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3月22日 · 碧瑤綠色集團在本港經營專業清潔綜合滅蟲管理園藝工程以至廢物回收和循環再造。 根據David Webb 旗下Webb-site顯示,目前持有23家公司須披露股權,當中10家為港企,包括震雄集團 (0057)、包浩斯國際 (0483)、佐丹奴國際 (0709)、安樂工程 (1977)。

  2. 2017年7月8日 · 3. 香港地「發達容易,搵食難」。 此話何解? 以本港上市清潔公司碧瑤綠色1397為例去年生意額10.9億元只賺2,500萬元純利潤僅2.3%名副其實的揼石仔生意相反如果公司選擇賣殼」﹙出售上市地位﹚,一炮過隨時袋5億6億元相當於20多年的利潤好不和味碧瑤大股東兼創辦人現年62歲的吳永康不諱言碧瑤是一隻好靚的殼股但自己無考慮過賣殼,「我們真的打算做實事都沒有想過玩財技去炒起隻股票所以會繼續做我們的業務。 珠玉在前,亦不為所動,除了因為吳永康看好公司前景之外,或許與他早年發跡經過有關。 中大MBA畢業的吳永康,選擇開創一間清潔公司作為自己事業的起點。 ﹙吳鍾坤攝﹚. 12歲開始「入行」做清潔.

    • 變身「廚餘收集佬」
    • 民間暫缺經濟誘因 供應廚餘
    • 本港回收業 留在前期階段
    • 冀打造「回收一條龍」

    將垃圾變成有用之物,乃環保的大趨勢。有見及此,政府耗資16億元的小蠔灣廚餘處理中心,將於今年底投入服務,預計每日可處理200公噸廚餘。不過,廚餘「無腳」,總得有人負責收集,近年積極進軍廢物處理及回收業務的碧瑤,便準備擔起「廚餘收集佬」的角色。 這間2014年上市的本港老牌清潔公司,日前斥資逾120萬元,訂造了一輛廚餘車,集收集、磅重、清洗等功能於一身。「一次大約可以收集6噸廚餘,亦即是約13,043人每日所產生的廚餘(環保署指2015年本港人均廚餘量為0.46kg)。」吳永康解釋道。

    收集廚餘,聽落簡單,但原來香港地「垃圾」難求。「現時給我們廚餘的,都是一些大機構,因為他們講求社會責任,肯花心機及金錢去分隔廚餘。相反較細的公司及個體家庭基本不會理會我們,因為沒有經濟誘因。」 翻查資料,本港目前的廚餘回收率不足1%,但韓國已經非常先進,自2005年開始禁止廚餘送去堆填區,廚餘幾乎全部回收。「過去政府以及社會都沒有共識要發展環保,近年才起步已算非常遲,而日、韓、台的環保文化早已大幅拋離香港。」 不過,「有心不怕遲」。港府計劃在2019年推出垃圾徵費計劃,要求市民使用印有「大嘥鬼」的指定垃圾袋棄置垃圾,按容量收費,但棄置回收物就會免費,相信會加強市民對垃圾進行分類的文化。吳永康認為,垃圾徵費計劃推出之後,市民將有更大經濟誘因去找回收箱及回收廚餘,為回收業帶來商機。

    翻查碧瑤去年年報,廢物處理及回收的收入按年大升30%,達到1.16億元,雖然只佔整體業務的10.5%,但勝在毛利率較高,大約14.4%,優於碧瑤「老本行」清潔業務的6.4%。 早於2014年,碧瑤已於粉嶺成立回收中心,以處理從三色回收筒收集所得的物料。目前,回收業務的一大收入是,收集回收箱的廢物,然後向政府收取費用,並把回收物集中處理,在工場分類出可回收物品。下一步,理應是把回收物品循環再造,例如把廢紙、鋁罐變成再造紙及再造罐,把膠樽變成紡織用的線。但吳永康指出,香港暫未有工廠將回收物處理為最終製成品,「回收物分類好後,只能以較平的價錢賣到內地或東南亞國家。」 由於近年內地收緊環保政策,視膠樽為「廢料」,要求將膠樽進行破碎、清洗等工作,以「半製成品」的名義才可進入內地。雖然「半製成品」的出口...

    吳永康又指出,現時業界要覓地從事回收物品的分揀程序十分困難,「主要是租金太貴,另外有不少土地的規劃用途亦不准許作回收工場。」他希望從政府手上,覓得「平地」可以投資建塑膠回收廠,以進行破碎、清洗等工作,達到出口到內地的「半製成品」要求,藉此增加回收效能及公司的生意額。 事實上,他坦言香港的環保行業仍未成氣氛,「如果無政府支持就好難做落去,就好似初創環保公司就好困難。因為要做到中端以上處理,投資機器成本大到要幾千萬元,而且回本期又長,初創企業好難負擔。」話雖如此,吳永康相信,香港的環保業日後會形成一個不靠政府都可賺錢的產業,「好似歐洲已經發展環保多年,科技已經非常成熟,成為一個賺錢的行業!」

  3. 2022年1月27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中央收膠變九區 碧瑤加入回收行列 承辦商:靠綠在區區收集較佳. 撰文:勞敏儀. 出版: 2022-01-27 18:03 更新:2022-01-27 18:04. 5. 本港塑膠回收率只有11%,環保署去年中就擴大中央收膠計劃展開招標,把塑膠回收先導計劃由原本3區擴展至9區,預計去年10月展開,但延至本月才公布。 中標者除了原本的兩名承辦商「劉財記紙業」及「俊成環保」,新增「碧瑤」加入中央收膠行列,合約期為33個月。 有承辦商透露,由以往「一腳踢」負責聯絡、回收及處理,新安排下主要靠綠在區區回收,省去不擅長的工作,專心處理工作。 + 5.

  4. 2017年12月27日 · 香港01記者昨午26日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到天然聖誕樹回收承辦商碧瑤綠色集團於大埔汀角路的碧瑤園藝苗圃視察也是聖誕樹回收點之一環保署將於明年1月5日至7日透過承辦商提供天然聖誕樹回收服務回收活動將於下周展開但記者現場所見仍有不少去年回收的聖誕樹樹幹堆放並已枯乾及表層龜裂另有一包包覆蓋物經園藝樹藝業總會主席張國祥鑑定大部分是桃花樹木經破碎後的覆蓋物部分是聖誕樹覆蓋物。 許智峯從場内沒有任何遮擋的環保斗中取出兩包覆蓋物,打開發現已發霉。 放於環保斗中的覆蓋物出現發霉情況。 (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許智峯質疑碧瑤處理回收聖誕樹能力.

  5. 2020年1月20日 · 廉政公署上星期五17日落案起訴碧瑤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碧瑤兩名時任職員涉嫌偽造其中一人的值勤紀錄接近5年以詐騙該公司薪金及強積金供款共約57萬元被控一項串謀欺詐罪名違反普通法兩被告將於明天21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應訊以待案件轉介區域法院答辯廉政公署上星期五17日落案起訴碧瑤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碧瑤兩名時任職員涉嫌偽造其中一人的值勤紀錄接近5年以詐騙該公司薪金及強積金供款共約57萬元。 (資料圖片) 案情指,時任碧瑤駐場主管的64歲被告鄭玉英,原負責為該兩個沙灘招聘清潔員、編制其輪值表及監察他們的出勤情況,而48歲碧瑤時任清潔員陳志娟,則報稱為該兩個沙灘的全職清潔員。

  6. 2020年11月19日 · 碧瑤綠色集團主席吳永康接受香港01專訪表示希望建立全港大型回收網絡但不是要扼殺同業的生存空間。 (盧翊銘攝) 「壟斷」屬誤解 冀與業界分工共存. 被形容是「回收界大鱷」,以清潔公司起家的吳永康希望建立全港大型回收網絡,但不會扼殺同業生存空間。 他解釋指,目前回收業「鬆散地」各自競爭,冀填補中間空檔,完善產業,「前線收得好,繼續去收,再交給我們處理,完全沒有想過搶別人的東西去做」。 「政府合約可以分豬肉般人為切割,但經濟學上不划算」,吳永康認為,若三色桶合約由同一承辦商處理,令監管及數據收集更容易處理。 他強調,政府非偏幫碧瑤,反問「別人是否願意投資一條分揀線? 若無法分揀,最後(回收廢物)還是丟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