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7月5日 · 港鐵沙中線工程連環爆出醜聞,在最初爆出紅磡月台鋼筋接駁涉造假之後,第二個被揭出現問題的車站就是土瓜灣站,上層月台的兩幅內牆,當中面積合共約60平方米的三個位置,其鋼筋被削走。

  2. 2018年9月6日 · 一條全長17公里的沙中線工程波折重重,近月相繼被傳媒揭發港鐵隱瞞沉降超標等施工問題。 工程建造至今逾5年,港鐵上周終於向立法會提交沙中線沿線的沉降數據。 人口和樓宇密集的土瓜灣為是次沉降重災區,車站附近多達36個樓宇、煤氣管和地面監測點皆超出預定沉降標準;《蘋果日報》月前取得內部文件更顯示,部分監測點錄得的最大沉降幅度高達60.9毫米。 港鐵卻一直沒交代工程導致沉降超標的原因。 當年沙中線公眾諮詢時,馬頭圍一帶部分居民認為該區地質不適合建地鐵,一直反對港鐵沿馬頭圍道走綫地底鑽挖隧道。

  3. 2018年7月6日 · 鐵沙中線接連被揭發問題,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今天(6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沙中線土瓜灣站及會展站的工程問題。 會議召開期間,港鐵工程總監黃唯銘解釋工程問題,負責人士接受立法會議員質詢,惟至今仍有大量謎團未有破解。

  4. 2019年3月27日 · 政府昨日 (26日)公布沙中線紅磡站獨立調查委員會中期報告,當局指,路政署發現工程問題後,路政署署長已擔任項目監管委員會主席,審視港鐵在工地監督及溝通系統性問題。 而監核顧問在部分重要合約的工地巡查次數已由3個月1次加密至每月1次,由2018年8月8日至2019年2月28日期間已進行72次工地巡查;突擊檢查港鐵是否遵守地盤監督計劃方面,於2018年9月10日至2019年2月28日期間則進行了54次突擊檢查,以改善沙中線項目的施工監管制度及溝通。 同時,路政署亦積極探索在其他運輸基建項目中採用數碼化工地監督系統。 至於沙中線的通車日期,文件提及「大圍至紅磡站」原定今年中通車,惟紅磡站及其他車站施工質量引起關注,通車日期須再檢討;而「紅磡至金鐘段」通車日期則維持於2021年。

  5. 2018年6月20日 · 港鐵沙中線問題愈揭愈多,多個車站接連發生問題。港鐵昨(19日)再度舉行記者會解畫,惟仍未解開土瓜灣站遭「削筋」的真相。

  6. 2018年8月31日 · 港鐵昨日(31日)向立法會提交沙中線沉降監測點的數據報告,沙中線有超過1400個監察點,其中131個監測點屬沉降超標,而土瓜灣站附近有19個樓宇監測點均錄得沉降超標。

  7. 2018年7月5日 · 沙中線土瓜灣站發生「削筋」事件。 (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土瓜灣承建商首度現身. 土瓜灣站工程問題首於6月11日被揭發,不過事件發酵近一個月,其承建商「三星-新昌聯營公司」從未公開露面回應事件。 在今日的鐵路事宜小組特別會議,聯營公司董事會成員Steven Meredith將會現身,是該公司首次有代表公開回應事件。 事實上,根據港鐵於6月19日向政府提交的報告,港鐵曾要求承建商提交進一步資料,但當時對方拒絕與港鐵會面。 毛孟靜引消息人士表示,土瓜灣站被削鋼筋的情況,並不只是港鐵報告所指的三個位置,而是整幅牆都被削。 (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議員勢追問「三星-新昌聯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