或資本增值,這種經濟行為,我們稱為投資。

  5. 2020年5月13日 · 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表示當天買家每買入一張期貨合約,不但可以獲得1,000桶原油,更獲得賣家「倒貼」最多40,320美元($40.32 X 1,000),可謂「油」財兩得。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一件稀奇古怪的事呢? 在網絡上已經有很多關於這件事的解釋,筆者就不再累贅。 簡言之就是因為原油供過於求及位於美國庫欣(Cushing)的油設施瀕臨爆滿。 新冠肺炎全球大爆發導致油價大跌,不少投資者藉機搏油價反彈,紛紛買入相關的金融工具,例如美國的 USO,香港的 3175和國內的原油寶等。 過去兩個月這類資產急劇膨脹,反映有大量的資金流入。

  6. 2021年5月31日 · Bowtie 今次請來Gofever高燒為大家探討疫後的消費理財新常態! 作者 高燒 GoFever. 日期 2021-05-31. 更新 2022-05-24. 目錄. 新常態 1:消費模式改變 網購成主流 新常態 2:報復式消費 VS 錢傍身 新常態 3:遙距醫療是趨勢? 新常態 4:投資風險趨保守觀望? 新常態 1:消費模式改變 網購成主流. 新冠疫情令許多經濟社交活動需要由實體轉移至網上,經歷一年後,目前大家已習慣網上購物及使用網上外賣平台,以取代前往實體店購物及餐廳用餐等傳統消費模式,相信疫情後,電子商貿會繼續成為人們消費的新常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