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30日 · 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指及早發現和診斷有效提升乳癌治癒率惟好多人聽到乳癌癌症都會恐懼甚至有不少謬誤。 「發現自己乳房有硬塊時難以啟齒,不敢告訴家人和求醫,有少許諱疾忌醫的情況,反而或錯過治療的黃金機會。

  2. 2021年12月11日 · 香港有不少人受濕疹困擾,每逢轉季乾燥或太潮濕都會導致反覆復發,並持續出現紅疹、水腫、脫皮及痕癢灼痛等症狀,令患者苦不堪言。 任職醫務化驗師的吳小姐(Ca)自細就患有濕疹,不斷求醫,甚至要用上高濃度類固醇但仍未見成效。 去年她決定轉以中醫治療,經歷近大半年的地獄式「類固醇反彈」期後,病情終見曙光,重過正常人生活。 正值花樣年華的Ca,從小一直受食物敏感困擾,試過吃雞蛋後誘發濕疹、哮喘及鼻敏感,關節位持續出現紅疹及痕癢等症狀,但因當年沒有太多有關濕疹的資訊,而且其症狀算輕微,於是她僅服用家庭醫生處方的治敏丸來控制。 她十多歲時赴英國讀書,在當地濕疹更沒有發作,只是偶爾有需要才塗類固醇藥膏止癢。

  3. 2019年5月6日 · 私院治療方法花費多少?. 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因患病初期沒有明顯病徵,逾7成人確診時已不能做手術,其中4成屬晚期,過往存活率僅3個月至半年,故有「King of Cancer之稱。. 國際肝癌權威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接受本報專訪時指 ...

  4. 2021年1月9日 · 潘醫生指一期病人的復發機率約1至2成而2至3期病人當中則有高達4成會復發和擴散腎癌復發較常擴散的位置為淋巴肺和骨較後期則可能轉移至肝臟甚至腦部故做完手術後醫生會為病人密切監察定期做電腦掃描。 若發現復發並擴散,以往一般的標準方案為標靶治療,服抗血管增生的藥物。 【胰臟癌徵狀不明顯 易誤以為背痛胃痛 醫生拆解胰臟癌難醫之謎︰ 按此 】 化療電療統統不管用. 其他癌症或會選用的電療及化療,於治療腎癌上卻並無太大功效。 「好多研究發現,化療對腎癌病人完全沒甚麼效果,而腎癌的腫瘤特性會引發好多炎症,這些炎症大多因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或血管增生的能力好強,使腫瘤惡化。 這些情況下就要用化療以外的方法,即抗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

  5. 2018年12月15日 · 癌症治療的四大謬誤.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8/12/15 21:00. 分享: 網絡資訊發達,不少癌症病人在確診後,因為不盡信醫生的治療方案,往往拖延一、兩個月才就診,錯過治療黃金時期。 不少人對癌症的治療方法存在誤解,你有否曾相信以下謬誤? 根據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謝耀昌的經驗分享,指一般人平日較少接觸癌症資訊,一旦被確診未必有充分知識向醫生發問,反而會倒過來質疑醫生,甚至錯過了治療黃金時期。 謬誤一:化療或標靶藥的效果欠佳? 肺癌及肝癌病人,一般首選是接受化療或標靶藥物治療,但不少人一聽到化療已很抗拒,希望改為接受免疫治療,有些中產人士會doctor-shopping,期望有醫生「說出」符合他想要的治療方案,結果拖延一、兩個月甚至半年才進行治療,最終影響治療效果。

  6. 2019年2月4日 · 腸鏡或胃鏡手術,簡單來說是通過一條很長很長的特製攝錄內視鏡頭,經病人的口腔(胃鏡)或肛門(腸鏡)進入胃部內或腸道內,醫生可透過鏡頭實時看到腸胃內部情況,例如有否潰瘍,或瘜肉。 手術期間病人會注射鎮靜劑或麻醉藥,減免內視鏡進入體內的不適。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病人現時只需要在一些具條件的日間手術中心就可以做到,而不需要留院進行。 通常一個上午或下午已經可以完成整個手術。 保險公司在考慮醫療需要上當然也會與時並進,過往這些手術必需要留院進行,但現在一些日間手術中心設備已經非常完備,甚至媲美醫院級別,在日間手術中心進行腸胃鏡已是非常安全。 因此保險公司對於一些住院的腸胃鏡賠償個案,便會再考慮病人入院是否有必要。 當沒有必要的入院原因時,保險公司便可能會調整賠償額。

  7. 2021年3月20日 · 你可能係病態嗜睡! 中醫師有三大建議.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3/20 13:00. 分享: 若每日睡覺超過12小時,醒來後仍覺睏倦,想繼續睡,或是無論工作還是日常生活,一坐下來就會入睡,這些都屬嗜睡現象。 註冊中醫師徐思濠認為,嗜睡的原因源於腎精不足,導致無精神。 嗜睡的人當中,一種為先天不足導致腎精虧損,因身體虛弱而易累、無神,另一種則因脾胃吸收功能差,導致精的生成不足,因而體虛及氣血不夠,常常疲累想睡。 飲食與情緒也可致嗜睡. 除了上述因素,飲食、情緒和工作習慣也是導致嗜睡的成因。 若常常過於勞累,即使獲得充足的腎精,又會因消耗過度而致虧損不足,常常都想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