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日 · 盈喜背後的含金量. 投資著眼的是未來價值,相比起過往的盈利,更重要的是盈喜的高增長狀態能否維持? 盈喜能否反映集團基本實力的提升? 信義玻璃的盈喜主要源於浮法玻璃價格漲勢延續,年初至今已同比上升40%。 因為浮法玻璃行業新增供給料有限,而需求端方面,浮法玻璃在建築、交通運輸、裝飾裝修、電子信息、太陽能利用及其他新興工業等領域都可應用,隨著疫後恢復及下游行業發展,需求端相信能維持高企,浮法玻璃價格可持續高企。 不過,行情的爆發性上升可能已告一段落,期後應回歸穩定增長。 信義玻璃 2021H1的盈喜雖驚人,不過增長幅度其實不大:集團盈利預期有 2.6-2.9倍增長,即介乎 49.76-53.91億元(港元・下同),對比2020H2的 50.4億元盈利分別不大。

  2. 2022年3月3日 · 信義光能 (SEHK:968)及信義玻璃 (SEHK:868)於2月28日公佈去年業績後,股價先高後低,然而兩股業績其實均不差,比拼業績,並加入前景及估值考量,可以找出誰是更值得長揸。 論業績. 先睇2021年業績,信義玻璃營業額上升63.6%至304.6億元,股東應佔溢利增加79.9%至115.56億元。 早在公司去年底發盈喜時預告至少多賺7成時已較市場原先預期為高。 信義玻璃派末期息76仙,全年共派1.42元,按年增加79%,與盈利增幅相同。 從信義玻璃分拆並持有23.2%股權的信義光能,全年純利49.24億元,按年增長8%,但低過預期的53.3億元。

  3. 2022年8月1日 · 2022-08-01 Steven Cheung. MIrror演唱會發生意外,舞蹈員受傷入院,筆者在此集氣,祝願傷者康復。 但今次演唱會主辦方最終控股公司是電訊盈科(0008.HK),今次Mirror演唱會事故對其投資價值有何實質影響,有必要再次為文分析。 近年Mirror爆紅,不但改變香港娛樂事業生態,電盈作為Mirror的經理人,猶如執到支好籌。 而經過Mirror演唱會一役後,ViuTV製作的節目不再必然帶有光環,暫時未能進一步在電視廣播(0511.HK)搶佔收視率。 何況,Mirror演唱會發生意外後,Mirror的商業活動必定暫時休止,電訊盈科作為Mirror經理人收入應該減少。 自此之後,觀眾也不一定盲撐,ViuTV製作節目更加要步步為營,未來製作成本有上升壓力。

  4. 2021年10月4日 · 下面就詳細講你知。 如果夠長命,每個月一路攞錢攞落去,攞足 15 年,就差唔多已經攞番晒你的本金 100 萬,所以一般簡單咁講,男性到 80 歲就打和,女到 81.5 歲。 不過,當然呢條數係未計呢 100 萬元,係呢 15 年的複合增長的回報,而呢部份可以係非常壯觀的,如果以每年回報 4.9% 計 (4.9% 就係呢廿年強積金平均年回報) ,扣除每年提取 6.96 萬元,咁 15 年落黎,個 100 萬應該搣剩 55 萬左右,繼續搣落去的話,可以支持到第 26 年,先會用晒。 即係由 65 歲開始,如果你無買年金,而係揸住100萬元自己投資,但每年照洗 6.96 萬元,加上投資年回報 4.9% 的話,係可以支持到你去到約 90 歲。 而我地講緊的回報只係 4.9% 。

  5. 2021年1月17日 · 佢仲係今年初至10月底係強積金平台上幾百隻基金內 表現最好既基金。. 網上搵到呢隻基金同相對應既參考指數比較既圖, 發現佢由2007年成立開始到2019年的表現, 一直同指數十分相似,直到2019年開始,呢隻基金突然蘇醒, 發力跑過指數。. 至10月底的一年表現 ...

  6. 2021年3月23日 · 今年股息率將逾四厘. 今次交易涉及三項商業及資本操作,其一是集團向李嘉誠基金會收購四項英國及荷蘭資產,涉170億元;其二是發行逾3.33億股作支付代價,計出每股發行價為51.00元;其三是為減少今次發行新股產生的稀釋影響,集團以每股51.00元預算在市場上回購同額逾3.33億股股份。 公告列明是次交易資產,李嘉誠基金會保證今明兩年每年現金回報最少9.1億元,代表現金回報率為5.35%。 集團會保證於今兩年每年派發的股息總額,不低於去年的股息總額再加9.1億元,即預料約不少於75億元。 若現時已發行股數不變,每股股息不少於2.04元,相對上周四收報47.05元,股息率為4.34%。 每股資產淨值近百元.

  7. 2021年10月19日 · - HK MoneyClub. 樓價與收入比率比97年更高 月入6萬能否供起樓? 2021-10-19 江恩小龍劉君. 香港買樓難,到底有幾難? 據金管局剛發表的《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今年第2季的收入槓桿比率升至91.8%的高位;樓價與收入比率攀升至19.6,較1997年的峰值14.6更高,換言之,一個港人家庭買樓須要「不吃不喝」19.6年。 那今天筆者試即大家計算一個問題,月入6萬能否供起樓? 劃分三組比較. 本港家庭住戶入息中位數為2.76萬元,而按個人職業劃分,專業人員月入中位數更增至4.13萬元。 筆者相信如果要客觀地分析一般市民的負擔能力,較可取是計算用不同的入息及息率下業主的可支配收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