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1日 · 1.居於靚校網. 不少家長為子女前途著想,希望他們就讀著名的學校,校網成為置業的重要因素。. 港島區中以中西區的11校網及灣仔區的12校網最為出名,代表學校如如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11校網),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及聖若瑟小學(12校網 ...

    • 疫情無損房產長線價值
    • 優質物業組合具防守力
    • 分派政策存在不確定性
    • 結語

    恒基主力經營房地產業務,包括發展及銷售物業,及物業投資。這兩個分部在去年的收入貢獻分別有62%及26%。肺炎疫情下,四大地產商股價受壓,某程度上反映著市場對房地產前景的憂慮。疫情在短中期對樓市造成的影響,以至對地產商的物業銷售情況的影響,實為無法預測的因素,始終疫情對買家購買力和意欲的影響存在極大變數。 然而,確定性較高的是,疫情總會緩和,而疫情所促成的寬鬆貨幣政策更有利樓市長線表現,對於包括恒基在內的發展商而言,長線前景不算太悲觀。

    如上所述,恒基亦經營物業投資業務,集團的物業組合更擁有不少地理位置優越的物業項目。截至2019年底,恒基的物業組合中,商場及零售物業的樓面面積佔比為54.2%,寫字樓物業則為37.2%。2019下半年受社會事件影響,零售市道慘淡,恒基物業組合中的寫字樓物業就帶來了防守性。 踏入2020年,零售旅遊不振的影響或會蔓延至寫字樓市場,但如上所述,疫情影響是短中期的,而定位優質物業的可替代性低,是以長線價值依然吸引。位於中環黃金地段的國際金融中心(IFC)就是絕佳例子,而恒基地產就擁有這享譽全港的核心地段甲級物業的部分權益。 簡短地說,恒基地產的業務穩健,疫情影響在所難免,但長線基本因素仍向好。

    然而,集團取消其紅股分派政策就令市場大跌眼鏡。雖然紅股本身毫無價值,但卻可增加投資者的股份數目,即使每股股息分派不變仍可增加股東現金股息收入。 恒基在2019不但未有增加每股分派,紅股政策更被「雪藏」。這或代表著恒基過去的慷慨分派政策,將隨著前任主席退任而成為歷史。值得留意的是,恒基財務實力雄厚,負債比率低,加上紅股本身並不會構成顯著現金流出,集團有能力在疫境中維持分派。 面對恒基貿貿然就其分派政策作出大調整,小股東絕對要關注集團保留盈利的用意何在,小股東利益會否被忽略,或打算保留更多資金讓新管理層大展拳腳?這要持續監察恒地的業務發展去作評估。

    恒基地產的業務基本面仍吸引,惟分派政策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進場前要保持審慎。因為投資目標不同,買入前要不同考慮。若作為收息股,派息穩定性最為重要。可是若公司謀求發展,要加大考量未來增長對估值影響,資金需求也可能令派息較波動。由於存在不確定性,買了可繼續持有,未買不妨多等一回,待更清晰後才再部署。

  2. 2021年6月24日 · 由於希慎物業組合的防守力較高,分派能力亦較有保證。事實上,在過去3年,即使經歷了2019年下半年的社會事件及2020年的疫情衝擊,希慎依然風雨不改維持每股1.44港元的股息分派。 至於九置,過去兩年的分派持續倒退,2019年先減派約3.3%,2020年再

  3. 2020年9月26日 · 集團於2019至2021年期間租約簽了70個大品牌,伴隨大批國際名牌進駐旗下消費場景,營造流連忘返氛圍帶旺消費。 陳啟宗於最新的股東致函剖析了對內地高端客消費模式的見解,除了因疫後出現「報復式消費」外,內地高消費者群未能外遊,令名牌購買力谷向內銷。 再加上外國不大歡迎內地旅客,更加令內地富戶傾向本土消費,再者奢侈品甚少以網購進行,令集團走高檔的商場因而受惠。 只要內地消費力不滅,恒隆仍可穩賺。 投資結語. 恒隆於70年代曾是本地華資地產五虎之一,今日,長實(SEHK:1113)歐洲化,而恒隆內地化,兩者股價走勢亦南轅北轍。 如看好內地經濟未來增長,「內循環」有強大韌力,又相信內地消費持續兩極化,豪華車及奢侈品愈賣愈強,恒隆地產應是一隻食正內需熱的proxy。

  4. 2021年9月30日 · 投資結語. 常言道,別人恐懼要貪婪,金融及地產行業是香港經濟命脈的支柱,未必因房屋政策出現轉變而令樓市崩塌。 基於地產股股價出現大幅回調,加上在全球量寬下,現金貶值,資金流向實物資產或虛擬貨幣,相信本地地產股仍有一定價值。 更多分析: 港股尋底壓力增的對冲及部署策略. 美股急挫走向要看的關鍵點.

  5. 2020年3月20日 · 通常,私人代表的主要責任是在管理遺產的過程中維護和保障遺產的價值,不論遺產是通過遺囑認證程序還是遵循遺囑所述的指示處理。 因此,如果遺產持有風險資產,許多私人代表都會將這些資產變現,使其便於分配,並可消除管理期內的任何市場風險。 可是,巴菲特一如既往走不尋常的路,他在遺囑裏明確指示他的遺產執行人 不要出售其持有的巴郡股份。 遺囑還包括一項條款,如執行人因選擇保留巴郡股份,而巴菲特的繼承人因股價的不利變動而蒙受損失,根據該條款,執行人無需承擔法律責任。 巴郡的股票佔巴菲特淨資產的99%﹐所以這項條款尤其重要。 接下來會怎樣? 巴菲特去世後,其遺產執行人不會立即全數沽出巴菲特的持股,反而會利用該條款,將巴菲特持有的 A股轉換為B股,每股A股會轉換為1,500股B股。

  6. 2020年10月15日 · 數據視為新世代石油,但要變成一種收入來源卻十分難。 舉例來說,一個大型零售商有龐大數據,過去賣數據是出售部份數據的子數據資料,買家要滙入數據到數據庫再利用自己或第三方工具分析,當中涉及時間和成本,又要擔心安全性等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