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3日 · 想要發起厭離與希求解脫的心,應該依從無垢經論,首先尋求正確的了解;其次必須長期不斷地觀察修,引發自心猛利的轉變,直到徹底改變錯誤觀念為止。. 世尊為了讓眾生了解生死輪迴的過患,特別開示了八苦的密意,我(宗大師)是按照無著菩薩在 ...

  2. 2020年6月9日 · 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這些業果的自性,已經由因位轉成異熟位的體性,即使以四力對治,也已無法產生功效,將惡業除盡。 假定它還在因位,尚未感果的階段,或者是正在起意、正在造作;由於經過對治,或是依著正法,當下生起和造惡時完全相反的思惟,正好是能對治惡業的,那就有機會徹底地將它淨除乾淨。 猶如開示指鬘,未生怨,娑嚩迦,殺父及無憂等。 設作是云,未生怨王及殺母等,若已生起所餘善思,何故其業未得永盡,生無間耶。 例如經典中記載,殺九百九十九人的指鬘、弒父的阿闍世王、弒母的娑嚩ㄇㄛˊ迦、暴虐無憂王-阿育王等公案,都是靠著佛陀開示的教法來對治,最終罪淨仍能證道的故事。

  3. 2020年9月18日 · “ 當斷死心 ” :正當斷命根時的最死心。 “ 不能隨順 ” :最細死心與善不善心的行相不同,一般人最後的死心狀態極其微弱,而善

  4. 由這段經文顯示,不論修何種功德之法,都需要這兩個必要條件——“心不散亂”和“如理思惟法、義”。. 【故說引發三乘一切功德,皆須二事:一、 除善所緣心不餘散、專一而住真奢摩他或其隨順;二、善觀察善所緣境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毗缽舍那或其隨順 ...

  5. 2020年6月12日 · 是故無餘清淨之義,謂是能感非悅意果,無餘永淨,起道證等,極為遙遠,故應勵力,令初無犯。. 這裡說明了,雖然罪業已經藉由懺悔清淨,但是要獲得忍位,無論多麼努力,最快也須再多花十劫時間。. 所以「無餘清淨」的意思,是從淨罪方面來看 ...

  6. 大乘起,是信得以眾生心為本的法門。 《大乘起信論》依眾生心(法)顯示體、相、用(義),以說明大乘法 大乘起信論講記 印順導師

  7. 2020年4月20日 · 設經長夜而得脫離,復當生於曠野尸林,無手乏足諸旁生類,及無手足盲餓鬼中,經歷多年恆受苦等極大過患。 《日藏經》中特別提到,出家後破了戒,如果還受用少許僧眾財物,即使只是葉、花、果等,也會墮入大有情地獄。 經過長劫時間,即便從地獄中受完罪出來後,又會投生到荒無人煙的曠野大漠中(尸林-曠野、荒漠),成為無手缺腳的旁生類,或者無手無腳又眼盲的餓鬼,歷經多年不斷受苦等等,有諸如此類的極大過患。 【又說已施僧眾比丘,雖諸華等,自不應用,不應轉與諸居家者,諸居家者,不應受用,罪亦極重。 《日藏經》中又說,已經供養給僧伽的東西,即使只是如鮮花等微量物品,自己不應該受用,也不應該轉送給在家眾受用。 收到餽贈的在家眾不應該受用僧物,受用僧物的罪過也極為嚴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