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結核病 ( 俗稱肺癆病) 結核病 ( 俗稱肺癆病),是肺部受「結核桿菌」侵襲的疾病。. 除了肺部外,它亦可以侵襲其他器官,如淋巴、骨骼、關節、脊骨、腦部、腎臟等. 結核病是一個慢性病,受結核菌感染者,大約每十個中有一個會在數星期、數月、數年後發病。. 病徵 ...

  2. 誤解. 正確觀念. 1. 結核病(癆病)是傳染病,所以結核病人要受解僱、停學,還需把他們隔離。. ( ). 其實大部份結核病人在服藥期間,病情受到控制,他/她們可以過著正常的社交生活和繼續工作。. ( ). 2. 所有病人必須入院隔離治療。.

    G
    誤解
    正確觀念
    1
    結核病(癆病)是傳染病,所以結核病人要受解僱、停學,還需把他們隔離。 ...
    其實大部份結核病人在服藥期間,病情受到控制,他/她們可以過著正常的社交生活和繼續工作。(✔) ...
    2
    所有病人必須入院隔離治療。(✘) ...
    大部份病人可以在胸肺科診所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不需注院。(✔) ...
    3
    病人服食抗結核藥物數星期後,當病徵消失後便可停藥。(✘) ...
    一般治療結核病的療程最少需要六個月;所以當病徵消失後,病人仍要繼續服藥,以防止耐藥性結核菌產生和結核病復發。(✔) ...
    4
    孩童接種了卡介苗便不會再受到結核桿菌感染。(✘) ...
    卡介苗不能百份之一百保護接種者免受結核桿菌感染,提高個人身體抵抗力才是最有效預防結核病的方法。(✔) ...
  3. 2021年6月25日 · 肺結核5大症狀 可影響其他器官. 俗稱肺癆的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由透過空氣傳播的結核桿菌引起的結核病之一除了常見於肺部外淋巴結心臟及腸道等也可能受此菌影響。.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關俊文醫生指出,患上肺結核 ...

  4. 结核病(Tuberculosis,又稱TB)為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结核通常造成肺部感染,也会感染身体的其他部分[1]。大多數感染者沒有症狀,此型態感染稱為潛伏結核感染(英语:Latent tuberculosis)。如果此時沒有適當治療,10%的潛伏感染患者會惡化為開放性結核病 ...

    • 肺結核是什麼?
    • 致病原因
    • 高風險族群
    • 肺結核症狀
    • 肺結核治療方法

    肺結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俗稱「肺癆」,由於細菌感染,患者的肺部會有壞死現象,並出現咳嗽、咳血、胸痛等病症,嚴重時甚至會致死。 事實上,它屬於結核病 (tuberculosis) 的一種。結核病的影響範圍遍及全身,舉凡淋巴結、骨骼、腦膜、胸膜、腎臟、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都是疾病的攻擊範圍。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結核病是世界十大死因之一。疾管署載明,如果沒有接受治療,約有一半的患者在發病內三年會死亡,2015年因結核病死亡的國人,平均每十萬人有571人。 在台灣,結核病屬於「第三類法定傳染病」,一旦確認患者罹患結核病,醫療人員應於一週內向所在地主管機關報告,必要時,得隔離患者進行治療。 不過,大部分的發病案例仍以肺部為主,故今天談論的重點會以肺結核為主。

    肺結核及其他結核病的致病原是「結核桿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由於結核桿菌偏好生長於含氧量較高的環境,因此肺部通常是發病部位。 歷史上患有肺結核的名人不計其數,例如英國詩人雪萊、江戶末年的天才劍客沖田總司、描寫浮士德與惡魔交易的歌德,連波蘭著名鋼琴家蕭邦,本身亦是肺結核患者。 結核桿菌看似可怕,然而卻有90~95%的人在受到感染後,終其一生都不會發病,怎麼會這樣呢?

    在台灣,每十萬人口約有45.7名結核病患者(多數是肺結核),男女比例約為2.3:1,在年齡部分,65歲以上患者佔總患者口55%,顯示長輩因免疫力較差,因此有較高的機率罹患疾病。 肺結核的高風險群大多與免疫力衰退有關,除了年齡以外,尚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免疫機能不全(如罹患愛滋病) 2. 糖尿病 3. 營養不良 4. 曾接受胃切除手術 5. 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 6. 末期腎臟病(腎衰竭)患者 此外,根據疾管署統計,新竹縣五峰鄉、南投縣仁愛鄉等山地鄉鎮的發病率高於常態,可能與其生活條件、醫療資源不佳等影響免疫力的因素有關。若是長期處於充滿灰塵的場所,可能會因吸入過多灰塵導致「塵肺病(又稱矽肺病)」,這種疾病有機會引發肺結核。

    如果罹患肺結核,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1. 咳嗽 2. 發燒 3. 夜間盜汗 4. 體重減輕、沒胃口 5. 咳血 6. 胸痛 7. 疲勞倦怠 由於肺結核症狀與感冒類似,容易被誤認為感冒,因而錯失治療時機。所以,發現疑似症狀時(如咳嗽超過兩週),應儘速就醫。

    治療方面,目前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常用藥物有 isoniazid、rifampicin、pyrazinamide、ethambutol、streptomycin、levofloxacin、moxifloxacin、ethionamide、cycloserine、capreomycin,以及注射液 amikacin 等。 由於結核桿菌是種頑強的細菌,因此醫生可能投放多種藥物,患者應遵照指示按時服藥,勿擅自減量或停藥,以免細菌產生抗藥性,提高復發機率、增加治療難度。 好消息是,肺結核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一般來說,只要按指示服藥兩週內即可降低傳染力,服藥六個月以上可完全治癒。 Reference: 衛福部疾管署、台灣結核病防治年報、Medscape、WHO

  5. 2019年4月10日 · 病人受感染後最早會在數週後出現病徵,但亦可能在多年後才發病,而病人在受感染後首兩年內出現病徵的機會最大。. 感染結核菌後應盡快求診,並接受為期最少六個月的多種藥物治療。. 為了根除病菌,病人應遵照醫生指示完成整個療程。. 1. 保持良好的個人 ...

  6. 結核病常見問題 Q1. 什麼是結核病? Q2. 結核病是怎樣傳播的? Q3. 患有結核病有什麼病徵? Q4. 為什麼結核病患者須要到胸肺科診所服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