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1日 · SFTS是什麼?. 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病原體是SFTS病毒(SFTSV),它可以透過直接被蜱蟲叮咬傳播,例如是攜帶病毒的蜱蟲,或透過被蜱蟲叮咬的受感染動物(野外或戶外飼養的動物)的體液傳播,也有透過感染患者的血液和體液接觸感染的報告 ...

    • 蚊子:癢感不強烈,但可能誘發過敏或傳染疾病
    • 小黑蚊(台灣鋏蠓):最初幾小時或幾天內都會感覺劇癢
    • 跳蚤:紅色凸起小疹子,多顆成一直線或一圈
    • 禽蟎:跟鳥類接觸才會傳染
    • 臭蟲:睡覺時專門吸血
    • 恙蟲:產生劇癢,且破皮會造成感染
    • 環境清潔打掃4重點

    叮咬傷口:通常在手、腳、臉頰上叮咬,皮膚會膨起一塊疹子,中間會有蚊子叮咬的小孔,略為凹陷。 症狀:紅腫癢,通常幾天、幾小時就會消退;如果出現發燒、頭痛、被叮咬的地方逐漸變大又脹痛,表示引起過敏反應。 併發症: 1. 過敏反應 2. 日本腦炎、登革熱、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熱等疾病的傳染媒介。 治療方法: 口服抗組織胺,或塗抹止癢藥膏(例如帶有薄荷等涼感藥膏)、冰敷。

    叮咬傷口:通常在小腿、手肘上叮咬,皮膚上出現散開、膨起、劇癢的紅色丘疹,通常看不到中間凹陷。 症狀:紅腫癢,通常1星期內就會消退。 併發症:無 治療方法: 口服抗組織胺、外用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或塗抹止癢藥膏(例如帶有薄荷等涼感藥膏)、冰敷。

    叮咬傷口:通常在小腿、腳踝、腳背,或是皮膚皺摺處如腋下、脖子等,出現很多顆小小的、紅色的突起疹子,外圍會有一圈白圈;通常會好幾個併在一起,連成直線或是形成一團。 症狀:紅腫癢,通常舊的還沒好,新的又會長出來。 併發症:過敏反應 治療方法: 1. 口服抗組織胺,或塗抹止癢藥膏(例如帶有薄荷等涼感藥膏)。 2. 要保持寵物、地毯、床鋪、草叢的乾淨,最好遠離雜草。

    叮咬傷口:通常在領口、袖口等衣物的交接處,出現大量的小紅點或是小水泡,通常會形成群聚。 症狀:紅腫癢,劇癢難耐,很像蟲在身上爬,會維持1星期以上。 併發症:過敏反應 治療方法: 1. 口服抗組織胺、外用類固醇藥膏、外用殺蟲藥膏。 2. 因為禽蟎無法在人體上繁殖,所以只要遠離禽鳥類,自然就會慢慢痊癒。

    叮咬傷口:通常在睡覺時才會出來叮咬,會在臉上、手上、腿上形成圓形、三角形的紅疹。 症狀:起疹子的當下不會癢,通常要隔好幾天才會開始癢,會持續1~2星期。 併發症:無 治療方法: 1. 口服抗組織胺,外用類固醇藥膏或塗抹止癢藥膏(例如帶有薄荷等涼感藥膏)。 2. 需要把家中的枕頭、棉被、床單、床墊、地毯等寢具都仔細清掃過,有必要也要請除蟲公司來進行大掃除。

    叮咬傷口:通常在皮膚的皺摺處出現,膝窩、腋窩、腰部、腳踝等,可能會形成點狀紅疹、小水泡、單純紅腫等不同形態的樣子。 症狀:劇癢,但一抓破就可能感染。 併發症:恙蟲病(又稱叢林性斑疹傷寒),會發高燒、惡寒、頭痛、盜汗、淋巴腫大、傷口像燒焦一樣。 治療方法: 1. 口服抗組織胺,或塗抹止癢藥膏(例如帶有薄荷等涼感藥膏) 2. 如果演變成恙蟲病,請儘早到感染科門診就醫。

    俞佑表示,天氣變熱,蚊蟲難以預防,建議出門的時候要穿長袖長褲,如果太熱就要擦防蚊液,儘量避免蚊蟲直接接觸皮膚;同時居家周邊要做到以下4點,就能避免蚊蟲孳生,也能預防蟲蟲帶來的皮膚病。 1. 鳥窩要清除。 2. 積水容器要倒空、倒置。 3. 雜草樹枝要清理。 4. 家中定期打掃,保持清潔。 延伸閱讀: 骨科手術、外傷處理傷口照護不可少!醫師提點注意事項:晚期著重疤痕照護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2. 2021年5月18日 · 想避免蛾蚋造成的過敏威脅,就得先從牠們的生長環境做好清潔衛生,才可有效減少蛾蚋繁殖的機會,方法如下:. 檢查孔洞: 除了家中浴室之外,住家周圍的盆栽植物、屋內外水溝、廁所管線,甚至是屋頂排水管道等,最好都檢查一遍,在此提供一個簡單方法 ...

  3. 2022年4月6日 · 臭屁蟲不只在大埔出沒,近日更殺入將軍澳區,有街坊日前在facebook群組「 將軍澳主場 」上載照片,只見毛巾上黏附了14粒綠色蟲卵,同樣是排列得密密麻麻,有網民都笑言「大埔名物」已移居至將軍澳區了。 有街坊日前在facebook群組「將軍澳主場」上載照片,只見毛巾上黏附了14粒綠色蟲卵,同樣是排列得密密麻麻。 (FB「將軍澳主場」圖片) 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接受《香港01》訪問曾表示,臭屁蟲是香港常見的「荔枝蝽象」,由於荔枝蝽象以吸食荔枝及龍眼汁液為生,故每年荔枝及龍眼樹開花結果的時節,都是牠們活躍的日子。 饒戈提醒,一旦臭屁蟲的蟲卵爆開或孵化成蟲,或會噴出臭液,或會引起皮膚敏感及在衣物上留下難以清洗的污漬,如接觸到眼部,更會帶來劇痛。

  4. 2018年4月16日 · 撰文:張美蘭. 出版: 2018-04-16 13:10 更新:2018-04-16 17:07. 醫院管理局毒理學參考化驗室繼2016年出版《香港有毒植物圖鑑》後,今年推出電子版,列出117種植物的特徵、中毒症狀與治療方法。. 記者翻查圖鑑,發現很多常接觸到的植物都有毒,例如繡球花 ...

  5. 2018年1月3日 · 近日網上流傳一影片,一名年輕女子在前往中南美洲進行生態工作時被馬蠅叮咬手臂並產卵,蛆蟲鑽入皮下成長。 醫護人員用鑷子從她手臂夾出7條肥肥白白的蛆蟲,畫面令人不安。 在長達9分鐘的影片中,醫護人員用鑷子在女子手臂戳出小洞、擠出鮮血,再拉出一條白色馬蠅蛆蟲。 這個動作連續重複數次,合計拉出7條蟲。 接受治療的女子表情鎮定,但到後來看到那些被抓出來的蟲,終忍不住掩面。 被夾出的馬蠅蛆蟲看來在宿主體內吃夠「自助餐」、胖胖白白,每條約一節手指節長。 牠們被夾出時還不斷扭動。 醫護人員將所有蟲拉出來後,她手臂留下數個小洞,令網民看得怵目驚心。 醫護人員將馬蠅蛆蟲拉出來的一刻,牠還不住扭動,有網民看了直呼噁心。 (YouTube影片截圖) 更多有關治療過程的圖片,請點擊以下圖輯觀看:

  6. 2018年1月22日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出,流感病人病發2日至5日服用也很有效,2日內服用的效果最好,而臨床上可減低入院病人的死亡率。 不過,有隨機抽樣、設對照組的臨床研究指出,病情較輕、不用入院的病人,服特敏福後只可縮短約大半天病發期。 3. 特敏福副作用是什麼? 根據CDC網頁,特敏福的主要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飽肚服藥可減少這些情況。 CDC提及有報告指,有人服藥後出現自殘行為,主要是日本青少年個案,但仍未確定是特敏福抑或流感病毒導致該些異常行為。 FDA稱倘有病人服藥後出現行為異常,應安排照顧員監察其情況。 少數病人出現嚴重皮疹。 許樹昌表示,2007年有日本中學生服特敏福後疑失常跳樓,當地政府停止向10歲至19歲人士處方特敏福,改以其他同類抗病毒藥物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