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26日 · 1. 評估需求. 仔細的評估老人的狀況,了解需要幫助的程度是甚麼,並提供良好的照護服務。 2. 訴說和傾聽. 和老人在放鬆和和緩的情況下對話,傾聽和了解他們的需求,並也清楚地告知長輩關於照護的內容,他們會更願意接受幫助。 3. 詢問對方意見. 可以詢問長輩是否偏好哪些方式的照護,或是否希望由哪位家人來照顧他們。 當然他們的期望可能無法完全達成,但我們應該仍要細心聆聽老人的想法,並盡力做到。 4. 簡單的字句. 老人理解力通常較差,溝通時,請用簡單的字詞,避免複雜冗長的句子,讓長輩感到困惑和混淆。 5. 尋求家人協助. 若您無法說服長輩,不妨請家中其他人幫忙。 6. 別灰心. 可能老人一開始都不想談這種事,但請別灰心,隔一段時間後再試着跟長輩討論照護服務的事。

  2. 2024年5月3日 · 護老小貼士教學動畫及15個免費網上課程. 其實「健康寶」的教育影片是源自計劃網站上的15個護專題的免費課程,大家除了能在網站上觀看外,逾500段護老小貼士教學動畫亦分成15個主題上載到Youtube上,讓長者及照顧者隨時隨地觀看影片,有利於吸收知識! 專業人員課程 | 護士可獲發CNE證書: https://rb.gy/ty7j7s. 公眾人士課程 | 最新護理資訊: https://rb.gy/smdf27. 關於「賽馬會流金頌護老有e道」計劃. 「賽馬會流金頌護老有e道」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主理,旨在為專業人員和家庭照顧者提供最新的照顧長者資訊,及提升公眾對健康課題的關注。

  3. 2018年6月24日 · 老年學顧問:約束長者不是照顧方法. 撰文:謝慧心. 出版: 2018-06-24 10:00 更新:2018-06-24 18:32. 回溯歷史,約束(Restrain)在17世紀已經出現,當時用於囚禁監犯或精神病患者;及至上世紀60年代,香港隨國際護理界的風氣轉變,漸漸將「約束」視為「護理」方法 ...

  4. 其他人也問了

    • 一場車禍讓母親走向輕度認知障礙
    • 以「家人」看待失智者,協助正常生活
    • 正常過日子,就是比藥物控制更好的營養品
    • 協助規劃生活日程,減輕照顧者負擔
    •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但幾年前開始,莊宜芳發現媽媽會重複說一些已經說過的事情,即使身為精神科醫生,自己一開始也以為只是老化現象。直到2年前的一場車禍,雖未對母親身體造成太大傷害,老人家卻經常腰痠背痛,也因為身體不舒服,逐漸減少去公園運動。 同一年的幾個月後,母親在健檢中發現乳房有腫塊,確診為1期乳癌,順利切除休養期間,家人申請了長照服務,協助張羅晚餐、打掃家裏,這也讓母親一步步淡出廚房。 這1年來,媽媽的健忘狀況越來越嚴重,常重複問題,就連定期去看的醫生都忘了名字。經過一連串檢查之後,確認已處於輕度認知障礙的階段。 所謂「輕度認知障礙」,是指介於「正常老化」與「失智」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一般人偶而忘記事情、講話到一半閃神,或是在注意力差的狀態下,對於較複雜對話或指引感到困難,這些都是隨着年紀會出現的「正常老化」。...

    莊宜芳說,現在已有一些方法可以早期偵測,一旦進入輕度認知障礙,當然希望及早介入,預防繼續惡化,讓病患至少可以維持穩定,不過也有1/3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會在5年內惡化為失智症。 目前全台逾65歲以上人口達390萬,失智人口約佔8%為31萬人,至於輕度認知障礙,則約佔15~20%、達70萬人。不同於許多重症患者罹病後會住進醫院或療養院,台灣的輕度認知障礙病患100%都在社區,即使是失智者,也有85%住在鄰里之中,「他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社區裏生活。」 這也衍生出一個問題:當你親愛的家人有輕度認知障礙,甚至是已被判定失智,除了吃藥、看醫生,他們平常都在做些甚麼? 莊宜芳坦言,媽媽確診為輕度認知障礙後,作為主要照顧者的爸爸,不再把媽媽當成「家人」,而是當作「病人」對待,覺得:「這她不會啦!我來就...

    她分享Oops團隊所拍攝的影片。影片中的主角「阿公」是失智症患者,同時患柏金遜症,但持續服藥控制病情,而兩個可愛的小孫子,就是最好的陪伴員,幫着外婆一起照顧外公。 阿公不但每天自行騎車去外頭吃早餐、到公園找朋友聊天談政治,下午時還會準時接孫女下課。為了不讓阿公退化,兩個孫子有空就陪阿公下棋,身為職能治療師的媽媽也交代生活大小事盡量由阿公自己完成,包括泡茶、購物、騎腳踏車外出、做家事等。 「能讓阿公正常過日子,就是比藥物控制更好的營養品!」莊宜芳說,自己每次看到這段影片都充滿感動,因為身邊家人退化,更能感受除了吃藥、看醫生,能真正幫助他的場域是在社區、在家裏。 她從自身經驗,提出幾個照顧失智症患者的小技巧: 1.記得他/她是「家人」 2.常常對他/她微笑 3.紀錄每天要做的事 4.溝通說話時,...

    莊宜芳提醒,照顧者也應該照顧好自己的身心,或許你會覺得必須24小時寸步不離,一切都需要你,但其實他/她的狀況沒這麼差,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只是需要適當的支持與鼓勵。另外,也要注意突發的改變,可能是身體問題的警訊,因為他/她可能無法清楚表達。 她感性說,很多照顧者把所有事情都攬在身上,讓自己負擔非常沉重,其實病患本身並非甚麼都不知道,也會覺得有些事情他們可以自己做,但常見照顧者做到無微不至,反而讓他越來越退化。 莊宜芳建議,照護者仍須保有自己的生活,並給被照護者一些規劃與訓練,來大幅降低負擔與壓力。她常告訴病人家屬,每個人的興趣、喜好、身體疾病都不同,最好的方式是依照個人特性與需求,安排一個適合他的客製化行程表,讓他每一天都有安排,可以按表操課。 也可以從被照護者過去的能力、興趣中尋找適合的活...

    銀髮健康|大腦40歲後將加速衰老 多吃五穀豆類10大食物助護腦 老人痴呆|五管齊下預防老年腦退化 除飲食、睡眠 這3點也重要 延伸閱讀: 馬志玲辭世享壽82歲/父親從金融強人變失智老人…元大馬維欣:希望爸爸再罵我一次也好,這些都回不去了 父罹思覺失調母失智,張曼娟「無力感像沙漏接不住」…獨力照顧雙親7年才懂:這樣就很好了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

  5. 2024年5月8日 · 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開設「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作為DSE選修課程,冀讓學生了解長者面對生理、心理變化;認識社區上為長者提供的醫療服務,了解實際操作;了解家庭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學習處理人際衝突的技巧;提升家庭

  6. 2017年10月8日 · 「(護理員)說是65歲退休,但很少能做到65歲,一般50來歲就不做了,體力上應付不來。」該院的院長長陳振興在護理行業工作超過10年,直言看過昔日的護理員被送進老人院舍,「通常送進老人院的,認知能力都很低,已經記不起自己曾經是護理員。

  7. 2018年12月26日 · 日本自2000年實施介護保險制度後,發展出多樣化的居家(上門)照護服務,為不少長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然而,除著人口老化急速增長,社會整體對照護服務的需求亦提高了許多。. 特別當家中長者的行動或自理能力變弱,或是患有中度至重度認知障礙症的話 ...

  1. 老人護理常識 相關

    廣告
  2. 專人免費提供各護老院資訊, 包括各院社之設備,收費等等, 並協助有需要長者申請政府資助. 我們會評估各院社服務水平:是否滿額或染疫等情況. 助你作出最佳選擇.

  3.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glorycloud.tv

    Uplifting Worship Music for Jesus. Worship Jesus together with FREE worship music that bring peace and hope. Sound of Hea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