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8日 · 事事驚慌,容易驚惶失措,或許是不少都市人的寫照,始終工作及生活壓力大,偶爾出現焦慮情緒是無可厚非。 不過,假如事事「慌失失」,更持續地有肌肉繃緊及因此失眠,很可能是患上了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 A

  2. 她曾經做過身體檢查,報告顯示正常,她的家庭醫生認為她是焦慮或抑鬱情緒所致,轉介她看精神科專科,但她感到疑惑,於是來我的診症室就診,希望用中醫方法治好身體問題。

  3. 選擇性緘默症患者,其實從無「選擇權」。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副院長(教育事務)林美玲醫生指,這是其中一種焦慮症,大多患者是5歲以下幼童,他們會在特定場景下發作︰「最常見是上課時,遇到老師提問便默不作聲,但小息時與同學對答自如。

  4. 2014年8月25日 · 新學年將開始,若子女聽到返學就不適,或患上「新學年焦慮症」;有年僅五歲幼童每逢上學便嘔吐,母親不惜辭工照顧焦慮女兒。 有精神科醫生指,近年學童患憂慮症個案上升,或與家長催谷有關,尤其是孩子報讀學前Pla

  5. 2020年8月25日 · 過去研究發現,有近半本港大專生有心理壓力及抑鬱焦慮症狀,浸大與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合作,推出一項名為「REST Online」的認知行為治療網上計劃,現招募280名18歲以上、面對輕度至中度心理壓力、高

  6. 這種焦慮來源於甚麼呢?人為甚麼需要安全感?因為任何人對自己能控制的東西,可以看見的軌迹,就會產生滿足感。哪怕經濟再好,但對未來不確定,對生活產生迷惘,這會使人感到壓力和焦慮。

  7. 2022年11月30日 · 學校課堂逐步復常,有調查顯示,9月開學後,近半受訪中學生壓力偏高,最困擾是功課及考測繁重,有約24%學生出現輕度至嚴重的焦慮傾向,較常出現疲倦、乏力、驚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