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基督教正生書院 (英語: Christian Zheng Sheng College )為 香港 一所由 基督教 私立 中學 [1] ,學校現址在 大嶼山 芝麻灣半島 的下徑 [2] (又稱霞澗或蝦澗)。 2009年約有110名學生,以吸毒者及情緒、行為上出偏差、失控(如打架、吸煙、濫藥)的青年為主,多為 香港法庭 判處進入,學生在入學時都已經沒有毒癮 [3] 。 該校由現任校長 陳兆焯 於1998年創辦,校監為 林希聖 。 除了正生書院外,亦有一些年輕吸毒者會被法庭判處到由 香港懲教署 管理的 喜靈洲戒毒所 。 [4] 歷史. 1995年,當時 正生會 在禁毒高峰會提出 香港 需要設立一個專給年輕人戒毒的學校,但當時政府沒有接納 正生會 的意見。

  2. 基督教正生書院 (英語: Christian Zheng Sheng College )為 香港 一所由 基督教 私立 中學 [1] ,學校現址在 大嶼山 芝麻灣半島 的下徑 [2] (又稱霞澗或蝦澗)。 2009年約有110名學生,以吸毒者及情緒、行為上出偏差、失控(如打架、吸煙、濫藥)的青年為主,多為 香港法庭 判處進入,學生在入學時都已經沒有毒癮 [3] 。 該校由現任校長 陳兆焯 於1998年創辦,校監為 林希聖 。 除了正生書院外,亦有一些年輕吸毒者會被法庭判處到由 香港懲教署 管理的 喜靈洲戒毒所 。 [4] 歷史 [ 编辑] 1995年,當時 正生會 在禁毒高峰會提出 香港 需要設立一個專給年輕人戒毒的學校,但當時政府沒有接納 正生會 的意見。

  3. 2023年8月6日 · 基督教正生书院 (英语: Christian Zheng Sheng College )为 香港 一所由 基督教 私立 中学 [1] ,学校现址在 大屿山 芝麻湾半岛 的下径 [2] (又称霞涧或虾涧)。 2009年约有110名学生,以吸毒者及情绪、行为上出偏差、失控(如打架、吸烟、滥药)的青年为主,多为 香港法庭 判处进入,学生在入学时都已经没有毒瘾 [3] 。 该校由现任校长 陈兆焯 于1998年创办,校监为 林希圣 。 除了正生书院外,亦有一些年轻吸毒者会被法庭判处到由 香港惩教署 管理的 喜灵洲戒毒所 。 [4] 历史 [ 编辑] 1995年,当时 正生会 在禁毒高峰会提出 香港 需要设立一个专给年轻人戒毒的学校,但当时政府没有接纳 正生会 的意见。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5月4日 · 香港 的 法定古蹟 (英語: Declared Monuments )是指受到 香港法例 第53章《 古物及古蹟條例 》所保護的 歷史建築 、以及 考古 或 古生物 地點與構築物。. 古物事務監督 經諮詢 古物諮詢委員會 ,並經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批准後,可 刊憲 公告宣佈 ...

  6. 1998年,正生會在芝麻灣戒毒中心成立 基督教正生書院 ,為東南亞首家帶有戒毒功能的註冊中學,為香港的濫藥青少年提供正規教育,並收納了來自 印尼 、 尼泊爾 等亞洲地區的戒毒學員。. 2000年於 梅窩 設立附有中途宿舍的成人職訓中心,及在 屯門 設立成人 ...

  7. 英華書院為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學校,擁有超過二百年歷史,校舍現時位於深水埗英華街。 1845年, 華民政務司 建議政府每月津貼十元予8間中文學塾。 港督 戴維斯 將建議轉呈英國政府,英國殖民地部回覆稱要視乎學校課程、師資和人事任命方式才決定。

  8. 學校初期租用 民國 政治家 伍朝樞 在啟德濱的物業作為校址,至1939年部分遷到九龍城現名 東寶庭道 自資的校園繼續辦學。 1942年日軍佔領香港,學校停辦,東寶庭道校舍被 日軍 侵佔,作為日軍警備隊司令部,日軍移平啟德濱所有建築物,擴大啟德機場作戰爭用途。 1945年香港重光後恢復東寶庭道校舍辦學,亦開始重建校舍及增加校舍。 學校內的唯一車路亦以幹生大道命名,該路牌豎立於正門附近。 在1998年,經辦此校的民生書院(辦學團體)有限公司投得港島西灣河一座校舍,以開辦新津貼中學;一年後,該新中學正式成立,名為 港島民生書院 。 宗旨校訓. 民生書院校訓為「光與生命」'Light and Life' 及「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All for One, One for All'。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