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1. 私營老人院收費表 相關

    廣告
  2. 專人免費提供各護老院資訊, 包括各院社之設備,收費等等, 並協助有需要長者申請政府資助. 我們會評估各院社服務水平:是否滿額或染疫等情況. 助你作出最佳選擇.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8日 · 由2024年2月1日起,生果金的每月金額為1,620元。 問:有甚麼會計入每月入息? 答:65歲或以上的老友記理應已退休,單純計薪金、工資應該不會超過每月入息上限。 這裏的「入息」還包括退休金/長俸、從收租所得的淨收益、從年金計劃所得的固定年金等等。 家庭成員或親友的家用、安老按揭計劃、保單逆按計劃下每月所獲得的款項則 不包括在內 ,但未動用而累積的款項,就會被視為「資產」計算。 問:持有自住物業可不可以申請「長生津」? 答:不用擔心,自住物業、將來自用的骨灰龕、保險計劃的現金價值均不包括在「資產」之內。 問:強積金也會計入「資產」當中?

  2. 2019年2月20日 · 1. 高齡津貼(廣東計劃、福建計劃)-每月1,385元. 港府現時提供高齡津貼(俗稱生果金)予70歲以上長者,每月為1,385港元,但每年離港不得超過56天。 鑑於有不少長者北上養老,政府亦推出「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讓受惠人毋須每年返港,都可領取每月1,385港元津貼。 只要在每一個付款年度內居住在廣東滿60天,亦可領取全年高齡津貼。 65歲至69歲局居於內地的長者亦可領取此津貼,但入息及資產限額不能超過指定數目;而70歲以上長者毋須進行入息及資產審查。 詳情. 2. 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每月3,585元. 而政府則提供另一個計劃予北上養老的綜援人士。

  3. 2024年4月26日 · 2%保折扣優惠. 於2024年4月29日至12月31日推廣期內,合資格客戶成功投保香港年金計劃,可享高達2%的保費折扣。 合資格客戶包括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成員或職業退休計劃成員,以及AMIGOS By HKMC會員 。 但讀者宜注意,此保費折扣優惠不得與香港年金公司的其他推廣優惠或保費折扣一併使用。 甚麼是香港年金? 有別於市場上私人公司推出的年金計劃,「香港年金計劃」由政府推出,香港年金公司屬按證公司旗下,而按證公司是由政府通過外匯基金全資擁有。 甚麼人可申請香港年金計劃? 60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便可申請。 保費金額是多少? 如何繳付? 保費金額由5萬港元至500萬港元,屬整付保費。 保障年期及年金入息期有多長? 可終身派發年金,身故賠償可選擇一筆過收取,或每月收取直至保證期結束。

  4. 2023年1月5日 · 1. 〈 【自願醫保半私家房比較2022】「5星級」自願醫保大激鬥 保障及價格全披露 〉. 2. 〈 【扣稅自願醫保比較】一年保費少於6,000港元計劃 保障率大比拼 〉. 至於私家門診,一般醫療保險並不包括。 讀者如有需要,可留意門診保險,其保障除了普通科、專科、中醫門診外,部份更涵蓋X光診斷及化驗、物理治療、跌打。 延伸閱讀:〈 【門診保險比較2022】9款產品大比拼 普通科、專科、中醫 收費及保障全披露 〉.

  5. 2024年4月20日 · 本文介紹滙豐銀行的「退休策劃指標」,報告顯示,如果是最基礎的退休生活水準, 二人世界活到90歲 ,可只花費逾411萬元,但若想過上舒適生活,就要千萬元起步。 港人不同退休生活水準預算開支. 滙豐銀行每季發布的「退休策劃指標」,根據最新2024年第一季的數據,即便是居住在公屋,按基本的夫妻2人家庭計算,也需要逾411萬才可以過上基本的退休生活。 顯然,房屋和餐飲支出佔比是衡量不同退休生活水準的重要指標。 基本退休生活與簡約退休生活,主要支出都花在食物上,也就是解決基本溫飽,佔總支出的33%~54%左右。 而質素較高的舒適退休生活與豐盈退休生活,其食住支出佔比均在25%上下,並有大筆支出用於聘請傭人。 註:以下均按夫婦二人退休、由65~90歲的退休期計算。

  6. 2024年3月3日 · 退休4條規則 不同退休年齡儲蓄指南 一表睇清.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24/03/03 10:00. 最後更新: 2024/03/07 15:13. 分享:. 退休需要幾多錢?. 不同退休年齡儲蓄指南一表睇清. 退休究竟需要儲蓄多少錢?. 富達近日發布《退休儲蓄的4條規則》(4 rules for retirement savings ...

  7. 2023年8月9日 · 因為那些情況一是不出現,一出現就要大花金錢。 「一投身社會便應規劃退休」 「大眾一談及養老這個課題看似很長遠,其實到你5、60歲才開始規劃就有點太遲,因為那時已經進入了這個階段。 」鄧子平又指出,在香港人的平均年齡不斷增長底下,假設在65歲時退休、可以活到90歲,其實我們需要準備25年生活、醫療開支的儲蓄。 「我們工作也只是3、40年時間,這樣計下來,其實一投身社會就要進行退休規劃......」鄧子平如是說。 根據白皮書建議, 夾心階層 應考慮相關規劃: 在照顧和規劃上提早參與和準備的重要性; 預防和管理相關風險,包括財務、健康和環境風險; 持續學習以提升退休和養老生活的能力; 探索並了解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以提升退休和養老的生活質素。

  1. 相關搜尋

    老人院收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