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6日 · 猝死來得突然,有醫生指可能與隱性心臟病有關。 究竟如何得知自己的心臟是否健康? 1名年約50歲外籍男子,到中環荷里活道32號3樓1間健身室運動時,踩健身單車半小時左右後暈倒。

    • ▼何謂運動猝死?常見成因?(按圖了解👇👇👇)
    • ▼增運動猝死風險的危機:(按圖了解👇👇👇)
    • ▼運動前後的貼士:(按圖👇👇👇)
    • 猝死自救黃金5分鐘

    劇烈運動令心臟超出負荷? 當人們在運動時,心臟需加速輸送更多血液到肌肉,才能支持身體的需要,而在正常情況下,適當的運動量是能強化心臟,有益健康的,但如進行過量或過於劇烈的運動,加上身體潛藏隱藏的問題時,就有機會令心臟負荷過重,誘發心臟問題,從而引致運動猝死。 運動猝死與年齡無關? 2宗運動猝死事故死者皆為35歲以上,其實35歲以上或以下人都有猝死風險。心臟科專科醫生張誠謙指,35歲以上人士發生運動猝死,通常是因後天心血管問題,如膽固醇積聚令冠狀血管內壁狹窄、冠心病等。 運動猝死個案也可以在年輕人身上發生,包括名人小鬼黃鴻升、高以翔等也死於猝死。大多數35歲以下的個案,則大多因心臟有先天性結構缺憾,例如心肌肥厚症、冠狀動脈異常,不少病人往往在病發前並不自知,所以十分高危!

    1. 天氣變冷誘發心臟病 連日來天氣轉涼,不少人仍堅持運動習慣,而氣溫降,亦增加運動猝死風險。心臟冠狀動脈的疾病最易病發的季節,冬天溫度每降攝氏1度,未來1個月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增加20%。氣溫降低周邊的血管收縮,造成血管的阻力變大及血壓上升,增加心臟負荷。加上寒冷增加血液的的凝結反應,亦會增加心肌梗塞風險,造成猝死。 2. 傷風、感冒病毒 若身體抱恙情況下做運動,猝死風險亦會增加,常見是傷風、感冒等上呼吸道疾病,因病毒有機會感染心臟肌肉,導致心肌炎,令心臟問題惡化。 研究顯示,流感增加心臟病發風險高達6倍, 65歲以上人士的風險特別高。 3. 休息不足 心臟會在睡眠時休息並復元,心跳減慢、血壓降低,但長時間缺乏休息(一般指每日睡眠少於6小時),心臟要一直維持用力泵血的狀態,如同機器運作過...

    5. 做不熟悉的運動 除了沒有暖身外,從事自己不熟悉的運動也是運動猝死最常發生的因素,大家應因應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近年不少人愛上跑馬拉松,但這項運動需要訓練及體能要求高,過往亦有跑步或馬拉松新手的猝死個案。 日本國士館大學的救急系統研究科主任田中秀治曾指,馬拉松跑步是導致運動猝死最多的項目; 而39歲以下運動猝死機率最高是跑步、游泳和足球,40歲至59歲則是跑步、游泳,還有高爾夫球 。 相關文章:【中風】運動後猝死腦中風年輕化 專家指3種運動最高危第1竟係佢

    心肌梗塞是心血管血流的「完全堵塞」,心臟失去血液就會缺氧,人也就昏倒、猝死。當心臟完全缺氧超過10分鐘,基本上都很難救回來。如你或身邊人出現猝死的相關症狀,並持續超過5分鐘,就要懷疑自己有可能心肌梗塞,或是任何心臟的疾病正在發作。 如果很快就意識不清而昏倒的,若身邊有人應馬上進行CPR(心肺復甦術)跟使用AED(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至少可保持心臟的功能,免得因為救援時間太久而導致壞死。 出現猝死症狀時的自救方法: • 不要再做任何活動,以免血液跑到周邊,導致心臟缺血更嚴重 • 建議坐、或半躺著,讓血液可以回流到心臟 • 心臟病史患者:隨身攜帶一種心絞痛的藥劑「耐絞寧(硝化甘油)」,覺得突然胸口很痛、可以趕快含一片,馬上叫救護車 • 沒有心臟病史:可先吃一片抗凝血的阿斯匹靈,沒有阿斯匹靈就大...

  2. 2024年5月18日 · 《香港01》記者接觸到叢男家屬,兒子稱父親去年曾因高血壓入院,加上身邊分別有兩名親友在駕的士期間猝死,自此父親開始注重健康,「佢日日跑步,食得清淡咗,健康咗好多,減咗至少10幾kg」,惜今早突然昏迷車內,返魂乏術。

    • 反覆的胃腸道症狀:檢查無胃腸病卻經常拉肚子,可能是心肌梗塞造成的,也是猝死的徵兆之一。當發生心肌梗塞時,會出現全身血流供應不足的現象,使胃腸無力蠕動,造成消化不良或腹瀉的現象。
    • 經常莫名感到疲勞和累:有些人睡眠充足,也沒有做激烈運動,卻有極度疲勞的狀況,這代表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徵兆,要多注意避免猝死
    • 胸悶:當胸部頻繁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疼痛,且覺得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而原本就有胸悶者的症狀加劇也要注意。當活動後經常胸悶,休息後會舒緩,可能是罹患冠心病;而胸悶經常忽然加劇,可能是心血管中的斑塊堆積導致,要小心斑塊破裂造成的心肌梗塞導致猝死
    • 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肩膀、頸部、下巴、喉嚨、手臂疼痛,這是心肌梗塞缺血的警訊,因為當心肌缺血疼痛的信息傳遞到大腦中樞神經時,疼痛訊息會同步反應在這些部位,須盡速就醫檢查!
  3. 2023年1月4日 · 猝死來得突然,有醫生指可能與隱性心臟病有關。 究竟如何得知自己的心臟是否健康? 最新研究發現,行樓梯原來可以自我測試心臟健康。

  4. 2023年12月21日 · 同場加映:猝死來得都很突然,但在發作前,身體可能已經發出警號。 若早發現,盡快自救及求救,或可挽回性命。 究竟猝死有什麼前兆?

  5. 2023年11月21日 · 猝死的個案無處不在,不論健康生活習慣的人,還是常常做運動的人,都會有出現猝死的風險。 台灣重症醫療醫師黃軒就在其社交平台發帖,他分享了6個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