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5月29日 · 「四叔」李兆基正式宣佈退任恒基地產主席兼總經理職務,由兩位兒子李家傑及李家誠接棒。恒基地產(SEHK:12)前景又可否放心?

  2. 梁耀康接受《香港經濟日報》日報訪問。 梁耀康接受TVB「理財有道」節目專訪。 梁耀康與「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 (Anthony Bolton)合影。 梁耀康與「新興市場之父」麥樸思 (Mark Mobius)合照。

  3. 2020年12月19日 · 10年累計回報高達103%,不論絕對回報,還是相對回報,都很好。 宏利強積金平台最出名既一定係佢隻康健護理基金,佢係全個強積金平台上唯一一隻醫療行業基金,亦都係成個強積金平台上唯一一隻單一行業基金。 佢係過去表現都好強勁,宏利mpf現在咁盛大,部份都係因為康健護理基金,佢的基金規模已經去到284億元啦,係宏利吸金力第二大的基金。 但點解我哋唔一開始就介紹這隻基金呢? 因為單一行業係有周期性,好似今年2020年,因為covid-19關係,醫護行業好熱鬧,各國不斷生產口罩又研發新藥,但宏利隻康健護理基金年初截至10月底的表現跌近4%,反觀宏利既國際股票基金升3.4%,隻北美股票就升近10%! 宏利既美股表現今年係同類別內排第二,不過,睇3年和5年時期,宏利美股表現就只係中等。

  4. 2021年8月16日 · 從這個角度看,長實才是李澤鉅的至愛。 投資者如果要配置傳統行業股票,長實潛在升幅較長和為高。 進一步剖析長實為何是李澤鉅至愛前,簡單分析一下長和及長實業績重點。 先講長實,疫情持續情況下,集團營業額按年倒退按年倒退17%,至242.6億元。 不過,在疫情下飛機租賃業務及英式酒館業務分別利潤倒退或錄得虧損在所難免。 但長實完成收購李嘉誠基金會持有的基建權益後,增加了經常性收益的比重,由去年上半年的46%,增至今年上半年的57%。 今次中期業績顯示,未來長實收入防守性及能見度進一步增強。 收購聯合船塢不影響大局. 至於長和亮點是自由現金流達399億港元,按年上升348%。 不過,今年上半年長和並無作出重要收購,反而出售了歐洲鐵塔資產。

    • 股息分派穩定性
    • 股息分派增長力
    • 結語

    投資股票收息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就是分派穩定性,而長江基建在過去23年就未曾減少分派,表面穩定性相當高。由業務層面來看又如何?長江基建投資於全球各地的公用及基建項目,加上集團對穩健財務的要求高,整體業務穩定性自然可靠。在2019年度,英國及澳洲的盈利貢獻分別為41%及18%,集團持有電能實業所佔盈利亦有26%比重。另一可加強分派穩定性的是,長江基建的分派政策夠保守,2019年度的派息比率不足60%,保留盈利再投資於穩定項目可加強集團在逆境保持分派的能力。

    對於投資期限較長的投資者而言,分派的長線增長力相當重要。雖然長江基建保持了23年股息增長的紀錄,但這卻不代表長江基建的分派增長力強勁。過去長江基建的分派增長一直由穩健的業務增長支持,而業務增長的核心貢獻就是集團活躍的併購活動。 長江基建在收購方面態度嚴謹,專注於可產生經常性現金流的項目,而位於成熟地區且受規管的公用事業就是常見例子。此類項目的供應始終有限,加上長江基建的規模越漸龐大,收購活動難再帶來可觀增長。目前,集團的多項受規管資產更將在短中期內面臨新規管收緊的風險。近年,長江基建的盈利增速亦顯著放緩,2019年的股東應佔盈利只有約1%的增幅。 對於分派比率不足60%的長江基建而言,要在中期維持分派增長可算是毫無難度,但若欠缺業務增長支持,長線分派增長空間只會越來越窄。簡短地說,現時的長江...

    專注於公用及基建項目的長江基建無異是隻穩定收息股,唯增長空間持續收窄,分派的長線增長潛力就不太吸引。對於追求穩定現金流的投資者而言,長江基建值得考慮,特別是近期股價受壓下股息率顯著提升,但對於著重分派增長的投資者來說,長江基建的吸引力相信不太高。

  5. 2021年7月22日 · 現有少量資產如下,希望盡量在不動用現有儲蓄下,替女兒交學費以及追到未來6年(小一至小六)的通漲開支。 1) 自住物業,月供4800左右。 2) 澳元債券投資 AUD$30,000 左右 (可以隨時想消,每月收AUD$200 利息,是否應該繼續持有?

  6. 2020年4月22日 · 香港電訊 - SS. 電訊盈科(SEHK:8)曾是城中富豪李澤楷的寵兒,雖已被新寵取締,惟電盈仍有其重要性,尤其是派息或較其他收息股更穩陣。

  1. 相關搜尋

    梁家傑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