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脂肪肝(Fatty Liver)指的是脂肪在肝臟過度的堆積,雖然人的肝臟本來就會囤積些許脂肪,不過如果脂肪的重量占了肝臟的 5%~10%,就會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的症狀通常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只要靠著健康的飲食、良好的作息與生活習慣,還是有機會可以逆轉 ...

    • 規律運動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運動可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 ...

    • 食慾不振

      雖然很多人都是煩惱著怎麼減重,但其實有一群人必須吃得更 ...

    • 胰島素阻抗

      胰島素(Insulin)是由胰臟所分泌之激素,擔任平衡體內血糖 ...

  3. 2021年5月17日 · 根據台灣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資料顯示,成年人男性脂肪肝盛行率約40%,女性約20%有脂肪肝;若是糖尿病人,男性可高達60%,女性則是40% (1) 。. 脂肪肝常見的原因有:基因遺傳、肥胖、血脂肪過多、糖尿病、快速減重、藥物、飲酒過量及其他原因等 ...

  4. 中大進行全民肝臟健康普查 推算百萬港人患脂肪肝 結果發現,在這922位市民當中,有264位(28.6%)是脂肪肝患者。若減去因酗酒而患脂肪肝的人士,患病比率仍高達27.3%;最令人意外的是,3.7%脂肪肝患者已出現嚴重肝纖維化或肝硬化。

  5. 2024年2月10日 · 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有過量脂肪油泡,油泡是三酸甘油酯組成,它會使肝臟變得腫脹,令原來粉紅色的肝臟變成黃色。 脂肪肝定義是「肝細胞中脂肪含量高於5%」,這必須依賴肝臟切片才可診斷,但是肝臟切片傷害大,通常只有比較嚴重、有症狀者才會進行。 近年因腹部超聲波檢查普及,且超聲波診斷脂肪肝的準確度高,因此目前診斷脂肪肝多以腹部超聲波檢查取代肝臟切片。 目前脂肪肝分類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1. 酒精性脂肪肝. 是最常造成脂肪肝的原因。 酒精造成的脂肪肝在未演變成肝硬化前是可恢復的。 通常在停止飲酒及正常飲食後約4至8周,肝臟可恢復正常。 2. 非酒精性脂肪肝. 許多原因均可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常見包括肥胖、血脂肪過高、糖尿病、酗酒、新陳代謝異常、使用藥物如類固醇等,以及不明原因。

  6. 若健檢發現肝指數過高,首先應赴醫院肝膽腸胃科就醫,查明肝指數升高原因,再針對病因對症下藥,若為病毒型肝炎,就需治療A、B、C肝;若是脂肪肝,應立即調整飲食與作息,減少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若懷疑為肝硬化、肝癌,則需依醫師建議,接受進一步

  7. 2018年10月15日 · 脂肪肝嚴重到肝臟發炎,病人可能疲勞、食慾不振,或是抽血可看到肝功能指數ASTALTγ-GT上升但是絕大多數沒有特別症狀! 重點1 :脂肪肝患者年齡大於 50歲,同時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肝指數 (ALT)超出正常值2倍以上、內臟脂肪較多、肝臟有發炎情形,都屬於肝纖維化的高危險群。 重點2 :過量飲酒會使代謝物乙醛增加,有毒活性氧物質無法正常代謝,有毒的中間產物會損傷肝臟,並使肝臟脂肪累積增加;而另外一類稱為「非酒精性脂肪肝」,例如三高病人、糖尿病患者因為體重過重、高油、高糖飲食或缺乏運動等,過量油脂及糖分也會累積成脂肪,形成脂肪肝。 重點3 :脂肪肝是代謝機能警訊,就像肝臟罹患代謝症候群。

  8. 2024年1月24日 · 脂肪肝是什麼?. 根據統計,脂肪肝是目前台灣最盛行的肝病,大約有25%~33%的國人有脂肪肝,這也引起國內醫界的憂心。. 到底什麼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細胞內有過量脂肪油泡,油泡是三酸甘油酯組成,它會使肝臟變得腫脹,令原來粉紅色的肝臟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