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照腸鏡服務 相關

    廣告
  2. 全程由專科醫生監察及進行,安全方便,亦能符合本港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手術賠償要求。 提供各項專業身體檢查,包括腸鏡、膀胱鏡、胃鏡等,及早檢查為您的健康把關!健康熱線2366 0328

搜尋結果

  1. 大家對大腸鏡檢查應該不陌生照腸鏡除了可及早發現大腸癌更重要可及時發現和切除瘜肉等病變組織從而預防大腸癌然而不少人對照腸鏡存有誤解甚至抗拒檢查例如以為照腸鏡會很難受和複雜又或覺得沒有症狀便毋須檢查其中一個令病人怕照腸的原因是檢查前的洗腸程序其實只要事前工夫做得好清腸比較順暢及徹底醫生檢查時便可看得更清楚。 病人一般在檢查前三天開始低渣飲食,避免食用蔬菜和生果,可如常吃飯、米粉及肉類等;檢查前一日則要無渣飲食,可喝湯、米水、啫喱、電解質飲品及茶等。 檢查前一日的下午要開始飲瀉水洗腸,其間需要上 8 至 10 次廁所,然後如常睡覺,翌晨便可做檢查。

  2. 腸道健康檢查計劃﹙「計劃」﹚ 是針對關注腸道健康人士而設的檢測服務。 計劃採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發、全球首創透過檢測糞便的細菌基因 (M3)的偵測方法*﹙ 「此檢測」 ﹚。 此非入侵性檢測方法除了能偵測早期大腸癌之外,亦能有效預測大腸瘜肉復發。 更多關於此技術的研究結果,請參考以下連結: https://www.med.cuhk.edu.hk/tc/press-releases/cuhk-develops-a-novel-faecal-test-that-can-detect-polyps-and-early-colon-cancers-with-sensitivity-over-90. 計劃特色. 非入侵性檢測** 簡單方便:只需糞便樣本.

  3. 大家對大腸鏡檢查應該不陌生照腸鏡除了可及早發現大腸癌更重要可及時發現和切除瘜肉等病變組織從而預防大腸癌然而不少人對照腸鏡存有誤解甚至抗拒檢查例如以為照腸鏡會很難受和複雜又或覺得沒有症狀便毋須檢查其中一個令病人怕照腸的原因是檢查前的洗腸程序其實只要事前工夫做得好清腸比較順暢及徹底醫生檢查時便可看得更清楚。 病人一般在檢查前三天開始低渣飲食,避免食用蔬菜和生果,可如常吃飯、米粉及肉類等;檢查前一日則要無渣飲食,可喝湯、米水、啫喱、電解質飲品及茶等。 檢查前一日的下午要開始飲瀉水洗腸,其間需要上 8 至 10 次廁所,然後如常睡覺,翌晨便可做檢查。

  4. 其他人也問了

  5. 香港中文大學醫務中心現正提供大腸癌篩查計劃政府全數資助 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無需額外付費參加者會首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檢驗是否有肉眼都見不到的微量血液若有會安排接受大腸鏡檢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避免其演變成癌症更多有關大腸癌篩查計劃的資訊可參考以下網頁: https://www.colonscreen.gov.hk/tc/public/index.html. 查詢: 3468 7141.

  6. 若患者過去一年內沒做過大腸鏡檢查通常會安排於康復後八星期照一次腸以排除有其他嚴重疾病。 約 25%憩室炎個案會演變為較嚴重及複雜的炎症,可導致膿瘡、腸塞、瘻管甚至腸道穿破等情況,此時便需要其他治療。 憩室形成後便不會逆轉,約 20%至 40%憩室炎患者會反覆發作。 此外,約 20%憩室炎患者在康復後也可能有長期腹部不適,大部份屬於腸易激,亦可能是腸道內仍有輕微發炎未消除,需要醫生再跟進。 過往曾有病人於十年內發生過四次憩室炎,且持續受腹痛困擾,電腦掃描又沒發現其他異常,最終轉介到外科接受手術切除部份腸道,但是否需要手術,要按個別病情,經病人與醫生商討後決定。 要預防憩室形成及憩室炎,飲食是重要的因素,研究顯示低纖、高脂及常吃紅肉較易引致憩室及發炎,缺乏運動、肥胖和吸煙也會增加患病風險。

  7. 醫療服務詳情. 功能性腸胃病. 食道功能及測壓檢查. 胃酸倒流及食道酸醶度檢查. 胃排空功能檢查. 胃鏡. 大腸. 診斷及治療性逆行性膽管造影術. 乙狀結腸.

  8. 2023年3月14日 · 14 3月 2023. 醫療新領域再談大腸癌篩查. 蔡曉陽醫生 AM730. 大腸癌為本港第二常見的致命癌症,醫院管理局在2020年錄得2,287宗死亡個案。 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部分,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部分大腸黏膜出現異常增生,形成息肉,慢慢演變成為癌症。 早期的大腸癌幾乎是沒有症狀的,所以察覺異樣例如腹痛、肚脹、大便有血及黏液等或已經是晚期,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曾經見過尚未登六的「年輕」病人因為沒有做大腸癌篩查而錯過最佳醫治時機。 大腸癌是少數可以透過定期篩檢預防的癌症之一。 在大腸癌一期發現並作出治療,五年存活率可超過90%;但若在第四期才發現,不但要經歷手術、電療及化療,存活率更降至約10%。 因此,及早發現是治療關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