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8月4日 · 最關鍵的難關其實是沒辦法把一個主題拆解出足夠豐富有創意有架構的分支。 並且不只是拆解出有模有樣的心智圖,而是拆解出真正能夠釐清與解決問題的心智圖。 所以我們開始聚焦,其實真正要學的不是畫心智圖,而是要學背後「怎麼去拆解問題」的方法。 在職場上,只有專業還不夠,永遠不會停止的新問題,工作者如何有效率的拆解與解決? 在人生中,解決問題,其實就代表獲得新技能、邁向新階段、達成新目標。 從這樣的角度出發,作者和我經歷了一年的製作期,琢磨出了下面這樣的大綱: 第一章:拆解問題的技術. 1-1 沒有拆解的人生,只會原地打轉. 1-2 拆解問題:不是套用成功經驗,而是先拆解自己. 1-3 第一性原理:找出真正不能改變的,並從所有可變中突破. 1-4 創新的支點:不是直覺靈感,而是拆解出現實洞見.

  2. 2018年9月7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 ...

  3. 2018年2月12日 · 「 分心節律 」是說大家原本會認為要專心才能想到點子但事實上這只會讓我們一直對著無效的解決方法鑽牛角尖這時候我們要抽離出來分心一下。 就像你有沒有在對某個難題想破頭決定放棄後,去看個臉書,結果東看西看,就忽然跑出一個好點子的經驗? (不過臉書更有可能讓你大分心,結果思緒完全跑到其他地方,也耗掉許多時間就是了。 「 新意節律 」是說,在新鮮的、身心舒暢的環境中,你感覺開心,腦袋中的訊息流動增強,你就會更容易聯想出新的點子。 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在工作與生活中,利用這樣的生理節律,來輔助解決難題呢? 「每天中午的散步走路習慣」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4. 2017年7月16日 ·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要製作這樣的專案筆記就一點都不難,因為並非一開始就製作出複雜的專案計畫,也不是要花什麼特定時間去規劃出複雜的專案, 而是從專案初期開始: 每次花個 不到兩分鐘的時間 ,把新任務排入空白專案中。 日積月累,自然就完成了複雜的計畫結果。 從結果來看,好像很高難度。 但是從過程來看,其實不過是「每次兩分鐘加入新任務」的 「超級簡單」步驟 而已。 2. 思考阻力:那些要想一想才能開始的行動. 我曾經在電腦玩物寫過一篇破十萬點閱的文章:「 養成好習慣之前,如何建立真的做得到的習慣養成目標? 」其中就有提到:「要養成習慣,要從一個相對簡單的動作開始。 」「我們都喜歡一開始把目標訂得非常遠大,這樣的目標讓人看起來非常愉快,而且我們會告訴自己:只要多努力一下,我一定就能做得到。

  5. 2017年7月27日 · 一,收集碎片:碎片不要留在原處,要把資料匯流. 第一個盲點 ,是我們把必然出現的工作碎片 一直碎片處理 ,當然效率低下。 例如,我有一個企業內訓的邀約,企業人資陸續傳了兩三封郵件分別跟我討論時間、主題、場地。 又要了我的即時通後,在不同時間點跟我確認了老闆的幾個特殊要求。 接著我們碰面訪談、電話討論,又聊了一些對課程的想法。 然後我在這段時間陸陸續續構思了一些新的授課點子,也收集了一些授課的新資料。 這是什麼? 這就是工作的碎片。 不過問題不在上述分散的工作資訊,而在於如果我不處理他們,就讓兩三封郵件、幾次即時通、訪談會議的筆記、腦袋的想法、講電話記下的便利貼,全部都保持原樣,那工作當然愈來愈雜亂,效率愈來愈低下,而這還只是一件工作而已,你會有很多很多件類似這樣的工作!

    • 楊岳橋關鍵缺席1
    • 楊岳橋關鍵缺席2
    • 楊岳橋關鍵缺席3
    • 楊岳橋關鍵缺席4
  6. 2017年12月16日 · 一個好的謎題,是不需要文字說明、不需要事先解釋、不需要跑來跑去找機關、不需要準備鑰匙、不需要收集道具,而是 要讓玩家不害怕失敗,自己動手試試看,在試錯的過程中,就發現裡面的規則,於是有了腦力破解的成就感,這就是謎題的藝術 。 「 INSIDE 」同樣有這樣的藝術性,遊戲裡的主角非常容易死亡,遇到任何機關、謎題,一試錯幾乎就必死。 但「 INSIDE 」給了死亡很好的回饋,那就是你會立即在一個最近的地方重生,可以立刻再試一次剛剛的謎題。 失敗是痛苦的,但是如果「失敗可以讓我發現真相」 ,而且失敗之後立刻就可以開始重新嘗試,那麼失敗就是有趣的,是我願意挑戰的,從而漸漸的我就更願意去勇敢探索。 這是人生的道理,而在「 INSIDE 」的遊戲設計中,也是他謎題設計的藝術。 3.

  7. 2015年10月1日 · 你是否也曾經遇到這樣的難題? 那麼這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忘了先從一個基本的思考架構出發,忘了先去找到思考的流程或地圖。 然後這陣子又剛好測試了一款叫做「 Idea Growr 」的 Android App ,這款幫我們「培育點子」的 App 很有趣,在我們輸入一個自己的點子後,這款 App 會詢問我們一系列的問題,這份問題清單幫助我們很具體的去思考自己的點子有什麼價值? 可以怎麼實踐? 需要什麼準備? 讓我們原本只是空想的想法因為「回答問題清單」瞬間變得具體有效 。 我今天不是要推薦大家使用「 Idea Growr 」這款 App ,而是從上述幾個經驗出發,推薦大家都可以幫自己準備一份為了未來難題而事先建立的「問題清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