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日 · 【明報專訊】港人經歷新冠疫情後精神健康令人關注,非牟利機構心理衛生會去年透過「病人健康狀况問卷-9(PHQ-9)」調查發現,約一成受訪成年港人出現嚴重抑鬱徵狀,過去9年增約2.5倍,其中18至24歲最嚴重,近四分之一有嚴重抑鬱徵狀。 心理衛生會助理總幹事黃敏信稱,不論有否新冠疫情,港人近年抑鬱亦趨嚴重,料與社會競爭增加等因素有關,建議大專院校引入精神健康急救課程作為必修科,加強學生預防意識。 建議大專設必修精神健康課程. 心理衛生會2012年起每兩年做抑鬱調查,2022年因疫情暫停,延至去年5至11月進行,透過網上和街站訪問2904名年滿18歲港人,填寫PHQ-9評估抑鬱和焦慮徵狀,以27分為滿分,10分或以上屬中度抑鬱,滿15分屬嚴重抑鬱。

  2. 2024年4月22日 · 對於新增4種指標物種,黃雪媚指當中的小白鷺及池鷺,政府所參考的是冬季數據,但新田一帶是該兩種雀鳥的繁殖地點,若要做推算應包括屬繁殖季節的夏季數字。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形容,政府提供的補充資料新意不多,有如將環評報告內的緩解措施「搬字過紙」至生態管理計劃。 他又指管理計劃並無進一步交代財務安排,擔心擬建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最終會否落實。 環諮會文件披露,環評小組於3月18日閉門討論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並建議有條件通過報告,其中一項條件是土拓署需在展開填塘工程前9個月,向環保署長提交「生態再造及管理計劃」,較環評報告建議的3個月為長;另一條件是為歐亞水獺而建的通道橫切面不可小於6平方米。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3. 2021年9月15日 · 有內鬼一年無人知 官質疑入境處安檢. 【明報專訊】法官陳廣除了指被告孔穎琛是「無間道」,亦質疑被告只任入境處文書助理,「唔係入境處副處長喎」,「職位不高人員喺入境處翻天覆地無人知」,認為「入境處安檢存有漏洞,成年啦,一直放料 ...

  4. 2024年2月2日 · 【明報專訊】2019年七一示威者衝擊立法會大樓,立法會首次發出「紅色警示」要求所有人撤離大樓,示威者繼續佔領及闖入會議廳大肆破壞。 事後警方起訴14人暴動等罪(見表),藝人王宗堯與另外5男不認罪受審,區院法官昨日裁定王與另外3人暴動等罪成立,判辭提及王在會議廳擁抱示威者及拍向對方肩膊,行為意圖明顯;另外兩男案發時分別是大學生記者及網媒記者,法官以不能否定兩人是在立法會採訪而裁定罪脫。 案件押後求情,定於3月16日判刑。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5. 2022年5月13日 · 【明報專訊】平機會昨公布「2021年全港性騷擾調查」,雖然市民對性騷擾認知程度頗高,整體受訪者在「性騷擾認知指數」中平均獲80.26分,惟過半受訪者未能分辨「在表明拒絕的情况下仍不斷提出約會邀請」屬性騷擾。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閱讀工具:

  6. 2022年9月18日 · 【明報專訊】現年60歲的男子涉於6年前在屯門強姦及非禮9歲女童,事隔6年遭揭發。 該男子周三(14日)晚被捕,昨被解往粉嶺裁判法院首次提堂,遭控各一項強姦及猥褻侵犯罪。 裁判官應控方要求押後至11月11日再訊,待進一步調查,包括進行女童的法證報告、確認被告在巴士公司的工作及婚姻狀况等。 被告獲准以現金3萬元保釋。

  7. 2023年12月12日 · 便捷個人化平台 提供情緒支援. 考慮到SEN兒童照顧者需要的關注和支援其實很大,一直鑽研情境行為科學(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CBS)的Connie,兩年前遂開始研究,如何利用科技,設計一個手機App,透過AI聊天機械人,糅合ACT輔導技巧去幫助他們。 「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個更便捷和個人化的平台,給家長提供情緒支援。 很多時候,要他們撇下SEN子女,來參加實體小組,其實是很困難。 其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創新科技署資助近300萬元下開展項目,並開發名為Pai.ACT手機App。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