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8日 · 【明報專訊】 (1)情人節前夕,孩子們深夜未睡,對著烤箱嘰嘰喳喳,姐弟倆在做小杯子巧克力糖,又炮製了一個軟軟的穆斯蛋糕。 我在旁點數著那些精心設計的愛的禮物,讚口不絕,心情卻開始淪陷。 寂寞像黃昏漲潮,水色模糊且散發著一點點酸澀,一浪高似一浪地湧過來。 沙灘上可以立足而不給弄濕的地方已經所餘無幾了,即使睡到床上,那深褐色的香仍追著我的鼻子來咬。 (2)情人節下午,大學裏人聲開始減少。 如果我是大學生,為了情人今天也會冒死蹺課。 此刻,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裏聽鍵盤嘀咕不絕,難過死了。 看看手錶,五點半,爸爸他老人家那邊也許還沒做飯。 我打電話給他:「要不要去吃餛飩麵? 」他很高興,爽快地答應了。 我從座位跳起來,一連貯存了幾個檔案,狠心把電腦關上,忽然給截斷了的思路只好留在它自己的記憶系統裏。

  2. 2020年12月11日 · 我母帶著兩個孩子從大陸來港,暫住在當時的龍翔道木屋區,不足半年,一場大火使他們輾轉得到住進新落成的藍田公共屋邨單位的機會。 幾年後我才出生。 (第4段)童年時期,母親總是重複這樣的往事:第一天搬進這個房子時,什麼家具也沒有,只有幾個紙皮箱,內裡有他們僅餘的衣服。 她要到製衣廠上班,可是工廠位於牛頭角,她身上沒有一個硬幣,翻遍了屋子的各個角落,也找不到僥倖掉落的零錢。 無計可施下,她只好跑到樓下的雜貨店,硬著頭皮向那個坐在店門前發呆的陌生老闆娘問:「可以借我一個硬幣嗎? 我要到牛頭角上班,但剛巧沒零錢坐車……」老闆娘她,從錢箱裡掏出一個五元硬幣塞進她手裡。 (第5段)當時的工廠是日薪制,母親晚上回家時便把硬幣還給她。 (第6段)其實我從來不知道是哪一所店。

  3. 2019年11月1日 · 「噴雲吹霧花無數,一條錦繡遊人路」,是的,是一條花巷,一條花街,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謂花天花地。 可是,這些說法都不行,都不足以說出花的動態,「四廂花影怒於潮」,「四山花影下如潮」,還是「花潮」好。 古人寫詩真有他的,善於說出要害,說出花的氣勢。 你不要亂跑,你靜下來,你那一望無際的花,「如錢塘潮夜澎湃」,有風,花在動,無風,花也潮水一般地動,在陽光照射下,每一個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陰影,就彷彿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騰,你越得出神,你就越感到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張,好像有一種生命力在不斷擴展。

  4. 2021年6月29日 · 當局昨日公布68頁的新課程指引,列出20篇文言作品「建議篇章」名單,稱教師可善用「建議篇章」規劃課程,其中12篇是現時DSE指定範文,其餘新增的8篇包括《曹劌論戰》、《陳情表》、《飲酒.其五》 (結廬在人境)。. 教局公布68頁新課程指引. 教協理事、資深 ...

  5. 2014年10月22日 · 20世紀中國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領導人之一魯迅,21歲時到日本學習日語及醫學,然而在學時因過一部關於日俄戰爭的紀錄片,片中的中國人當俄國間諜被日本人槍斃,中國同胞卻駐足圍觀,魯迅有感「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於是棄醫從文,希望能改變中國人的「劣根性」。 魯迅棄醫從文為救國. 魯迅曾在廈門大學任教,1927年到廣州中山大學擔任文學系主任,同年10月他再辭去中山大學職務到上海。 他支持學生愛國運動、抗議三一八慘案等,並作下不少與「救國」有關的作品。 他在上海期間寫下舊體七言律詩〈自嘲〉,全詩是﹕. 運交華蓋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 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 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 管他冬夏與春秋.

  6. 2021年9月17日 · 林文月〈白髮與臍帶〉一文結合敘事、描寫、抒情和說理,先寫當下因害怕勾起喪母之痛而不敢清理抽屜,進而追述往事,逐步揭示潛藏於內心隱密的傷痛,再敘述解開心結、自我療癒的心路歷程,最終洞悉生命傳承的意義,不再沉溺於悲傷之中。 本文情理兼備、波瀾起伏,觸動人心,令讀者與作者同悲同喜。 →起∕害怕逃避:記述作者不敢清理抽屜裏藏在深處的白髮和臍帶,突顯喪母之身心痛苦。 (表) →承∕追憶往事:記述作者發現白髮與臍帶的情境,突顯母親對子女的珍視疼愛,抒發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以及喪母之哀痛。 →轉∕豁然省悟:記述作者仔細端詳臍帶,因而領悟臍帶連繫了她與母親的身體和感情,覺知生命泉脈永流不竭。 →合∕走出傷痛:記述作者清理好梳妝枱的抽屜,把白髮和臍帶放回原處,表示她終於整理好自己的思緒,內心澄明平靜。

  7. 2022年3月25日 · 【明報專訊】芥川龍之介著,文潔若譯的〈橘子〉一文記敘了心情陰鬱的作者在火車上遇上一個鄉下貧苦的女孩,女孩和弟弟之間的感情令作者感受到人間溫情,遂得以暫時忘卻庸碌無聊的人生。 文章善用細緻的外貌和行動描寫刻劃人物,並運用對比突顯心情的轉變。 以下略舉文中值得參考的寫作技巧: //技巧一:藉景色營造氣氛,暗示心情/ 記敘一件事情時,我們可以在第一段藉描寫景色營造氣氛,同時暗示文中「我」的心情,例如: .描寫角度舉隅∕營造的氣氛舉隅∕配合的心情∕ (表) 以下以〈橘子〉的第一段為例作說明: .氣氛與心情∕〈橘子〉原文首段∕分析∕ (表) 此外,我們亦可以運用冷暖明暗的對比──在灰暗慘澹的環境中,突然出現明亮的顏色,觸動作者所思。 .冷暖明暗∕〈橘子〉原文∕分析∕ (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