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12月5日 · 龐大的教育費用主要是來自於——「生活雜支」與「培養教育費用」。 一位客戶跟我分享,他的孩子光培養教育費用,每月就至少要2~3萬元,這費用還不包括日常的生活雜支;再者,臺灣父母有讓孩子提早遊學的習慣,遊學一次(一個月)的費用是30~50萬元起跳,加總下來教養的費用壓力愈發沉重。 或許很多民眾會覺得,生活雜支與培養教育費用可以降低,能省下多少就多少,但在社會上人們愛比較的環境下,父母沒有在教養上多做一些努力,可能會讓孩子在同儕間陷入格格不入的窘境。 這價值觀雖然不盡正確,但卻很真實。 取決「預算」及父母「理財態度」 在薪資不漲、萬物皆漲的情況下,父母該如何用有限的預算,為孩子準備未來應備的教育金? 針對此問題,還是必須回到「現金流」這個關鍵,取決於「預算」及父母的「理財態度」。

  2. 2022年11月1日 · - 2022 年 11 月 1 日. 289. 0. 談起學習的重要性,相信所有專業人士都有同感,會不約而同地表示認同。 蓋因沒有人是生而知之,想要擁有從事這門行業的能力,就需要透過學習來得到能力、方法與經驗。 有些人在出社會前便已經在學校學習多年,但也有許多人中途轉道,前往與所學不同的行業,或者是跨行轉業,以追求一個不同的未來,此時自我學習就更加的重要。 保險業正是一個這樣的環境。 有些人屬於科班出身,入行後很快就可以嘗試展業;有些人算是淨身入戶,保險相關的各種常識、知識都要從0開始學起;還有些人轉換跑道重新學起,甚至需要克服原先行業與保險業的觀念衝突。 而無論業務員是哪一種情況出身,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需要學習,而且不只是坐在教室裡學習。 讀聽看問做,學習的5個環節.

  3. 2021年12月1日 · 不服輸的個性,從我在鄉下的小學 開始,從作文、書法、美術,到短跑、樂隊等,我無役不與,只要老師讓我去,我都不拒絕,勉力一試,得到不少好成績,但終於也試出了我的弱點,原來我是個「音盲」,在樂隊中,我試了所有的樂器,沒有一 ...

  4. 2023年4月1日 · 但真的是如此嗎? 如果重傷、重病、意外等風險這麼容易避免,醫學上也不會出現小兒外科等專門科目。 這是業務員再清楚不過的事實,也是最應該讓家長們看見的現實。 不同年齡段風險重點不同,業務員應針對性規劃. 未滿15歲的被保險人雖然都通稱為兒童,但其實大體上可以分為學齡前、小學與中學等3個階段,不同階段的兒童或青少年,最主要面對的風險與肇因也不盡相同。 學齡前的幼兒各方面都在成長中,抵抗力相當弱,容易遭到各種傳染病的感染,而且比大人更容易演化為重症。 此外,這些幼兒對世界的認知不足,卻又好奇心強盛,經常會做出一些危險的事情,比如觸摸插座、撿昆蟲塞進嘴巴等,他們只是對身邊的事物好奇,卻也容易因此在父母一不留神時受了傷。

  5. 2024年2月1日 · 319. 於公,讓保戶得到長久的保障;於私,讓業務員與公司得到持續性的收入。 繼續率一直是所有保險公司與團隊十分重視的指標,但是繼續率有不同的定義,業務員與團隊應該遵循哪種繼續率指標? 又該如何簡單計算自己的繼續率? 繼續率是一個反映「客戶在第一年投保後,後面的年份是否仍繼續繳納保費」的指標,又俗稱為「續保率」。 繼續率愈高,代表行銷員銷售的保單品質相對較好,大體可分為保費繼續率、保單件數繼續率、保額繼續率3種類別。 具體來說,這3項指標各有不同: 保費繼續率:最常被提及、備受保險公司關注,是保險公司用來擬定業務計畫、評估公司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 保單件數繼續率:通常用於考核保險從業人員簽成的保單的品質,以及評估保險行銷團隊永續發展的能力。

  6. 2022年7月1日 · - 2022 年 7 月 1 日. 0. 1141. 疫情共存的環境裡,父母親對於孩子的保障意識也隨之提高。 全球人壽商品部副總賴庭宇認為,在幫孩子做規劃時,可透過「堆積木」的概念,先將最基礎、重要的保障做好,當自身收入增加、孩子到達不同成長階段時,再將其他保障補齊,建構完善防護網。 在少子化已成為不可擋的趨勢下,和過往相比,父母在做孩子們的保險規劃時,多會有資源、經濟分配上的考量。 現今大部分的父母可能僅有1名孩子需要育養,便會希望能將保險配置盡可能備齊,讓孩子在成長階段能有所保障。 此外,疫情共存的環境下,由於許多孩童仍未施打疫苗,父母親更需要注重疫情下的風險轉嫁,才能夠減輕家庭的壓力和緊張,讓心肝寶貝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7. 2020年12月1日 · 1390. 人生可以很精彩,也可以很平淡度過,全看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去詮釋它,不同的態度,會讓你得到截然不同的人生。 其實說穿了,關鍵還是在於你看待一件事情,究竟是「將就」,還是「講究」? 人生中有許多關鍵是不可以「將就」的,比如夢想。 試著回憶童年,國小作文簿上總會有個題目是談未來的夢想,想要當總統、當太空人、當飛行員……夢想都是美好的,但是隨著我們長大,作文簿上的答案也愈發屈服於現實。 出了社會後,有多少人將就於以前從未想過的行業? 又比如健康。 諱疾忌醫是許多人都有的心態,總覺得沒那麼不舒服,咬咬牙挺過去就好,彷彿幾10年前醫療資源匱乏的時代一樣。 忍疼耐苦將就過下去的結果不一定是風平浪靜,一旦病痛演變為重疾,甚至是癌症的晚期、末期,到時候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再比如退休規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