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醫生說,只因投身老人科34年,從長者身上,他看到,也學懂太多。 曾有一位男長者病人,某天好做不做,竟伸手摸護士屁股。 王醫生:「伯伯,你為何這樣頑皮?」 伯伯:「我喜歡呀!」 不值所為,王醫生開口教訓:「你這樣不行,會拉你坐監的。

  2. 2011年11月號. 醫生: 柳漢榮醫生 (外科專科) 撰文:羅漪雯. 自1995年起,乳癌已蟬聯香港女性的癌症發病率之首位,平均每21位女士便有一宗乳癌個案,發病的年齡中位數為52歲。 即便如此,託科技與醫療發展之福,治療乳療的方法愈來愈有效,只要及早發現癌細胞,初期乳癌之治癒率高達80%。 外科專科柳漢榮醫生. 乳癌不是一天形成的.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乳癌也是慢慢從乳腺導管或乳小葉的細胞變異,生長成癌細胞,再侵破乳腺壁膜,經血管或淋巴擴散至其他器官,一步一步發展成致命的癌症。 若能依照 外科專科柳漢榮醫生 的叮嚀囑咐,定期進行乳房檢查,儘早找出乳房異樣,就能在癌細胞的演變過程中及早介入,增加治癒的機會。 乳癌的期數的不單影響治癒率,更是決定治療方向的重要指引。

  3. 2015年04月號. 醫生: 江永明醫生. 撰文: 陳秀清. 悠揚樂曲,稍瞬即逝;人間美味,觸動味覺神經,下一秒卻成回憶;如同美好生命,握不穩,總如煙散。 「以前常聽,甚至自己也說過不少,要珍惜眼前人,活在當下,但當自己真正經歷過,就知道是甚麼一回事。 那種深刻程度,不是三言兩語便能完全形容……」 09年離開工作十多年的衛生署,機緣巧合下私人執業,江永明醫生曾經雄心萬丈。 「我曾想過開很多間診所,所以當時是用有限公司名義註冊。 難料2010年,毫無心理準備下,妻子確診末期肺癌。 後來為了更多時間照顧她,他改為僅在上午應診,盡所能陪她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那年那月的鴻圖大計? 不知從何時起,早已煙消雲散…… 至愛離去,傷痛猶在,他仍努力學習燃亮這份愛。

  4. 正如王女士的經歷一樣,無疑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新希望,也是肺癌治療的另一個重要里程碑。 王女士在兩年前確診肺癌四期,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先後到日本和大連接受治療。

  5. 2018年7月21日 · 查詢及報名: 2385 6928 (辦公時段 : 上午9:00 至 下午1:00 ; 下午2:00 - 下午6:00) 內容及講者:. - 新時代「免疫治療」:原理及應用. 黑色素瘤.肺癌.肝癌.腎癌. 講者:蔡國強醫生 (香港浸信會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 - 卵巢癌、子宮頸癌、乳癌的病徵、治療與 ...

  6. 健康動力雜誌,為你提供最新的健康資訊,包括生活閒情、醫緣相聚、醫與研等專欄,讓你帶動健康生活,實踐動力人生。

  7. www.healthaction.com.hk › html › node論乳 | 健康動力

    撰文 盈盈. 乳癌為最多香港女性患上的癌病,癌性疾病的死亡率排行第三。 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中心統計,2005年中共有2300個新症,平均每日約有6個婦女被診為乳癌。 近年患上乳癌的人數日趨上升,定期檢查可以多份保障。 乳癌檢查與手術. 屯門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志德 指出年紀增長、月經過早或停經過遲、超過35歲才首次懷孕、家族中有人患過乳癌、曾接受放射治療或長期服用荷爾蒙藥都是患上乳癌的高危因素。 有一半乳癌患者最早期的病徵都是由患者自己摸到硬塊,只有少數患者會有疼痛、乳頭出血或有分泌物。 檢查包括臨床檢查、乳房造影及組織化驗。 乳房造影需包括X光造影和超音波檢查,但35歲前的女性乳房密度較高,不適用X光造影。 35歲後的女性若單做超音波檢查則不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